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织技艺人才的培养与创新性应用研究
2017-11-13倪敏
倪敏
[摘要]“织中之圣”的缂丝,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纵观历史的发展,古人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缂织工艺遗产。当今,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因诸多方面的因素,有严重衰退的迹象,特别是从业人员技艺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老龄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迫在眉睫,让缂织工艺的传承和创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苏州作为缂丝织造技艺的中心,通过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依托建立“大师工艺室”技艺传授和考评中心、引入现代技艺教育等手段,探索一条集现代“师徒制”形式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缂织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新复合型人才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1128
缂丝织造传统手工艺基本以“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的方式来进行传承,通过传承人和被传承人的口传心传和手传,使被传承人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全面掌握缂丝织造技艺,但是三种形式都是传统非正规教育的传承方式,由于缂织技艺传授有一定的私密性,使得被传承人在全面掌握技艺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又由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比较普遍,造成被传承人只局限于传承技艺,而缺乏创新的能力,传统传承已经不适应现代缂织工艺发展的要求。分析当前形势,转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依托高职院校作为实施缂织专业培养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依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结合社会行业的传承形式
高职院校具有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经济的使命,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对接产业、服务产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积极探索新的“非遗”人才的培养路径和规范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践,将对缂织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及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006年国家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主要方针,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企业传承、校企传承等方式为主。苏州缂织技艺的传承方式大多以传统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典型的校企合作是2013年3月,以国家级工艺大师王金山工作室、苏州技师学院、苏州“非遗”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办公室三方优势资源共同打造的缂织技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专业负责缂织“非遗”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的考核选拔及实习培训平台,创新了校企合作传承的新途径和培养模式。苏州其他高职院校具有办班条件的可以根据学校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设立对口单招班级、缂织专业成教班、社会短期培训班等办班形式。在专业上可以分为缂织工艺专业班,也可以成交混招大班缂绣工艺专业班等办班形式。在学校公选课程设置中,也可以开设缂织工艺基础、缂织工艺鉴赏、传统丝织图案、罗工艺鉴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基础课程。举办各类缂织工艺讲座、聘请缂织大师和高级工艺师进校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设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合作下的新师徒办班方式,建立长效的缂织工艺专业招生制度,依托高职院校人才基地建设,要具体措施落实到位,更需要形成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社会人才培养的范围和途径,让更多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使人才培养实行多层次、多样化的办班形式。依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结合社会行业的传承形式,有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地培养高素质的传承和创新性专业人才。在建立校企合作信息共享平台上,共同打造“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渠道。
2创新缂织工艺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意见(教职成〔2014〕9号)》精神,积极推行和尝试现代学徒制教学培养的模式,加快更新手工工藝传统产业中,人才队伍综合技能水平的提升,解决企业用工的实际问题和具体举措。职业技术教育又如何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整合教育资源,使职业教育真正与企业、行业在人才用工上实行无缝对接,为缂织工艺产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性人才。从传统的“师徒传承”演变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模式,当今,已经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现代学徒制实际是工学交替的培养方式,是传统师傅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学校与企业共同推进招生与分配一体化的模式,并共同组建互聘的教育团队,师傅与教师共同传授技能知识,达到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为目的人才培养方式。世界经济强国,在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人们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审美水平的普遍提高的前提下,如果缂织工艺产品还是停留在老翻新的基础上进行继承,那就是缂织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上出现了瓶颈。其中就有教学与产业脱节,出现人才培养后劲严重不足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缂织产业技能型人才的发展需求,如何使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紧跟缂织工艺市场发展的需要?让职业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实现最佳融合,从而使职业教育更加专业、服务更加可操作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形式。应该建立在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缂织工艺专业培养实施目标上。
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31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培养缂织工艺“非遗”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才,应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本专业综合职业素养和技能,在实践能力培养上,主要从事缂织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创新工作。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静心精艺、尽心尽责、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具有创新和不断学习意识的能力以及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在专业素质培养上掌握缂织材料性能和基本结构,能熟练上缂织机进行缂丝产品的独立制作能力;具有缂丝产品稿前的开发能力。
32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规格
321素质和能力、知识结构及要求
从思想上培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品德、文化修养和行为规范;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守信、遵纪守法的职业素质;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本专业综合职业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专业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