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句号“甜”与“咸”
2017-11-13余斌
余斌
西方人的逻辑思维,讲的是一个清楚,中国人擅长模糊思维,可此可彼,亦此亦彼,“相对论”是骨子里的。体现在吃上面,则西方人的正餐有一定之规,按部就班,前菜、主菜、甜品,段落分明,一道一道,乱不得。过去中餐酒席的上菜也是有讲究的,大体是冷盘、热炒、炖菜、汤依次上来,现而今“帮系乱套,家法全无”。
所以要说一顿饭在哪儿画上句号,就是说,最后吃什么来结束一顿饭,难说。江浙一带,通常似乎是喝汤。碗里的饭吃完了,舀上一碗汤,或者碗中饭已不多,来个汤泡饭,喝汤既毕,便离席而去,或是收拾桌子。但这汤多半早就上桌了,前面已然在捞汤里的菜吃,而且汤也是时有时无,并非题中必有。广东人在喝汤上面有点像西方人,喝在前面,而饭后来一点甜的,也颇流行,称作“糖水”,只是不那么固定。对西人的正餐而言,可以没有前面的汤,没了饭后甜点则一顿饭便失去了它的完整性。宴席自不必说,日常亦是如此,小館子里的一份很简单的套餐,别的尽可简化,甜品必包括在内,或是一份糕点,或是一客冰淇淋。
甭管是不是像西餐那样程序化,餐桌上总要画句号的。从味道上去大而化之地划分,不过是以甜还是以咸结束的问题。虽然有“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之说,味道的“基本面”无疑是甜与咸,其他诸味都是往上面叠加,无所附丽,不能独撑局面。故从未闻有以酸、辣之类来终结一餐饭的。咸与甜之中,又以咸更基本。说到吃饭,首先想到的便是咸,即使是欧美人,构成一顿饭重头戏的主菜,当然也是咸的。对吃惯中餐的人而言,饭后来份甜点,多少有节外生枝、画蛇添足的意味。中餐酒席中亦有甜点,那是穿插其间,并不破坏“咸”的主旋律。若以甜来收束,并且是那样自成一体、浓墨重彩的甜,仿佛是话说从头,高潮过后又起高潮,不像以咸始以咸终那么顺理成章。
喜好甜品,大有人在。据说甜品能让人产生幸福感,又据说,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了,人类产生幸福感是由于大脑分泌的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物质。基因通过多巴胺来调节我们的幸福感,分泌得多一些,我们就幸福、快乐;分泌得少一些,我们就悲伤、绝望。而吃甜食、体育运动、血拼等都能促进人体分泌多巴胺。科学家得出结论是通过实验,一般人则是凭经验,凭经验我们就知道,甜比咸更能带来一份满足。一些超出了味觉的心理感受多饰以“甜”字(比如“甜蜜”“甜美”),大概就是基于此。似乎没有人把咸与满足联系起来,有句话叫“油是精神盐是力气”,惦记着“力气”其实是想着干活,甜品则似乎只与休闲、惬意关联,由此看来,以之来给一顿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倒也顺理成章。
但人是习惯的动物,吃上面更是如此。我始终无法把甜点与一顿饭联系起来,尤其是它出现在最后。我的抵触最直接的来自口腔:以咸来收口,嘴里仿佛清清楚楚,以甜品收口则嘴里黏黏糊糊(想想看,又是糖又是奶油的),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