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教师的培养策略

2017-11-13孙欣欣

现代交际 2017年22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培养核心素养

孙欣欣

摘要: 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近年来的教育热点。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也应从小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出发,本文探讨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道德、身体、心理等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教师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2-0019-02

经过国际上长达20多年的研讨,教育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核心素养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全面和谐发展。核心素养也成为我国当前及未来教育领域的热点。而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探讨小学教师的培养策略是有一定意义的。

一、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源远流长,教育学家们表示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德、智、体、美、劳这些模块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对培养学生起效用。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讲究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重视事实根据、理论根据。要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骨架,同时也是个体人的骨髓。

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就是文化基础,主要是指学生对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璀璨的思想宝藏的继承,包含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另一个方面是自主发展,小学生是要对自身发展负责的生命独立体,应当完成促进自身发展的任务,这包含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还有一个方面是社会参与,是指小学生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体,他们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存在,所以在社会中要与其他伙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具体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两种素养。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正如怀特海所说:“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唤醒他人。”由此可见,我们应当把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放在教师身上。教师要根据核心素养的内涵,理清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手段方法、评价机制,理清如何才能让小学生更好地成长。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的职业素养也必须依据时代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顺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适时的调整。

(一)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

我们的先辈通过自己的实践描绘了太多灿烂的画卷,积攒了各种科学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打造了无数的文化奇迹。小学老师是这些灿烂遗产的传递者,起着承接前人、接引后辈的作用。当今社会,科学文化知识频繁更替,要想让小学生更好地接受人类生产生活的间接经验,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当具备广而精的与自己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还要涉猎其他的科学文化知识。

“教师的学科素养应为首要素养”,这是由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特点决定的,以教学为主要任务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根本所在。

(二)先进的教育理论素养

教学是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的,所以小学教师应当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小学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不止能够辅助教学,实现教学最优化,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小学生顺应自己的身心发展,帮助他们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教师培养小学生学会学习的素养,首先要了解小学生在形成学习意识、选择学习方法、调节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这一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認知发展阶段特征,依据特征才能采取正确合理的培养措施。

(三)专业的教学能力素养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的能力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及科研能力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小学老师尤其是低年段的老师,必须吐字清晰,并且对所教内容加以精准表述。小学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交往对象是小学生,仅从其与小学生关系的角度而言,小学教师就扮演了多重角色,小学教师角色应该包括家长的替代者、好朋友、管理者等。科研能力即在教学实践中解读教材、教法,反思教学的过程,总结经验的能力。小学教师只有将教学参与者与教育理论开发者两种角色统一起来,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要求。

(四)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功。”小学教师应该从心底善待自己的工作,心存热忱,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留有少年般的真诚。在思想上,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遵守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自身具备良好的师德的同时,要对小学生加强教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道德教育要求小学生具备责任担当素养,在认识个人、集体、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时形成端正的态度、深厚的感情,并由此产生端正的行为,比如教育小学生形成班集体荣誉感,为了实现共同的班级愿景调控自身的行为。小学教师要将教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诸多要素形成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质变,在教学实践中一起实现,以德服人,为人师表,使教育成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行为。

(五)理性的自主创新素养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教师自主创新是要在理性探索的基础上,使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完善,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育要求小学生具备实践创新素养,激发出其解决生活中的“疑难杂症”的潜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立就对培养中小学生的这种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此,小学教师自主创新的前提是要符合教学实际,绝不能仅仅是纸上谈兵。同时,自主创新精神应该在合作基础上建立,自主思考问题的同时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同事之间要团结协作、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这才是小学教师自主创新的正确方式。教师不能迷信权威,但也需要学习前辈、学者提出的教育理论经验,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可以提出创新的假设猜想,前提是要有教学实践经验作为基础。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内化endprint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相应学段逐渐形成的,维持正常学习、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特质。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核心、基本原则三方面和六素养进行理解。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践行和落实核心素养的精神,首先就必须将其理解并且内化于心。要真正地理解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要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方面内容的关系理清,以便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地采取相应培养对策。同时要认识到这六种主要的核心素养不是相互隔绝、相互独立的,而是休戚相关的,在教学中将六种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融合为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学风格。

(二)教师专业技能的调整与跟进

小学老师的专业技能包括多方面的能力,专业技能的提高是以教师自身特质的提高和完善为基础。小学教师专业技能的调整与跟进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入手。

一方面,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由国家从宏觀角度负责掌控,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和法规来加强管理,或者加强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

另一方面,教师依靠自己,寻求自我发展的途径。可以通过进行教育研究、教学反思或者参与课程的改革与开发等,获得自身专业技能的发展。

(三)教师自身人格的重塑与完善

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提出的,与学生人格的塑造是同气连枝的。老师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朋友、知己。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的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对小学生的人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面的影响有助于小学生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教师精力充沛地投入教学实践的必要条件,各种思想、情感特质相互促进,在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身上形成完整的人格,共同为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

(四)教师与其他教育参与者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学校教育参与者包括教师、学校的管理者、科研人员或教育专家、家长及其他社会团体等。教师之间要增加交流的机会,共同研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更快、更好的解决。学校管理者应该重视这种教师间交流经验的机会,将教师间交流会的开展列入日常管理活动中去。小学老师与科研人员或教育专家要加强合作,小学老师的教学经验可直接为教育研究工作助力,研究工作的理论成果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小学老师的教学实践。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团体在小学生课外活动、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方面,应当给予小学教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加强家校互动,确保小学生的发展近况得到应有的关注。

不管是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是小学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都不是教师自己的独角戏,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在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多种职业素养都应该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培养,这要靠教师和多种社会力量共同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重庚.谈数学教师的核心素养[J].湖南教育,2016(8):37-38.

[2]张晓东.核心素养的多维视角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6(20):20.

[3]林崇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J].人民教育,2016(19):16.

责任编辑: 孙 瑶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培养核心素养
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教师作品
刘辉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