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市在校大学生创业人格与创业教育之关系

2017-11-13张凡迪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沈阳市人格因子

张凡迪, 江 潇

(沈阳大学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041)

沈阳市在校大学生创业人格与创业教育之关系

张凡迪, 江 潇

(沈阳大学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041)

采用《创业人格问卷》和《创业教育问卷》对沈阳市在校62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表明: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大学生在创业人格总分和内控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在校大学生在创业教育总分和创业实践上存在显著差异;冒险倾向、成就需要、内控倾向和创新因子进入创业教育的回归方程。此研究有针对性地为在校大学生及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的指导工作提供依据与建议。

沈阳市; 在校大学生; 创业人格; 创业教育

创业一词已在经济学文献中出现了二三百年,然而至今在理论研究上,对创业的理解还没有一个令人普遍接受的定义[1]。国外的研究基本分为三种:将创业定义为一种经济功能,此观点强调创业在经济中的作用[2];根据创业者的个人特质而定义并称之为“个人特质观点”[3];认为创业是一种方式或方法[4]。创业人格指个体在进行创业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性格、气质、自我调控、认知风格等,是个体确立创业计划、实施创业行为、最终实现创业成功等各环节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的总和[5]。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业教育”概念,并在1995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全面阐述了“创业教育”内涵[6]。2002年4月,在许多高校对创业教育做了有益的和自发性探索的基础上,教育部在9所大学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由自发探索阶段进入到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2008年,教育部立项建设了32个创新与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正式采用“创新创业教育”提法,并明确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2015年5月,国务院颁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继续沿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7]。

一、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根据2015年沈阳年鉴,沈阳市有43所普通高等学校,7所成人高等学校,67.4万名在校学生。本文以沈阳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到学校层次、专业、年级等变量进行分层抽取,于2016年5月至9月在市内6所大学实际发放700份问卷进行调查。回收问卷629份,回收率89.85%;有效问卷582份,有效率92.5%。调查中性别缺失28人,占4.8%;男生190人,占32.6%;女生364人,占62.6%。涉及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学历水平。

2.研究工具

(1) 创业人格问卷。该问卷包括14道题,包含冒险倾向、成就需要、内控倾向、创新4个因子。每个项目为5级评定制:完全不认同1分,比较不认同2分,不确定3分,比较认同4分,完全认同5分。该问卷是经过实证检验和保证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821,因素效度0.795,质量良好。

(2) 创业教育问卷。该问卷包括6道题,每个项目为5级评定制,包含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实践3个因子。克伦巴赫系数为0.704,因素效度0.640,质量良好。

(3) 数据统计。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 研究结果

1.沈阳市高校大学生创业人格的现状

对沈阳市高校582名大学生的创业人格问卷总均分及冒险倾向、成就需要、内控倾向和创新四个因子均分计算均值和标准差,结果见图1。

图1沈阳市高校大学生创业者人格各因子均值图

图1结果显示,沈阳高校大学生创业人格问卷总均分的均值为3.60(5级评定),冒险倾向因子的均值为3.20,成就需要因子的均值为3.80,内控倾向的均值为3.59,创新的均值为3.53。成就需要最高,冒险倾向最低。

2.沈阳市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对沈阳市高校582名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总均分及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和创业实践因子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结果见图2。

图2沈阳市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各因子均值图

图2数据显示,被试创业教育总分的均值为3.24(5级评定),创业课程的均值为3.10,创业竞赛的均值为3.18,创业实践的均值为3.43。

三、 相关研究变量影响考察

1.家庭收入水平与大学生创业人格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以沈阳市高校在校582名大学生家庭收入水平为因素变量,分别以创业人格问卷总分、冒险倾向、成就需要、内控倾向和创新因子为检验变量,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家庭收入水平沈阳在校大学生创业人格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

注: *P<0.05。

表1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收入组大学生在创业人格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存在于内控倾向(F=2.436,P<0.05)上。

2.父亲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创业教育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以沈阳市在校大学生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因素变量,分别以创业教育问卷总分及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和创业实践3个因子为检验变量,结果见表2。

表2结果显示: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在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同程度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创业实践因子上(F=3.167,P<0.05)。

表2 不同父亲受教育程度沈阳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差分析结果表

注: *P<0.05。

3.创业人格对创业教育回归

采用线性回归法,以沈阳市高校582名大学生的冒险倾向、成就需要、内控倾向和创新因子为预测变量,以创业教育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创业人格对创业教育的回归分析表

注: *P<0.05。

以创业教育总分为因变量,以创业人格各因子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冒险倾向、成就需要、内控倾向和创新因子均进入创业教育的回归方程。可见,创业人格量表中的冒险倾向、成就需要、内控倾向和创新因子可以正向预测创业教育。回归方程为:Y=3.974+(0.397)冒险倾向+(0.179)成就需要+(0.144)内控倾向+(0.681)创新因子,方程有效(F=69.559,P<0.01)。

四、 研究结果讨论

沈阳市在校大学生创业人格现状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创业人格水平中等,其中各因子得分情况(见图1),成就需要水平最高,冒险倾向水平最低。究其原因,现在的大学生生活在安稳的环境中,他们趋向平稳,安于现状,很少有人愿意承受风险去选择创业。

大学生总体创业教育水平中等,其中各因子得分情况见图2。首先,虽然部分学校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但多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走过场,没有研究如何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其次,教育模式和方法落后,教师对于创业教育依然采用传统的“授受”教育模式,没给学生提供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最后,缺乏师资力量,也是高校创业教育不能很好推行的原因之一,既懂得创业理论,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非常匮乏。

杨加勇对影响云南省大学生创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个人背景方面有年龄、性别、学历、专业、个人特长、经验、家庭出身和家庭成员从业结构;在个人特质方面有自我能效感、成就需要和控制源;在创业综合素质方面有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思维、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在环境方面有政府支持体系、学校创业教育体系、家庭环境和市场环境[8]。崔彬基于扬州947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提出,父母鼓励、创业实践和创业兴趣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9]。赵恒平等分析了湖北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外部环境主要有政策资金环境、经济环境、行业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创业精神[10]。他们皆提出了家庭对于大学生创业有影响,与表1和表2的结果对应。其中,杨加勇提出的影响云南省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在个人特质方面的成就需要和控制源与表3结果对应。

五、 对 策

1.政府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教育资金,举办创业竞赛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冒险倾向低,安于现状,很少有人愿意承受风险去选择创业。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大学生在创业人格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1)。资金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条件,政府可考虑以此为重要干预变量。如2015年,为提升创业意识和创业成功率,沈阳在实施“万人创业工程”中把创业技能培训列在突出位置。毕业学年的大学生将被纳入创业培训和普惠制就业培训范围,参加培训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还将得到一定额度的生活补贴;培训起步之后,创业人员还将得到税费减免、创业资金、创业场地等方面的优惠和扶持,对符合条件的纳入沈阳市青年创业促进会创业项目,通过评估给予3万至5万元无息无抵押创业资金,3年内分期偿还[11]。以上方案中没有提及高校在校生和中小学的创业教育资金投入,政府可在中小学和在校生创业教育的培养上提供助学金或贷款,企业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进行投资。

政府部门还可以举办各种类型的创业竞赛,如创业能力方面的企业策划、管理竞赛,创新方面的创新创业点子竞赛和创业一段时间后的创业成果竞赛。经过这些竞赛,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们可以互相讨论学习,分析出更适应于当前和自己擅长领域的创业项目。还可以在竞赛后评出等级,对排在前面的创业项目进行继续的投资支持。举办竞赛对所有参赛创业项目也起到宣传的作用,给希望与大学生们合作的企业以参考。

2.学校为大学生提供合适的创业课程,培养创业实践能力

大学生创业课程水平为中等(结果见图2)。学校可以为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两方面的课程,一方面是创业能力的提升,包括策划、管理、经营、市场评估等课程,另一方面是教会大学生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一部分大学生虽然有强烈的创业意愿,但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哪方面创业项目,学校可以找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一些能力和兴趣的倾向测验,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创业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如席升阳提出,在普及性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专本科阶段以培养创业实用性人才为主,可开设“创业知识”“创业精神”“创业实务”三门课程,每门以20~30学时为宜[12]。创业教育课程除在大学生中开展外,还可以从中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创业人格,可开设“创业基础”“趣味创业”“创业成功案例”等适宜中小学生学习的课程,让学生先对创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培养创业兴趣,最后介绍创业实例,培养创业精神和意志品质,也可同时开设这几门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创业教育。

创业实践与创业教育和创业人格的各因子的相关程度都相对较高,说明创业实践的培养是创业教育中相对重要的部分。拥有更好的创业实践机会,能够将学生学到的创业理念运用到实际中,不仅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降低创业的风险。实践活动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知识掌握进行检验[13]。黄波提出,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途径有:第一,转变旧观念,建立完善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保障经费;第二,把社会实践纳入正常教学计划,既要把握职业发展走向,又注重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第三,紧扣专业,使社会实践专业化[14]。可依此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3.增加低收入家庭创业资金,提升父亲创业意识

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大学生在创业人格总分和内控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证明家庭收入对于大学生创业有影响。部分大学生经创业教育后具有创业人格和创业能力,但其家庭收入水平低,导致他们在创业时承担的风险更大。可在政府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政策的基础上,为家庭收入低且具有创业人格的大学生,提供更有利的创业资金机会,避免由于家庭收入水平导致的创业人才流失。

父亲不同受教育程度沈阳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上存在显著差异,证明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创业教育有影响。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基础很难更改,但可提升父亲的创业意识。首先,学校可开设相关讲座,向学生父亲宣传关于创业的知识;其次,可鼓励学生与父亲进行交流,让父亲了解到学生们关于创业的想法,以支持他们的创业活动;最后,父亲可作为学生的创业榜样。孙俊华等提出,创业榜样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风险承担意愿。大学生在与身边的创业榜样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与创业相关的知识、技能、灵感和创业经验,且在未来的创业中获得指导和资源支持[15]。父亲作为家庭中的精神支柱,能够理解大学生的创业,并且支持学校对于学生创业的培养,在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帮助下,可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施行创业。

4.实行创业早期教育,培养创业人格

目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内容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截至2005年初,美国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并有1600多所高校开设创业学课程。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在避免盲目照搬国外经验的前提下,可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16]。

创业教育不仅在大学生的课程中开展,还可以从中小学开始。创业人格难以在短暂的大学四年中形成,它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需要早期培养。可通过实行早期创业教育,在中小学中开始培养创业人格。如通过创业知识和课程,使中小学生形成创业人格和创业能力,待他们进入大学后,即拥有一定创业基础知识,再通过筛选,对具有创业人格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再教育,从而实现创业培养过程。可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他们的选修课程,不仅能缓解专家师资缺乏的现状,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业培养。

学生创业人格的培养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创业教育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共同作出努力。

[1] 黄本笑,黄芮.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文献综述[J]. 生产力研究, 2014(1):140-145.

[2] 浦卫忠,姜闽虹. 大学生创业研究[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3] 彭行荣. 创业教育[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4] H.H.Stevenson. Etrepreneurship for 21th century[M]. New York:Mcgram-Hill press, 1989.

[5] 夏海燕. 浅论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培养与教育[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2):11-13.

[6] 王丽娟,高志宏.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10):96-99,109.

[7] 王占仁. 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由来与释义[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4):1-6.

[8] 杨加勇. 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创业能力提升研究:以A校大学生为例[D]. 昆明:云南大学, 2013.

[9] 崔彬. 高校毕业生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扬州947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11):76-80.

[10] 赵恒平,文亮. 大学生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模型[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15):185-188.

[11] 金晓玲. 沈阳实施“万人创业工程”[N]. 辽宁日报, 2015-03-27(2).

[12] 席升阳. 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7.

[13] 赵双新,王苏敏.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沈阳大学学报, 2004(5):40-43.

[14] 黄波. 关于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思考[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54-56.

[15] 孙俊华,周小虎,金丹. 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高校在校生的实证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7(2):67-73.

[16] 王冬平. 创业教育纳入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探析[J]. 中国市场, 2016(4):90-91.

RelationshipbetweenCollegeStudent’sEntrepreneurialPersonalityandEntrepreneurialEducationinShenyang

ZhangFandi,JiangXiao

(Shenyang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1, China)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conducted among 629 college students in Shenyang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1. Family incom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otal score of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and intenal control tendency; 2. Father’s education level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total score of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and entrepreneneurial pradice 3.Th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regression equation need the access of risk propensity, achievement need, internal control tendency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some recommended practices are put forward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relevant educ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enyang; college student;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2017-04-13

2016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立项(sysk2016-35-01); 沈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6-G350)。

张凡迪(1972-),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教授。

2095-5464(2017)05-0521-05

G 646

A

【责任编辑祝颖】

猜你喜欢

沈阳市人格因子
沈阳市盛京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