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7-11-13陈标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病虫害防治

陈标

摘 要:香蕉是是热带、亚热带主要水果之一,在世界水果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何提高香蕉单产和质量,增加香蕉的生产效率,确保香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农业技术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香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金香蕉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香蕉栽培;病虫害防治;种植密度

一、建园

香蕉比较理想的园地是小气侯环境中霜冻不严重,空气流通,地势开阔,土壤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排灌条件好、避风、地下水位较低的壤土、黏壤或砂壤土,无积水,交通便利。

沿海地区种植香蕉主要以水稻田和山地作为蕉园。选择水稻田种植香蕉时,应先进行深耕,使充分风化,再将畦面耙平,隆起,防止畦面积水,然后将园地分为若干区,开大小水沟及排灌沟,沟的大小、深浅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以短时间内能迅速排出积水为佳。选择山地种植香蕉时,先进行深耕,做好防洪措施,减少暴雨对山体冲刷,减少经济损失。在比较高处建蓄水池,有利于灌溉,使香蕉生长好、丰产。

二、香蕉品种选择

应选择高产、优质,适应沿海地区较强的优良品种,其假茎粗,植株高大粗状,叶片较长,且直立,秆高2~3m,果穗长,果指长在20~30cm,单果重150~200g,单株产量在20~40kg,果型梳形较好,外型美观,肉质结实,口感好,较抗叶斑病,适宜中等管理水平蕉园种植。

三、定植

1.定植时间。沿海地区无霜期,四季不明显,在沿海地区春、夏、秋、冬都可种植香蕉,都利于生长,最佳种植时间为3~9月,选阴凉天气进行,在晴天定植宜在下午4点后,如遇高温干旱天气,用带叶树枝覆盖,以防香蕉苗晒伤。定植后要灌定根水,提高成活率。

2.定植密度。香蕉定植密度因品种、种类、土壤肥力、单造或多造蕉、果园机械化程度、势等而定。一般情况是肥田、肥山地宜疏,田、瘦山地宜密。因土层深厚、壤肥沃的蕉园植株生长很快,茎(干)粗叶大,栽植密度高了,容易封行,应采用多造蕉或单株留双芽的形式来提高单位面积的收获株数。土质瘦的蕉园香蕉生长慢,株型瘦弱,结果较迟,高单株产量潜力受限制,应从株数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以宜采用密植或丛植的形式种植。沿海地区种植株距:肥田、肥山地采用2.5m×2.5m或3m×3m,田、瘦山地采用2m×2m。

3.定植方法。植地经翻梨风化,按行株距开穴,足腐熟基肥,并与碎土充混和,一般种植深度以原来习惯深度稍深1~2cm为适宜。过深时对生长有抑制作用,植后覆盖细土,稍加踏实,然后灌定根水。此外,应按种苗大小分级种植,必须选择大小一致的,否则生长参差不齐,强苗抑制弱苗生长。定植后应及时补植缺株。

四、土壤管理

1.施肥。香蕉速生高產,需肥量大,且根系浅,对肥料特别敏感,植株的营养状况能迅速地反映在叶片的色泽、大小、厚薄、生势上。氮对香蕉促进早开花,增产效果显著,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而定。应按香蕉营养特点和生物学特性进行施肥;如能根据叶片分析获得各主要元素含量作为施肥的依据;香蕉种植后1~6个月要重施肥,待香蕉开花、挂果要适当补充钾肥。否则后期因养分不足,而早衰、产量和品质下降。

2.施肥方法。冬春施迟效肥,可在离香蕉头50cm附近开深20~30cm的环状沟施下,液肥则开浅沟施下,待土壤吸收后盖土或跟灌水一起施。施肥位置要轮换,以利根系吸收。此外,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可在叶片或幼果上进行根外追肥,尤其在植株生长后期表现出缺绿时,喷洒磷钾液肥,效果甚佳。(1)基肥。香蕉定植前施足基肥,每穴施有机腐熟肥10kg、合肥1kg,与细土均匀后施入穴内。(2)促苗肥。香蕉定植后,根据香蕉生长情况用尿素兑水,隔10d淋施1次。等香蕉生长1.5m结合灌水,在香蕉周围,每株撒施磷酸二铵30g、硫酸钾150g、硝酸钙200g。(3)促穗肥。香蕉进入花期时进行施肥,每隔30d施肥1次,每株施复合肥200~300g、香蕉专用肥300~400g、硫酸钾300~350g。(4) 壮果肥。根据香蕉植株的生长情况,确定壮果肥的用量,一般于蕾期每株施尿素50g、硫酸钾100~200g,蕾后,每株施复合肥50~100g、硫酸钾50~100g。

3.水分管理。合理排灌,可有效促进香蕉生长,调节抽蕾,天气干旱应在10d内灌水1次,确保土壤湿。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洪。花芽分化期,结合施肥进行灌水防旱;蕾后,保持湿润,因香蕉挂果发育需要大量水分。

五、树体管理

1.校蕾和断蕾。香蕉在抽出花蕾时,受叶柄托着,不能下垂,可用手将花蕾移侧,使之下垂生长,称校蕾。当花蕾开中性花或雄花后,可用利刀将它除去,称断蕾,以减少养分消耗。断蕾应在晴天午后,不宜在雨天或早雾大时进行。

2.防风。香蕉易受大风吹断、吹倒,尤以结果植株受害更甚,应在大风来临前,立支柱防风。尤其是在抽蕾后,需立支柱固缚果轴及把头,承受植株和果穗重量,增强抗风力。

3.套袋。对香蕉果实进行套袋,可改善果实的生长环境,降低病害的曼延,提高药物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同时可避免果实沾农药,减少果实的机械损伤,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从而有效改善果实质量,提高产量。一般采用蓝色塑料膜套袋,宜选择在香蕉断蕾后10~15d内进行;套袋时在果穗日晒面先垫双层纸,以防果实发生日灼;套袋后,袋口连同果轴用绳子扎紧,下袋口不绑或稍收口。

4.枯叶、旧蕉头、旧茎干处理。沿海地区全年都要清园,刈除枯叶及腐烂叶稍,杀灭其中潜伏的虫害。切除时要用利刀,切口要斜向外,免积水腐烂,逐层向内割,直至把虫消灭为止,枯叶妨碍生长,亦可随时割除。

地下茎贮存养分,当年已采果的假茎中下部及蕉头可保留,以助吸芽生长,但该假茎要放些石灰并及时处理,以防治虫害。

六、病虫害防治endprint

1.病害防治。(1)香蕉束顶病。主要传播途径是种苗和蚜虫。防治方法:①选种无病蕉苗;②挖除病株,减少传染源,发现病株要立即挖除;③铲除蕉园附近蚜虫的寄主,并于清园时喷40%乐果或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杀死蚜虫。(2) 香蕉叶斑病。沿海地区全年都可发病。防治方法:①加强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②保持蕉园清洁,去除病叶并集中烧毁;③于2~3月用云大1201支兑水15kg喷洒。(3)香蕉花叶心腐病。病蕉株叶片呈现或长或短,或窄或宽的白色或黄色条斑,与绿色部分相间而形成花叶。防治方法:①实行检疫;②种植组织培养苗;③清除蕉园附近杂草,避免在蕉园周围种植瓜类、豆类植物,以减少虫媒;④喷药防治蚜虫。(4) 香蕉黑星病。叶片及中脉上产生许多散生或群生的突起小黑斑点,园形,初期在中脉出现,后期斑点周缘呈淡黄色,最后叶片变黄枯萎。防治方法:①注意蕉园卫生;②及时喷农药保护果实,预防果实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2.虫害防治。香蕉虫害主要有香蕉象鼻虫、卷叶虫、斜纹夜蛾。象鼻虫主要以幼虫蛀食假茎,卷葉虫以幼虫啮断叶片一部分并吐丝卷叶,藏身其中。防治方法:(1)积极进行冬季清园,以减少越冬虫源;(2)在当年10月至翌年2月,在叶柄茎部用少量茶毒粉毒杀;(3)叶面虫主要在5~7月喷2次触杀性农药。

七、采收

沿海地区不同时期采收香蕉,要求的成熟度不同,当年4~10月采收时,成熟度为7成熟;当年11月至翌年3月采收时,成熟度为8成熟。采收时用刀砍,要有两人协同操作,一人先用刀把假茎斜割一刀放倒植株,另一人则接着果穗,待第一人把果轴砍断。采收过程中,要小心轻放,避免机械损伤,以免增加腐烂率。

八、结语

综上所述,香蕉作为热带水果,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应针对香蕉产业现状,深入分析香蕉生产情况、种植特点和经营模式等,并结合当前香蕉产业发展状况,提高对香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以促进香蕉产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霞.香蕉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03).

[2]周红玲,郑云云,洪佳敏,郑加协,何炎森.福建省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病虫害防治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