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眼里的“钱”
2017-11-13马尚龙
马尚龙
在俗常生活中,上海人对钱的数量单位,喜欢称块不喜欢称元,几块钱会比几元钱更加鲜活。比这一个数量单位更加值得琢磨的是,在50元、100元票面诞生之前,上海人习惯在钱的金额之后加一个后缀词:洋钿。不管数额大小,洋钿两字一定跟在最后。十块洋钿,一块洋钿,哪怕是角和分,照样是洋钿。话梅,一角洋钿;葱姜,一分洋钿。即使是问价:格么事几钿(这东西多少钱)?也还是从洋钿简化而来……十元曾经是最高票面,1965年发行的那一套,其中一面是工农兵为首的人民群体画像,被称为“大团结”,不过这已经是年轻人的时尚称谓了,对于上海人来讲,“洋钿”才是心中最长久最普遍最温馨的,连说起来都温情脉脉:“洋钿”两字说得快而含混,“洋”的发声不是“洋”,更加接近于“杏”的沪语,“钿”则是轻轻地“滴”了一下。
被称为“洋钿”的钱,是本国的人民币,而非外币。真的到了用外币的时候,上海人倒是不称洋钿了。美元叫作美金,在元之上,金额无论大小,单位只有一个:美金,从1美金到1万美金。“美金”两个字,既代表了单位名称也代表了币种,足见当年美元在上海人心中的霸主地位。美元都不是洋钿,对人民币何来称洋?
偶尔有一次,我从已故滑稽戏大家姚慕双、周柏春的独角戏《宁波人学英语》中得到一些联想。我记住了这么一句:“来是炕,去是狗,一块洋钿温淘箩”。来是come,去是go。两位艺术家玩弄了一小把中国式英语,将美元单位Dollar比作淘箩,一美元就是“温淘箩”。洋钿还真是从外币而来。
恐怕在上海人的潜意识里,纸币是舶来品,而美元是硬通货,所以美元就是洋钿,洋钿就是美元。虽然中国在北宋时期就有了货币,但是真正从流通的意义上来说,纸币还是外来的。
银洋钿是个很奇怪的称呼,它是中国的,多少万两银子,从来是从家族到朝廷的家底,也是开销,却被称为洋钿。因为银洋钿改变了银子的属性,原先是多少万两银子,银洋钿使银子有了面额,有面额那就是洋钿了。去问问昔日的上海小姑娘,出嫁时是否会有娘家压箱底的银洋钿,就知道洋钿在上海人心里的分量了,也就知道“洋钿”为何会如此强烈地渗透到了人民币中。
当然也有例外。“大团结”不仅代表了最高面额,也代表了生活水平。20世纪70年代,一个青年工人,一个月的工资36元,还不足四张“大团结”,扣除生活费,扣除上缴给父母的家用,再扣除储蓄,如果手里还剩下一张“大团结”,一定是无限风光了。“大团结”最风光的时代,也恰是“的确良”(涤棉的俗称)最流行的时代。夏日里,一个小青年出门,白色的确良衬衫的表袋里,有一张一折二或者一折四的“大团结”,透过半透明的的确良,若隐是假,若现是真。人都会更加精神。其实这一张“大团结”可能是招牌式摆摆卖相的,所以通常成色很新,折也折得细心,角对角的。
“大团结”是门面,过日子还是要靠零碎钞票,最草根的是一角两角还有硬币,杂乱地塞在裤子袋袋里。派用场的时候,从袋袋里摸出来,一把“癞头分”——这个诨号虽然是对硬币的不恭敬,却也不失形象,桌子上一撒,硬币总是散开去,加上当年头上长疖很普遍,散开的硬币不是很像癞头?
硬币塞在裤袋里,受伤害的便是裤袋。日复一日遭受硬币、钥匙之类磨损而不堪承受的裤袋,有一天莫名其妙地有了一个洞,有几只癞头分从漏洞里流失,自己都浑然不知。于是就有了类似《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经典歌曲。
用出去的是洋钿,藏在家里的是钞票。这有点玄妙。洋钿总是具体数字的后缀,钞票才是很敦实很安全的感觉。家里要藏点钞票,出门要多带点钞票。钞票藏在家里,其实也不是藏,无非钞票是要紧的东西,不用“藏”,显示不出钞票的重要。如果家里只有一个抽屜有锁,那么钞票一定就在其中。
藏在家里的是钞票,藏在个人身上就不是钞票了,也不是洋钿,是私房铜钿。洋钿这一个概念始于由西东渐的纸质钞票,铜钿不一样,充满了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有铜钿的时候,就有了藏私房钿的习俗。藏私房铜钿还是小来来,藏得大了,那就是藏银子了。既有藏,也必有失风,失风的时候,用得着这么一句:铜钿银子触心境啊。此话后来也用在了股票套牢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