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把GDP作为衡量东北振兴的标准
2017-11-13宋晓梧
摘要:振兴东北经济首先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减少行政手段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次是现有的GDP考核指标不利于东北经济的发展。全面振兴东北经济,应率先在东北建立新的考核标准,新的考核标准应以民生改善和区域协调发展为考核重点。一是看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区域生活条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否缩小;二是看人口分布、经济布局、生态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
关键词:东北振兴;产业结构;国企改革;GDP;考核标准;民生改善;基本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7)06-0005-05
首先应当肯定,从2003到2013年,东北振兴取得了重要阶段性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改革取得一些重大进展,国有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非公经济比重提升;产业竞争优势逐渐恢复,装备制造业和农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初见成效,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初见成效;草原退牧还草、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取得明显进展。此外,东北率先实施完善社保试点、增值税转型、农业税减免、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不仅促进了东部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经验后推向全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2003年,东北国企所占的比重很高,有的省占到70%,到2012年辽、吉、黑三省非公经济比重分别达到64%、50.8%和51%(见图1)。
现在东北又面临新的严峻的局面,2012年、2013年东北地区的GDP增速还高于全国,2014年以来出现了“自由落体式”下降,其中主要是辽宁出现了“断崖式”下降(见图2)。
为什么东北经济又面临如此严峻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地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目前东北地区发展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其中有全国“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原因。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
应当看到,东北振兴前十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国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这正好发挥了东北产业结构的优势。2013年在总结东北振兴十年时,有记者问,东北这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体制改革、机制转换,还是有别的原因?我当时回答,东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十年全国重化工业的发展,它与东北原有的产业结构高度契合了。当然体制机制也有一定的变化,刚才都提到了。当时我也说了,现在全国经济增速处于下行期,如果全国经济继续下滑,东北经济的下滑速度一定要比全国更快,这同样是东北的产业结构决定的,“三期叠加”对东北经济的影响更大。但我绝对没想到有的省下滑这么快,“断崖式”“自由落体”式下滑。
还要看到,2003年到2013年期间,东北的GDP高速增长掩盖了东北地区改革不到位的很多问题。GDP增长“一俊遮百丑”,似乎只有任期内的GDP增长是硬道理,其他再说。这掩盖了许多问题。比如东北地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扭曲,创新发展相对滞后,社会、民生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欠账,国有企业相关改革滞后,等等。经济一旦下滑,许多地方不仅产业结构单一、偏重的问题暴露出来,多年积累的内在体制、机制问题也都凸显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从2003年到2012年这十年,实际上东北很多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比如投资率、消费率严重扭曲,东北比全国要严重得多。三省投资率由2003年的37.3%上升至2011年的63.1%,提高了25.8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由41%增长到48.3%,提高了7.3個百分点;消费率由53.2%下降至43.2%,降低10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由56.9%下降至49.1%,降低7.8个百分点。全国的投资率已经过高了,东北的投资消费比例更加扭曲(见图3)。
第三产业的比重,东北与全国相比一直处于低位,创新投入与产出也明显不足。这说明东北的GDP增长,还是主要靠传统的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带动。
2003年到2012年,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全国相比,东北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见图4)。
2011年,辽、吉、黑三省R&D经费支出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52%、1.23%和1.02%,均低于全国1.84%的平均值,占全国比重由2003年的9.16%下降到2011年的7.1%。截止2012年,东北大中型工业企业中,设有研发机构的仅为1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图5、图6显示了近年来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2003年至2012年,东北经济增长较快,但居民收入增长相对滞后。图7显示东北三省的城镇居民收入10年之中没有一年达到全国平均增长幅度。
城镇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当年“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通讯、交通、水利、文化、生态等都欠账很多。
由于国企、央企比重高,东北企业历史形成的负担沉重。突出表现在社保资金缺口压力大。企业职工进入大规模退休时期,社保基金支出大幅增加,目前已经出现了预期风险。辽、吉、黑三省养老保险赡养比远超过全国平均3∶1水平。东北三省职工医疗保险抚养比都在2∶1左右,均位于全国排名前五位。还有厂办大集体改革进展缓慢。2015年东北厂办大集体人数占全国50%以上。2004年国务院成立处理厂办大集体问题领导小组,我是这个领导小组的成员之一,以东北为典型制定的政策在全国实行,结果其他地方基本解决了“厂办大集体”,东北的“厂办大集体”反倒没解决。当时东北一些企业、一些省市领导说,解决“厂办大集体”地方要出配套资金,现在经济发展不错,多数大集体职工在社会上也找到工作了。但现在经济下滑,这个问题又突出暴露。
上面列举的这些问题说明,东北前十年GDP增长快于全国,但基础并不牢固。针对东北存在的这些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准确认识全面振兴东北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强调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同时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组织落实。endprint
东北经过这两三年的努力,特别是2015、2016中央高度重视,近期情况有所好转。有一个最新的数据,2017年7月份东北地区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8%,与全国平均增速的差距,从2016全年的5.5个百分点收窄至2个百分点。税收是真金白银。第三产业的税收增长了24.6%,分别高于东中西部地区增速16.4、10.6、4.7个百分点。再看看高端和传统这两方面的税收情况。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长: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增长32.4%;电气机械和器材增长26.7%;汽车增长8.8%。传统行业税收增长:非金属矿物制品41%;有色金属冶炼加工33.3%;纺织业25.5%。当然这并不能说明近期的增长有很好的基础。
另外有一个数字,我希望经济学家们进一步分析。近两年东北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和东北的GDP下降是反向的。辽宁是“断崖式”的GDP下降,但居民消费增长率2012—2015年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8)。
这说明什么问题?有一种说法是辽宁GDP大幅度下降有“挤水分”的原因。再有,过去GDP很多是增长在钢铁化工、摩天大厦、豪华广场等领域,与居民日常消费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因此GDP增幅大幅度下降,两三年内居民消费还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也有人质疑,GDP统计数字挤水分了,居民消费统计数字有没有水分?如何解释,求助各位帮助进一步分析。
根据前面讲的东北振兴情况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的部署,我谈一谈个人学习文件和最近在东北调研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第一,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振兴东北,首先就是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东北地区,政府以行政手段分解投资指标、分解招商引资指标、党政工团齐动员加以落实,是很典型的。其实这个问题前阶段全国都不同程度存在,东北最突出。有的书记一上任就要求当年投资增长不得低于40%,第二、三年每年再增长40%,严格要求不能造假,要督查评比。一些市县领导酒后向我抱怨,说省上大干快上、弯道超车真有魄力,但确实不知道往哪投了。这是市场在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吗?如果理不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好好的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政府制定、落实产业规划,短期可能速见成效,长期结果堪忧。
第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企占比重过高,这是第一轮振兴东北面临的两大问题之一,还有一个是重化工业占比过高。一个是所有制结构,一个是产业结构。这两大问题虽都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东北国有企业,包括央企,要从主要管国有资本的实物形态转为重点管价值形态,当然要分类实施,产权交易要通过市场,公开、公平、公正。此外,东北国企与其他地区相比,还需要补课,借这次全面振兴的机遇,一是下决心彻底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把学校、医院等社会职能分离出去,把“三供一业”,供电、供水、供暖和物业管理交给地方;二是彻底解决厂办大集体问题。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发表多篇文章,分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理论指导国企改革的局限性,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应实行价值形态所有权和实用形态所有权的分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混合所有制。
第三,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并重。前一阶段在东北举办论坛,有的PPT中把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归为旧动能,描绘成破铜烂铁。这种划分恐怕不准确。把传统产业看成旧动能不对。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都是依靠传统产业发展起来的,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不能陷入简单地把新兴产业作为新动能,把传统产业视为旧动能的误区。我认为,如果发展新兴产业还是为了本届政府任期内的GDP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靠政策洼地吸引,靠政府直接干预投资,甚至仍然采取层层分解指标的行政手段,那实际是用旧动能发展新产业。而以创新的理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已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存量资产、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整合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做优做强优势产业,并通过管理体制创新、科技体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营商环境改善,尽可能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传统产业营造良好的转型升级环境,则是以新动能推动老产业新生。对于老工业基地来说,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十分重要,应当与培育新兴产业并重。
第四,加强区域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产能过剩全国都存在,东北尤其突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东北地区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发展GDP,都在搞公司化竞争。例如,我陪同领导调研时得知,辽宁沿海地区五个市都表示要建造30万吨造船厂,都要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这很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我找到某市的市委书记,希望由他带头整合其他四个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划,避免重復建设,但他表示现在每个城市都要考核GDP政绩,没有一个愿意把自己要上的项目压下去。区域协调搞不好,资源整合就谈不上。而不打破行政区划对资源合理整合的障碍,东北整体经济效益就会大打折扣。说到底,深层次的问题还是要理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国际市场。2015年,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是8%,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只有3.44%,说明东北经济外向度很低。可是东北一些同志不太服气。有人说,你批评我们不如深圳我不服,别的不多说,就一条,如果离深圳百十公里的地方隔三差五试爆原子弹,美国还扬言要用武力灭了这个实验基地,你看看深圳还是不是现在这样,你看看还有多少中资外资到深圳办厂。他这话我也不好反驳,但这并不表示东北就可以不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开发合作就大有文章可做,还有“一带一路”北线开拓也是难得的机遇,要鼓励东北各类企业走出去,把外资引进来。
还有一个建议,国家应尽快实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早就确定的措施,为什么迟迟不落实?东北央企职工也不是只为东北做贡献的,是为全国做贡献的,现在造成了东北企业养老负担非常重。央企在黑龙江国企中占56%。所谓投资不出山海关,东北职工养老保险负担重是重要原因之一。企业算过账,在深圳投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率只有6%~7%,在广东投资13%左右,到黑龙江投资,养老保险缴费率最高时是22%,现在勉强降到20%,结果入不敷出。如果办一个万人企业,人年平均工资6万,到黑龙江投资比在广东投资仅养老金一块企业就要多缴纳近6千万元左右。这很不合理,不利于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世界各国也没有法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率各地区不一致的先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振兴东北,不要再以GDP论英雄了,而应以民生改善为重点。2012年,我曾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建议取消各省市的GDP考核指标,借这次会议的机会,建议在东北率先实施。区域发展是否协调,建议重点看以下两个指标。
一是东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区域生活条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否缩小。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设施基本完备,即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民生状况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供水、供气、供电、供暖全面覆盖,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航等现代化交通设施基本具备作为衡量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
二是人口分布、经济布局、生态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按照各地区功能定位,促进人口分布和流动与经济、产业相协调,使人口、经济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哈大轴线应进一步集聚产业和人口,成为东北以致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带,其他地区依托重要交通轴带开展点状或片状开发,实现面状保护,建成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切实保护好青山绿水。
(根据宋晓梧先生在2017年第二届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上的演讲稿整理,作者已审定)
责任编辑:许永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