APP下载

肉猪生态养殖技术的探讨

2017-11-13麦庆顺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应用措施

麦庆顺

摘 要:随着国家养殖业的发展,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重视,需要养殖户转变传统的养殖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建立健全相关养殖模式,发挥技术的作用,减少资源浪费问题,降低肉猪的养殖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肉猪生态养殖;养殖技术;应用措施

在肉猪生态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需要科學应用混养模式,发挥肉猪粪便的作用,在减少资源浪费问题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创建专门的养殖机制,提高关键养殖技术的应用效果。

一、肉猪生态养殖概念分析

肉猪生态养殖,主要目的就是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保证肉猪健康性。对于生态养猪而言,其属于跨学科的行业,主要涉及到:养猪知识、动物营养知识、环境卫生知识、生物学知识与土壤肥料学知识。养殖户可以将养殖业作为主体,制定完善的排泄物处理方案,将农业与牧业结合在一起,在科学利用各方面资源的情况下,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肉猪产出,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促进养殖系统生态良性循环。且在肉猪生态养殖技术应用期间,可以打破传统养殖技术的局限性,减少污染与排放,促进肉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二、肉猪生态养殖模式分析

在肉猪生态养殖中,养殖户需要科学应用生态养殖模式,根据相关标准,严格控制养猪效益。

1.肉猪-沼气-鱼-水果、蔬菜、粮食模式。此类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就是在肉猪养殖场中建设沼气池,将肉猪粪便放置在沼气池中,在产生沼气之后,可以将发酵的肥料用在鱼塘养育工作中,且鱼塘底部的淤泥,可以应用在水果与粮食的生产中。且在果树与农作物种植期间,树叶与秸秆可以应用在肉猪饲料中。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肉猪养殖中对于外界饲料的依赖程度,还能解决当前粪便环境污染问题,降低农作物的种植成本。

2.家禽-肉猪-沼气-鱼。此类模式在实际应用期间,就是将家禽的粪便收集在一起,在充分发酵之后,添加在肉猪饲料中,可以将其作为肉猪饲料的重要部分。可以将猪粪应用在沼气池中,经过发酵之后,作为鱼类的饲料,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模式,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降低肉猪养殖成本。

3.家禽-沼气-肉猪-粮食、家禽-肉猪-沼气-水果、蔬菜模式。在生态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形成良好的生态圈模式,根据其实际变化与特点,制定完善的养殖方案,按照工作要求,科学实施管控活动,满足现代化肉猪生态养殖要求,提高肉猪排泄物问题的解决效果,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肉猪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在肉猪生态养殖的过程中,关键技术较为重要,养殖户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应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降低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1.科学选择养殖场地。在肉猪生态养殖期间,需要对养殖场地进行科学的选择,尽量将场地建设在交通较为便利、远离居民的区域,不仅可以提高物资运输的便捷性,还能减少对于居民的影响,避免出现病毒传播的现象。为了保证肉猪养殖的生态效果,需要选择附近有果园或是鱼塘的区域,科学建设蔬菜种植基地。例如:将地址选择在交通较为便利的山区,不仅可以保证空气清新性,还能提高水资源的品质,拓宽肉猪养殖业的发展空间。

在对养殖场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通风系统与排水系统的设计工作,保证光照的充足性。且需要减少外来病毒对于肉猪的影响,科学设置隔离带系统,例如:建设速成树林,可以将其作为隔离带,减少疾病传播几率。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隔离带的建设,不可以与肉猪养殖场的距离太近,避免影响养殖场的通风效果。

2.病毒性疾病的控制方式。在肉猪生态养殖期间,经常会出现病毒性疾病,严重影响肉猪的健康性。因此,需要做好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如图1所示,为三段式的病毒性疾病防控流程图,第一段就是在仔猪断奶之前的10天左右,对其进行防控。第二段就是在七天之后,连续开展十天的防控工作。第三段就是在第二段的七天之后,连续开展十天的防控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仔猪的疾病预防能力,还能全面优化肉猪养殖体系,满足相关工作要求。

3.污染治理措施。在肉猪养殖期间,经常会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将会导致污染规模扩大,污染程度加剧。因此,养殖户需要制定综合治理方案,针对污染情况,合理分析与掌握环境污染治理要求,树立健康养殖观念,对各类资源进行良好的应用。例如:养殖户在肉猪养殖期间,将沼气池建设在猪舍的下部,避免在冬天气候较为寒冷的时候,影响沼气池的生产效果。目前,在我国肉猪养殖中,最为常见的生态养殖模式为:肉猪-沼气-水果、蔬菜模式,属于农业与牧业相互结合的产业链条,可以对废弃物进行综合的治理,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

在山区中,需要将地址选择在低山与缓坡的区域,可以为养殖户提供较为良好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对排泄物进行治理,例如:将排泄物应用在茶叶种植与竹林种植中,做好处理工作,可以降低工作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问题。

4.科学选择品种。在肉猪生态养殖期间,需要科学选择品种,制定优良品种的选择方案,增强肉猪的抗病能力与繁殖能力,提高其存活率。且在选择优良品种期间,需要重视自繁自养模式的应用,不仅需要保证肉猪疾病抵抗能力,还要降低引进成本,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外来引种期间,需要做好疾病检验工作,制定完善的引种方案,保证不会出现严重的疾病危害。且在肉猪养殖期间,需要制定完善的自繁自养方案,全面优化养殖体系,加大管理力度,满足其实际发展与建设需求。

四、结语

肉猪养殖业在实际发展期间,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方案,根据当地实际发展要求等,制定完善的生态养殖模式,发挥猪粪在果树种植、农作物种植中的作用,全面提高其工作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元潮.肉猪生态养殖技术[J].北京农业,2015(14):212-212.

[2]刘大蓉.家庭农场肉猪生态养殖技术[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4):107-109.

[3]闫长红.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其未来发展[J].科学种养,2015(12):169-170.

[4]刘绵刚,张清杰.生态富硒肉猪养殖技术[J].中国畜牧业,2015(17):78-79.

[5]蒋丽萍,蒲元席.猪的养殖技术[J].兽医导刊,2015(20):86,185.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应用措施
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电子设备防雷保护浅析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