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方法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
2017-11-13李燕
【摘要】 目的 针对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减少探讨循证护理方法的作用。方法 80例PICC置管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护理, 观察组辅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穿刺部位出血患者2例, 机械性静脉炎患者1例, 导管脱出患者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中穿刺部位出血患者5例, 机械性静脉炎患者4例, 导管脱出患者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 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减少并发症方面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 使安全置管的限制时间得到有效的延长, 使护理质量和有效度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可以使护士的判断性思维得到锻炼。
【关键词】 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症;循证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0.111
PICC现如今被广泛的使用, 因为其效果特别明显, 见效快, 留置时间长, 且患者很少出现并发症情况, 使其表现出高的安全性, 疗效可靠, 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肯定[1]。此次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PICC置管患者40例, 为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对患者采用了循证护理法,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PICC置管患者8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中男24例, 女16例, 年龄34~67岁, 平均年龄(49.23±6.69)岁。观察组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龄33~66岁, 平均年龄(47.22±6.7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方式护理, 告知其置管中需要注意问题, 并定时对导管进行清理等。观察组按照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具体如下。
1. 2. 1 护理方案制定 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防的方法在相关的文献中找到对应的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和研究, 找到相关研究的根据, 经过反复地分析和探讨之后, 确定证据, 然后评价所确定的研究证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同时还应该评价其是否科学, 是否符合护理学的医学原理, 还应评价其有效性, 然后根据这些研究的根据再结合医护人员所拥有的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患者希望能够达到的护理效果, 将三者联系起来综合考虑, 制定出一套严谨详细的计划后对患者实施护理[2]。
1. 2. 2 机械性静脉炎 产生的原因:手术时无菌手套上的滑石粉使静脉内膜受到穿刺鞘和导管的摩擦发炎。护理方法:护理时所选用的血管应该为粗壮且径直的血管, 以此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在进行穿刺前做好消毒和清洗, 通常采用的方法為用盐水冲洗无菌手套上的滑石粉和导管;为了预防患者出现静脉炎,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穿刺处的血管沿着它的走向涂抹多磺酸粘多糖(喜疗妥), 连续涂抹3 d, 3次/d。
1. 2. 3 穿刺部位出血 产生的原因:活动幅度过大;直接刺到血管;患者在穿刺后血液的凝结能力下降;穿刺后不正确的使用止血带, 撤掉导丝后对于穿刺部位按压方法的错误。护理方法:检查患者的血液凝结功能后再进行穿刺;穿刺点的选择一定要正确, 优化技术使其更为科学安全;及时撤掉导丝, 按压部位为穿刺血管的上方;用吸收性的明胶海绵覆盖穿刺点, 包扎穿刺点时应该适当加压, 时间一般为1 d[3]。
1. 2. 4 导管脱出 产生的原因:导管在穿刺部位的固定不够牢固, 透明贴在身体潮湿环境下容易失去粘性变得松动, 在更换透明贴时护士错误的操作或者不够仔细;或者患者的活动过于强烈日常生活中不够注意。护理方法:发现患者的穿刺处有流血的现象立马更换透明贴, 一定要保持透明贴的局部干燥;操作的方法应该让护士多加练习直到熟练, 将导管的形状固定呈现S形, 在对连接器固定时导管的交叉方式为蝶形方式;要时刻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 不能提重物, 更换衣物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穿刺部位出血患者2例, 机械性静脉炎患者1例, 导管脱出患者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中穿刺部位出血患者5例, 机械性静脉炎患者4例, 导管脱出患者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267, 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使得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价值和希望达到的效果作出的考虑, 并且体现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长期以来总结的经验教训, 护理人员所使用的方法都是现阶段最好的研究成果, 将这三个方面有效的结合, 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打造出一套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4-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中穿刺部位出血患者2例, 机械性静脉炎患者1例, 导管脱出患者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中穿刺部位出血患者5例, 机械性静脉炎患者4例, 导管脱出患者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267, P<0.05)。患者PICC术后的护理过程中, 采用循证护理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 这一护理方法减少了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8-10]。在对医护人员的影响方面, 这一护理方法要求护理人员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 并要求护理人员不断翻阅文献, 不断学习和分析, 来完善自己[11, 12]。培养了护理人员独立判断、评判优劣的能力, 使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endprint
综上所述, 在循证护理模式的作用下, 可对PICC置管治疗患者各类并发症有预防的作用, 将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最小。在降低治疗难度的同时, 更有助于提升患者與各方面治疗与护理操作配合程度, 对于提升治疗其患者生活质量同样具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武晓.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中国卫生产业, 2014(28):84-85, 88.
[2] 杨艳. 循证护理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广东医学, 2010, 31(2):263-265.
[3] 陈香, 黄少娅, 谢佳佳, 等.循证护理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13):2062-2063.
[4] 郭桂莲.循证护理方法在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7):17-18.
[5] 岳清荣.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 46(9):1124-1126.
[6] 郭瑞霞.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护理体会.母婴世界, 2014(15):77-78.
[7] 王秀兰, 李桂莲. 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 21(8):965-967.
[8] 王万玲, 卢美玲, 罗倩. 循证护理对减少或预防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Meta分析. 重庆医学, 2015(30):4247-4251.
[9] 刘翔宇, 谌永毅, 许湘华, 等. 循证护理在预防PICC置管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3, 21(5):309-312.
[10] 刘莹, 李燕英, 叶志珍. 循证护理在 PICC 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4(6):99-100.
[11] 徐翠凤, 包满珍, 任娟. 循证护理在防治成人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 2014, 12(5):410-411.
[12] 张玉芬. PICC置管化疗中并发症的预防及循证护理. 吉林医学, 2009, 30(24):3215-3216.
[收稿日期:2017-0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