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子的包衣及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

2017-11-13黄麒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8期

黄麒

摘 要: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运用小麦种子的包衣技术,可提升种子活力,有效预防病虫害,起到了增收增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小麦种子包衣的关键技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并针对目前我国小麦种植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案,希望相关研究对小麦未来的栽培与增产提供帮助。

关键词:种子包衣;配套栽培技术;种衣剂

据调查,小麦种子包衣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有着显著成效,目前小麦的总产量正在稳步的增长。种子包衣是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降低自然灾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应大力扶植与发展种子包衣技术,并促进相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在各地广泛应用,以解决日益显著地粮食问题。

一、小麦种子包衣的关键技术

实现小麦种子包衣优良,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精选种子。在进行小麦种子包衣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被包衣的种子进行严格晾晒、筛选和检验,确保被包衣种子的水分含量在12.0%-13.0%,无土块、秸秆和杂质。

其次,要使用正确的种衣剂。相关研究显示,使用有效成分含量足、药效缓慢、成膜性能好的种衣剂不仅能有效的降低病虫害,还能增产增收。与此同时,还要掌握种衣剂的用量,使用剂量不足,会影响包衣效果,不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使用剂量过大,又会导致小麦种子的出苗率降低。

最后,要注重包衣技术的加工。提前20天左右准备好相关材料进行包衣,启动机器后进行空运检查,若无异常,将种衣剂倒入贮药筒,将被包衣的种子注入种箱,按照规定的比例调测好计量系统,并重复检验样品种子的包衣结果,如果通过再进行批量包衣,如若不合格,需重新调配,直至合格。对于已经包衣的种子不能立即搬动,要待种衣成膜后再运输,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对于贮藏环境也要进行严格把关,最好选取防潮、隔热和通风效果显著的仓库,贮藏时间最长不超过18个月。值得注意的是人和牲畜不能食用包衣后的种子,操作时不要与皮肤直接接触,可以佩戴手套等辅助工具。

二、小麦种子包衣的配套栽培技术

1.一选

对于小麦包衣种子的选取不是千篇一律的,要学会因地制宜。前些年,由于小麦品种繁多,虽然播种面积广大,但是优质的小麦面积却很小,因此要选择增产潜力比较大的品种,经事实验证,鲁麦21与鲁麦22号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小麦包衣品种的选择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测,不能马虎。对于小麦种子的水分含量、发芽率和净纯度都要严格把控,从源头上加大小麦增产的可能性。因此,相关的部门可以制定一套详尽的方案,收纳一些地方的成功案例,供各地参考,相关的技术部门提供技术分析,共同推动小麦增产的步伐。

2.二增

适当增加有机肥和无机肥使用量。实行平衡施肥,比如旱地的施肥就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就是在播种之前,将化肥施入土壤,追肥是在土壤解冻的早期施入。例如,江苏省四队镇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技术,增肥土壤,为小麦种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截至6月14日下午,全镇72000余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毕,秸秆还田率达100%,真正实现了秸秆全量还田,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施有机肥不仅可以促进小麦良好的发展,增加其生命力,还能抵御病虫害。包衣種子在前期有包衣的保护,但在生长期中还有赖于有机肥和无机肥为其保驾护航。

3.三改

一改,大量播种改成精播。实践证明,精播栽培增产效果显著。据调查,2008-2009年度,临邑县宽幅精播栽培平均亩产631.1公斤,比传统播种增产13.8%。2010-2011年度,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重点在8个小麦宽幅精播项目县安排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宽幅精播栽培和传统播种栽培相比,平均亩产增加49.6公斤,增产幅度为8.5%。

二改,正常播种改适期早播。由于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后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膜,影响种子对水分的吸收,导致包衣种子较正常种子出苗时间晚一些,所以为了保证成熟期大体一致,包衣的种子应比普通种子早播种5天-7天。

三改,深耕改深浅轮耕。长期的浅耕会限制小麦根部的发展空间,削减其抗倒能力;深耕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在降雨多的年份适宜深耕,在干旱的年份会因土壤不牢固,往往是耕种多深干旱多深,导致沉土保墒的机会大大降低。

4.四防

一防小麦病虫害。小麦包衣种子在播种的35-40天内,可有效防治病虫害的侵袭,但在生育中后期,需要采取其他措施进行防治。例如,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对小麦生长过程进行维护。对小麦纹枯病、白偻病、蚜虫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

二防脱肥与贪青晚熟。小麦生长后期,要切实搞好水肥调控,以满足小麦正常发育生理需求,防止脱肥与贪青晚熟现象的发生。对有脱肥征兆的麦田,应添加尿素、氨基酸、微肥,以促进增绿保绿延缓衰老。对生长过旺、有贪青徒长趋势的麦田,严格控制浇水、在此期间禁止使用各种肥料,做到不旱不浇,不得喷打含氮的叶面肥,后期只喷防病治虫有关农药。

三防倒伏。据调查因倒伏667平方米平均减产35kg左右,直接影响小麦大面积高产、稳产。对此解决如下:高产麦区以选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抗倒的品种为主,如豫麦18号,温麦4号;春麦区可选用晋麦13号、垦红13号。各高产品种搭配比例协调,做到布局合理,达到灾害年份不减产,风调雨顺年份更高产。

四防晚收减产。小麦完熟后要确保及时收割,以确保丰收丰产。例如:2016常州小麦“四减” 晚收小麦达亏损117元/亩。面积方面,较上年减少5.73万亩,减幅6.72%。单产方面,较上年减少49.04公斤,减幅13.74%。总产方面,较上年减少5.95万吨,减幅19.54%。以此例为鉴,所以我们要把握好小麦收割的季节。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小麦种子包衣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对提高小麦产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包衣技术和相匹配的栽培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出苗率,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有效的提高粮食产量,促进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因此,应大力推广和发展小麦种子包衣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推动农业进步。

参考文献:

[1]方利,李永宾,尹纯军.小麦种子包衣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2:49+51.

[2]侯正红.小麦种子包衣及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6,04: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