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工作对接依法治校

2017-11-13赵小婉

现代交际 2017年22期
关键词:依法治校依法治国思想政治教育

赵小婉

摘要: 依法治校理论的提出是依法治国这一基本国策在高校政治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只有贯彻依法治校,才能在大学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辅导员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因此,辅导员如果能将依法治校政策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对依法治校的贯彻实施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關键词: 依法治国 依法治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2-0134-02

依法治校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高校管理中的具体实践。2012 年 11 月 22 日教育部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校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将依法治校作为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手段。

一、依法治校的含义及法理分析

依法治校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是指学校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法律关系的总和。法律关系的发生由法的主体、内容和客体组成。具体到依法治校的主体,主要是指在依法治校过程中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具有主体资格的人。即法律关系的参与者,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主要指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全体教师和学生。法律的内容主要是指法律用来确认和规范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即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的客体是指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指高校中的管理者、教职工及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行为。因此,依法治校是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内部各参与主体对学校内部各项事物依照法律法规及各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的行为。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过程中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是否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法治校的核心在于“法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法治与人治是根本对立的,是不同的治国理念。人治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与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没有法治。而在高校的管理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占据着主导地位;学校管理方式陈旧,重人治,轻法治,管理过程中随意性程度极高。这些都阻碍了依法治校目标的实现,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只有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将法治理念引入到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校进程。

二、辅导员工作对接依法治校

(一)树立信仰法律、实践法律的理念

伯尔曼曾经说过“法律如果不被信仰,就形同虚设”。要树立大学生的法律信仰,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做到的还有很多。辅导员自身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法律知识,学习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或者考取职业法律资格证书,才能在学生中进行普法教育工作。在学生工作中,首先,要树立学生对国家法律的神圣性教育。比如通过举办宪法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们既能够熟悉国家法律规定,也能了解到自己的基本权利义务。其次,在平时组织观看法律题材的辩论赛、今日说法等法律节目,宣传法律常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同学们对法律责任的重视程度。再次,组织学习学校颁布的学生手册。了解作为在校大学生应当遵循的纪律以及违反学生手册的规定时应当受到的处分。

(二)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

辅导员工作要对接依法治校,就要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法律和校规校纪规定,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绝不姑息。法律一经违反,便不再具有强制执行的约束力。在发现学生违反法律或者违反学生手册相关规定时,辅导员要视情节轻重予以分别处理。首先,如果涉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对社会危害很大的行为,比如故意杀人、伤人、绑架、贩毒等社会危害程度特别大的行为,辅导员及时汇报学校的同时,也要及时通知公安机关予以介入,积极协助司法机关进行案件侦破,绝不包庇、纵容犯罪。如果涉及违反校规校纪行为,比如在校内打架斗殴,考试作弊、旷课次数达到学生手册关于记过的程度,辅导员要及时上报学院,按照学生手册规定予以处分,并且及时通知家长,如实描述学生在校表现和处分决定,向家长作出明确的解释,同时也要告知学生处分决定,通过谈心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学习中好好表现,按时降级处分。如果学生违反纪律情节较轻,比如偶尔旷课,或者有夜不归宿现象等,及时与学生沟通,通过让学生写检讨,或者谈心谈话,让学生再次学习学生手册内容,说服学生以后遵守纪律。

三、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

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一般的民事关系。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三至四年,并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而是在学校的氛围中学会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也不仅仅是只要遵循法律规定,遵守校规校纪,而是要把学生教育成为有道德有思想的社会人。因此,在依法治校的同时也要做到以德治校。把学生培养成为遵纪守法并富有道德的有用人才。要做到以德治校,辅导员首先要做到富有正义感,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以德服人。比如在选择学生干部、学生评优评先,入党推荐,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时,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公开公平地在学生中开展工作,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违反纪律时,不去一味地指责学生,而是平心静气地与学生探讨事情发生的原因,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思想,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态度。在学生家庭遭遇变故或者个人发生意外时,要尽最大的努力给学生人文关怀。让学生有心理的依靠,将辅导员老师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

四、结语

总之,依法治校的顺利实施,既离不开学校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也离不开与学生关系最亲密的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作为大学的辅导员,在工作中积极对接依法治校,既能使各项工作在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框架下顺利展开,使工作更加顺畅,也能够让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学习到丰富的法律知识,增强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33/201301/146831.html.

责任编辑: 杨国栋

猜你喜欢

依法治校依法治国思想政治教育
公司成长的“法治之钥”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当代大学法治文化的构建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依法治校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