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人参种植技术

2017-11-13孙雯

吉林农业 2017年11期

摘要:随着森林资源的紧缺,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未来人参种植将会因森林资源的保护受到更大的限制,这对人参产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这种环境下,为了缓解种植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适时地孕育出了人参的种植新技术——林下人参种植。

关键词:林下人参;种植品种;种子处理与催芽

中图分类号: S567.5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21.044

林下人参的人工培育原理是利用生态学,模拟野山参的生存环境,将人参种子或种栽种植于林下,不施加过多的人为干预,任其自然生长13年以上,因此其形态及功效都可以与野山参相媲美。这种技术能够在不破坏林地的情况下,利用植被或人工荫棚来培育人参,充分利用了林间空地,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是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种植品种的选择

长白参相对石柱参和高丽参,具有管理要求相对简单、价格适中、适于种植等特点,因此是东北地区比较常见的种植品种。根据种子形态可分为两种:大马牙和二马牙,大马牙虽然生长快,成熟的早,但是存在价格上的劣势,药用价值不高;二马牙生长较慢、寿命长,药用价值相对比较高。根据成株形态也可以分为两种:短脖人参和长脖人参,短脖人参品质低,长脖人参品质相对较高。因此林下人参种植品种应该选择二马牙和长脖品种,且种子健康饱满,因此在成活率、药用价值及价格等方面占优势。

2林地的选择

在林下种植人参,为确保模拟野山参的生存环境,原始森林地和参后还林地是不错的选择。坡地、土壤、树种、荫蔽度等都是林下人参种植成败的关键。

2.1坡向

最好是背阴坡,其次是东坡。选用南坡和西坡的林地,以荫蔽度大些为好。荫蔽度小且不受风害的西坡也适合种植林下人参。

2.2土壤

种植林下参以暗棕色森林土为宜,该种森林土具有腐殖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团粒结构上松下紧,疏松且不黏,透水透气的特点。土壤为微酸或中性为宜,以磷酸肥含量较多为佳。

2.3坡度

林下参具有耐旱怕涝的特性,只要有几根伸长在湿地中的根须,就不会干死,因此只要排水良好、不积水的5°~ 35°的山坡林地,均可种野山参。10°~ 25°间的山坡林地为最好,既不积水,同时又有保持土壤水分的能力。坡度过大,水土流失严重,容易造成干旱。坡度过小,容易积水,而引起烂根。种植野山参最好利用坡地上的1/2或1/3部位,山坡下部水分过大,对人参的生长不利。

2.4树种

林内植被最好分为三层。上层以20年以上树龄的针阔混交林为主,如红松、柞树、桦树等。中层为灌木层,以刺五加、覆盆子、丁香、五味子为主。下层为草本植物,有蕨菜、细辛、赤芍等。林地环境以稀疏高大、树木叶大根深遮阴好、林地土层厚、有机物质含量高、土壤肥沃最好。

2.5荫蔽度

林下参在生长期间需要光照,但怕强光暴晒,因此最好以树干高大、树冠茂盛、遮光均匀的林地为好。分布要均匀,15~20年树龄7~8米高的树,每平方米1株即可。树冠与树冠间距以1~2米为佳,不宜超过3米,荫蔽度0.6~0.8为好。南坡和西坡的林地,荫蔽度不宜小于0.8米。林木分布不均匀,有大片暴光地的林地不能用来种植人参。

3种植区的清理与管理

一般于9月下旬~10月上旬即进行播种前场地平整。但每年仍需要对林地环境进行密度整理,清理和管理都应根据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清理过于繁密的树木。及时清理过密乔木和杂草及影响光照一米以下的灌丛,以保证林下人参的光照度;二是保护土层切忌翻动。清理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要适当清理不可过度,使人参暴露在阳光之下,要保留原始状态,不能隨意翻动,以免对人参造成伤害;三是适度留存枯枝落叶。地面的枯枝落叶除过厚影响播种的地方可做适当清理外,一般不要清理,以确保温度、湿度及土壤的肥沃度。

4种植方法

4.1林下直接播种

催芽种子一般在7月末~8月初初果成熟后采收,用清水淘净,漂除瘪粒,并置于阴凉通风处或弱光下使其含水量不低于14%。然后在参籽中加入粗河沙后进行冷冻处理,春季解冻后在塑料布上进行催芽处理,开裂或者出现幼芽时便可以进行播种。根据林地的不同情况,可以选择春播催芽种子,也可以在秋季播种水籽或者在10月中旬至结冻前播催芽种子。同时为了减少致病菌的危害,选择适当浓度的KMnO4进行浸种处理,或者使用敌克松进行拌种,减少致病菌的危害。对于面积较大的原始森林,比较适合采用穴播的播种方式。为了防止鼠类、虫类的破坏,在林下参地均匀撒上伴有环保型驱鼠剂的锯末,可以有效防止参籽被动物吃掉。

4.2林下移栽

人参移栽苗的培育方法有两种,硬底播籽法和参膜上方播籽法。硬底播籽法,应当选择纯黄土作为池床垫,高出地面的15厘米黄土层压平、压实,均匀播籽后覆盖4厘米的黄沙土和10厘米的腐殖土。参膜上方播籽法,将垫池面高于水面10厘米且中间要垫高,平铺参膜,覆盖4厘米的黄砂土与参膜上,均匀播籽后覆盖4厘米的黄沙土和10厘米的腐殖土。为了防止苗床干旱,应该密切关注其湿度。同时应该坚决剔除存在疤痕和患上红锈病的栽子。将参体处理成人体形状,保留芦上2条对称的长毛须。将参苗移栽至顺山坡的长坑,并栽种在坑穴最上方;保护好参苗的芽苞并使得芽苞朝阳,避免转芦的发生;保持参须与地面的顺平,避免参须交叉;栽培方法的选择应该以参苗体形为根据。

参考文献

[1]彭浩,吕龙石.中国人参药用和栽培史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2]崔凯峰,黄祥童,黄炳军,范宇光,黄利亚,陈庆红,王卓聪.长白山区林下参生态栽培模式[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

作者简介:孙雯,本科学历,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