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都县双季玉米栽培技术研究

2017-11-13周从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0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玉米

周从福

摘要 为掌握双季玉米栽培技术,特在三都县进行了双季玉米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季玉米种植必须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要加强对第2季玉米螟的防治,以免对产量和效益造成影响。双季玉米种植既可增加稻田复种指数,又可提高稻田经济效益,适宜在坝子区缓坡地或缓坡缺水稻田推广。

关键词 玉米;双季;栽培技术;贵州三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0-0017-01

为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粮食稳产增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结合三都县西、北面乡镇低热河谷坝子早熟蔬菜产区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等优势,而双季玉米种植管理相对粗放,技术容易掌握,风险小,市场广阔的特点,同时可增加稻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2015年,笔者在实施粮增工程项目中特设计了双季玉米试验,结果表明,第1茬鲜食糯玉米平均产值4.2万元/hm2,第2季杂交玉米平均产值1.5万元/hm2,2季产值共计5.7万元/hm2,增收效益显著,可为下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技术[1-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安排在三都县大河镇怀所村,试验面积0.49 hm2,海拔430 m,属于低热河谷地区,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年降水量1 318 mm,年均气温18 ℃,无霜期332 d,土壤肥力中等,光照好,整个试验区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差异不大,但水源条件相对差,缓坡(平坦地段主要用于种植蔬菜)。

1.2 试验材料

第1季为鲜食玉米棒,品种为金科糯2000;第2季为杂交籽粒玉米,品种为黔黄375。

1.3 栽培要点

1.3.1 春玉米栽培。第1季鲜食玉米在早春育苗移栽,所选品种需具备生育期较短、耐低温、高产等特点。经试验,以金科糯、筑糯、遵糯等为宜。第1季鲜食玉米应在2月中旬开始进行营养钵育苗[4]。播种前先将种子用30~45 ℃温水浸泡8~12 h,用棉布包好在28~35 ℃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1遍,经2~3 d,玉米胚根开始露白时点播于营养钵内,放入冬暖拱棚内育苗。苗龄35~40 d,4~5片叶时即可移栽。鲜食玉米应选用有机质含量高、土质肥沃、通透性强的中性壤土,深翻细耙。鲜食玉米应以基肥为主,施优质土杂肥30 t/hm2、三元复合肥750 kg/hm2及少量锌、硼等微肥[5]。移栽时间以3月中旬为宜。先将大田做成80 cm宽的畦,并搭建小拱棚。每畦栽2行,行距60 cm,株距30 cm,栽植5.55万~6.00万株/hm2为宜。随栽随浇水,水渗后立即用40%乙·莠400倍液喷雾杂草。栽植后加盖地膜和给小拱棚覆膜,以防倒春寒。

移栽7 d后追1次提苗促根肥,施尿素120 kg/hm2,大喇叭口期(约十叶期)施尿素135 kg/hm2作壮粒肥,追施尿素90 kg/hm2,玉米苗定植大田时结合浇定植水用50%辛硫磷1 500倍液灌根防治地老虎,鲜食玉米玉米螟和穗部害虫较一般玉米危害重,在穗期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玉米螟,在玉米中后期用代森锌防治大叶斑病、小叶斑病及锈病。严禁施用残效期在20 d以上的剧毒农药[6]。授粉后25~30 d是鲜食玉米青穗的适收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应及时收获。

1.3.2 籽粒玉米栽培。前茬玉米棒收获后抓紧时间清洁田园,一般不要求深耕。秋玉米宜在6月中旬后免耕直播。种子晾晒2~3 d,播种前需浸种4~6 h。按需苗5.25万~6.00万株/hm2的密度安排株距,用移苗器打深5 cm的孔,然后每穴播1~2粒精选的玉米种子,播后盖土3 cm厚,再浇水。五至六叶期间苗、定苗[7]。玉米播种后1~2 d内,用草甘膦+50%乙草胺2 250 mL/hm2兑水进行封闭式喷雾防除杂草。

秋玉米應重施基肥。播种后在垄面上玉米株间用移苗器打15 cm深的孔,施多元复合肥600 kg/hm2左右、在五至六叶期定苗后,施尿素225 kg/hm2作苗肥[8]。在十至十二叶期,施尿素225 kg/hm2作追肥,并及时进行排涝和灌溉。苗期用敌杀死防治地老虎,喇叭口期用呋喃丹颗粒剂22.5 kg/hm2撒入心叶内,防治玉米螟。在不影响下季作物的情况下,应尽量晚收。

2 结果与分析

第1季鲜食玉米棒于5月24日至6月10日分批采收,经记载折算,平均产鲜玉米棒20.1 t/hm2,按均价2元/kg计算,产值达4.02万元/hm2,扣除成本8 250元/hm2,纯收入31 950元/hm2;第2季杂交玉米于10月中旬收获,产值14 976元/hm2。扣除成本7 095元/hm2,纯收入7 881元/hm2;2季产值共计55 176元/hm2,扣除成本15 345元/hm2,纯收入为39 831元/hm2。而常规单种一季水稻,平均产量为7 800 kg/hm2左右,按2.5元/kg计,产值19 500元/hm2,扣除成本7 500元/hm2,纯收入12 000元/hm2;种植单季杂交籽粒玉米,产量7 500 kg/hm2,按2.4元/kg计,产值18 000元/hm2,扣除成本6 750元/hm2,纯收入11 250元/hm2;双季玉米种植较单季水稻增加纯收入27 831元/hm2,较单季水稻种植增加纯收入28 581元/hm2。较常规稻—油、稻—麦两熟增收22 500元/hm2以上,增收效益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双季玉米种植必须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要加强对第2季玉米螟的防治,以免对产量和效益造成影响。双季玉米种植既可以增加稻田的复种指数,又可以提高稻田的经济效益,适宜在坝子区缓坡地或缓坡缺水稻田推广。

4 参考文献

[1] 陈俊涛,杨树德,徐理军,等.糯玉米翔彩糯4号栽培技术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5):646-648.

[2] 毛亚勋,卢峰,何晓明.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试验效果效益分析[J].耕作与栽培,2010(5):45.

[3] 张景春,于洪军,黄国琴.玉米偏垄密植通透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8(4):56-57.

[4] 洪晓光,吴文涛,陶健,等.鲜食糯玉米双膜早熟栽培技术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1(2):16-17.

[5] 慕松,司马兰兰,辛少仙.玉米覆膜沟穴播综合栽培技术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效应的试验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4):13-18.

[6] 杨书成,韩美善,崔雪梅.晋西北高寒区玉米引种试验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0(1):17-19.

[7] 高广金,丁锋,叶长青.紧凑型杂交玉米试验示范效果及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1991(2):13-16.

[8] 罗文豪,胡小平.地膜玉米栽培技术试验简报[J]. 陕西农业科学,1989(2):26-27.endprint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