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病虫害

2017-11-13许福全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豆种植

许福全

摘 要:大豆是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食用价值。在大豆种植过程中,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大豆植株的质量与产量。为此,本文将针对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豆种植;病虫害问题;治理与预防

大豆在我国有广阔的种植面积,是东北三省主要农作物之一,食用范围较为广泛。大豆植株的生长情况直接影响到其产量与质量,为避免病虫害对大豆植株的影响,需要落实病虫害治理工作,针对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

一、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大豆病虫害直接影响到大豆植株的产量,只有加强对大豆病虫害的治理工作,才能够保证大豆植株正常生长。褐杆病、孢囊线虫病、菌核病、根腐病、羞萎病、地下害虫等是大豆植株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农民仅具备病虫害防治意识,并不具备科学的治理方法,防治时间、防治技术缺乏科学性,无法对大豆植株病虫害进行根治与处理,甚至还引发出新的病虫害问题。

二、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策略

1.合理轮作换茬

部分病虫害问题属于前期遗留问题,即上一批大豆种植时所产生的并虫害残株没有被及时的清理出来,导致新一批大豆植株种植过程中,潜在的病虫害开始生长,例如细菌斑点病、褐纹病、灰斑病、大豆根潜蝇、蓟马、二条叶甲等;另有部分病虫害是通过突然进行传播,例如大豆根腐病等。为此,严禁重茬和迎茬,实施三年轮作制、四年轮作制或者是五年轮作制,例如“小麦-小麦-大豆”、“小麦-杂粟-大豆”、“小麦-大豆-杂粟”、“玉米-玉米-大豆”、“小麦-小麦-大豆-杂粟”、“小麦-大豆-小麦-杂粟”等,能够有效降低病残体越冬和土传病害的发生率。

2.清除病残体

除合理轮作换茬外,为防止病残体越冬和土传病害的发生还需要在大豆收割之后将田间病株残体进行彻底清除,然后实施翻地工作,将未被清除的病残体埋藏到土地深处,加快病原菌的消亡速率,降低大豆病虫害的发生率。除此之外,通过耕翻工作能够将过冬虫害翻到大地表层,在“耙”、“压”、“耢地”、“机械”的作用下,对病虫害产生破坏,在风吹、日晒、雨淋的作用下,能够加快越冬虫害的死亡速率,部分裸露在空气中的虫害还会被天敌食取,最大程度上降低虫害的滋生与繁衍。

3.选择抗体品种

为提升大豆植株的抗病性、免受病虫害的破坏,种植人员在选择大豆种子时,需要选择具有高产量的抗病虫品种的大豆种植。并做好留种工作,即在没有病虫害生长的大豆种植区域选择合适的植株,进行取种工作,后期大豆种植工作预留种子。

4.加强栽培管理

(1)播种期管理。播种期过早或者是播种过深都会导致大豆植株出现根腐病。通常情况下,当表层土地0-5CM的温度稳定在6-8摄氏度时,就可以对大豆实施播种活动,如果土壤湿度过大,则禁止开展播种活动。大豆种植深度一般在4-5CM之间,如果播种后要对播种土地喷洒除草剂,可以适当加深播种深度,防止除草剂对大豆种子产生伤害。为加快大豆种子生长,为期提供丰富的影响,需要定期对其施加有机肥料,确保氮、磷、钾元素能够正产供应,控制好三种营养元素的比例,防止大豆贪青徒长、晚熟现象的发生,提升大豆植株抗病虫能力,为大豆营造良好的生育期。

(2)苗期管理。苗期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对幼苗进行着重保护。如发现大豆幼苗发生根腐病,需要将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浓度为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以3:2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对根腐病植株即兴喷洒。当大豆种植区出现蓟马、蚜虫等害虫时,需要对其喷洒浓度为40%的氧化乐果乳油或者是浓度为40%的乐果,每公顷用量在750毫升到1500毫升之间;为防止幼苗生长时期出现黑绒金龟壳甲、圆跳虫、二条叶甲等害虫,需要将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喷洒到大豆种植区,每公顷用量在450毫升到750毫升之间;可制成毒饵对地老虎进行诱杀,用5千克的热水把50克浓度为90%的晶体敌百虫溶解,然后将其与炒香饼粉就行混拌,撒在大豆田垄沟中,每公顷豆饼毒饵的用为22.5克到37.5千克。

(3)中期管理。这一时期需要做好红蜘蛛、蓟马、蚜虫、火焰夜蛾、草地螟、毒蛾、霜霉病、褐紋病、灰斑病、菟丝子等病虫害的防护工作。对红蜘蛛、蓟马、蚜虫等具有毒性害虫进行防治方式与苗期防治方式相同。对火焰夜蛾、毒饵类幼虫进行防治时,需要运用浓度为80%的敌百虫乳油或者是浓度为90%的敌百虫喷雾对大豆种植地进行喷洒,每公顷用量在750毫升到1125毫升之间。对大豆灰斑病进行防治时,需要运用浓度为80%的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或者是浓度为的25%的瑞毒霉可湿性粉剂对大豆种植地进行喷洒,每公顷用量在1500克到2250克之间。

(4)后期管理。这一时期主要对褐纹病、灰斑病、大豆食心虫等病虫害基尼系那个防治。对大豆褐纹病、灰斑病进行治理时,需要运用1500克浓度为40%的灭病威胶悬剂、1800克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是1800克浓度为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对大豆种植地进行喷洒。相关资料显示,预防大豆食心虫最佳时间为成虫盛期或者是幼虫孵化盛期前,利用浓度为2.4%的溴氰菊酯乳油对大豆种植地进行喷洒,每公顷用量为600毫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大豆病虫害进行治理时,需要落实“因地制宜”原则,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以此达到治理的最佳效果,提升大豆植株质量与产量。

参考文献:

[1]郑艳明.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1:17.

[2]王海涌.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5,15:66.

[3]陈伟.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07: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豆种植
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论大豆高产种植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大豆种植技术中全程机械化的应用
浅析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规范大豆种植技术 发挥良种增产优势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种植上的应用
关于如何提升黑龙江大豆的竞争力问题的探讨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