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宁应对乒乓球削球打法的技战术分析

2017-11-13爽,赵

湖北体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丁宁对阵落点

周 爽,赵 爽

丁宁应对乒乓球削球打法的技战术分析

周 爽1,赵 爽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三段指标评估法等方法,统计分析女子乒乓球单打运动员丁宁对阵削球运动员金宋依、韩莹、武杨和胡丽梅的四场比赛视频。从技术、战术、心态以及综合竞技能力上来看,无论是前三板的抢攻能力,接抢段的稳定性,还是相持段的连续进攻和攻防转换能力,丁宁对抗削球运动员时的技战术运用都有了较成熟的突破,已经完全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技术风格,也为今后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对抗削球运动员时的技战术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价值。

丁宁;乒乓球运动;削球打法;技战术

削球打法曾经是最有生命力的打法之一,在乒乓球发展的初级阶段,它为运动员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为此,它成为了当时最先进、最流行的打法,也一度主宰了世界乒坛。但随着现代乒乓球竞赛规则和器材的改变,尤其是40+新材料球的使用,降低了乒乓球的速度,运动员之间的回合板数增多[1]。对于削球打法运动员来说,无疑是不利的,不仅对削球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运动员身体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以来,一直强调“快、准、狠、变、转、稳”的指导思想,尤其是在对抗削球运动员时,更加考验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战术的使用,前三板和接抢战术都已不占据优势,相持段的连续进攻能力和攻防转换能力往往是比赛制胜的关键。

通过分析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运动员丁宁VS金宋依、韩莹和2013年直通巴黎选拨赛丁宁VS武杨、胡丽梅的四场比赛录像,从失败到胜利,丁宁在面对削球运动员对手时的技战术使用有了质的突破。以此为研究基点,期望为我国乒乓球女子运动员在今后对阵削球打法运动员时技战术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运动员丁宁VS金宋依、韩莹和2013年直通巴黎选拨赛丁宁VS武杨、胡丽梅的四场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从分析丁宁的技战术风格到削球运动员的打法特点及技战术使用情况,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对丁宁的技战术使用及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统计这4场比赛视频获得数据并进行整理,运用Excel等数理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2.4 三段指标评估法

将三段数据统计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对丁宁在发抢段、接抢段及相持段的技战术使用率、得分率以及失分率等进行分析和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丁宁打法特点及比赛结果统计分析

丁宁是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实力健将,左手横握球拍,打法是弧圈结合快攻。丁宁的特点是中远台对拉进攻能力强,主动反击进攻能力强。由于丁宁是左手持拍,因此击球落点相对比较刁钻,进攻时角度较大[2]。通过对丁宁分别对阵金宋依、韩莹、武杨和胡丽梅的比赛完整视频的统计,从技术、战术、心态以及综合竞技能力上来看,丁宁对待削球打法运动员的技战术应用有了质的突破,无论是前三板的抢攻能力,接抢段的稳定性,还是相持段的连续进攻和攻防转换能力,都顽强的突破了自我,已经完全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技术风格,成为掌握乒乓球技战术更加全面的优秀运动员。

2.1.1 丁宁对阵武杨的技战术实力分析

2013 年直通巴黎选拨赛,在女子第二阶段的比赛中丁宁VS武杨结果以1:3输给武杨,其技战术分析见表2。武杨的削球打法特点比较保守,在比赛中往往不占优势,但其优点是下肢体能好、赛风顽强、技术全面、自信心和狠劲比较足。丁宁对阵武杨的比赛中,其发抢段、接抢段及相持段的使用率直线上升,分别是13.8%、21.8%、59.8%。但从得分率上来看,三段呈下降趋势,在发抢段的得分率最高是66.7%,在接抢段和相持段的得分率相对均衡,分别是47.4%、40.4%。虽然丁宁在发抢段占据一定优势,但对阵削球运动员的比赛中,回合往往很多,前三板直接得分的机会较少。在技术使用上,丁宁发球抢攻意识较强,但无n奈失误较多。丁宁在相持段多以连续拉与对手进行相持,但连续中回球质量较低,搓中反拉、拉中反攻等技术使用较低,因此在相持段处于被动状态,得分率不高,最终输给了武杨。

2.1.2 丁宁对阵胡丽梅的技战术实力分析

2013 年直通巴黎选拨赛,在女子第二阶段的女单半决赛中,丁宁VS胡丽梅结果以0:3战败,其技战术分析见表3。胡丽梅的打法特点较怪,右手横握球拍正手反胶反手长胶,削中反攻型打法。胡丽梅尤其在相持段削球回球旋转质量极高,落点也较长。丁宁在对阵胡丽梅的技战术使用中,发抢段的使用率是17.6%,接抢段的使用率是16.2%,相持段的使用率最高是61.8%,但其得分率最低,只有35.7%。由此看来,丁宁在发抢段的技战术使用评估达到优秀;在接抢段评估为良好;在相持段的失分率较高,评估结果为不及格。因此对阵胡丽梅时,丁宁受到胡丽梅相持中高质量削球和落点的压制,在相持段的主动相持、攻防转换、连续进攻的技战术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明显处于被动状态。另外,丁宁在心理上对胡丽梅的削球打法不太自信,不敢主动发力搏击。

2.1.3 丁宁对阵韩莹的技战术实力分析

表1 丁宁比赛录像统计表

表2 丁宁对阵武杨的三段指标分析表

表3 丁宁对阵胡丽梅的三段指标分析表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八进四比赛中,丁宁以4:0战胜韩莹进入半决赛。韩莹的打法特点是以稳削为主,作风顽强,以削加转球为主,进攻和反攻的能力不足,而且正手削球时容易出现高球。丁宁对阵韩莹的技战术统计见表4,丁宁在三段的得分率分别是61.1%、50%、70.7%。其发抢段的评估结果为良好,在接抢段和相持段的评估结果均为优秀。韩莹的技战术使用多以削球为主,进攻能力较差。尤其在丁宁对击球落点的严格控制上,韩莹连续进攻的机会很少,而且削球也出现较多的失误。从另一方面反应了丁宁在这几年的刻苦磨练中,对削球打法的特点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技战术的应用轻松自如,更加自信。

2.1.4 丁宁对阵金宋依的技战术实力分析

2016 年里约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半决赛中,丁宁以4:1战胜金宋依进入决赛。金宋依在这届比赛中可以称得上是“黑马”,意外杀入里约奥运会女单四强,其打法特点较其他削球手来说削中反攻的能力较强,而且削球比较稳、转,具有进攻凶狠的特点。其技战术统计结果见表5,从三段统计数据来看,丁宁在对阵金宋依的比赛中,其发抢段、接抢段的使用率分别为13.8%、19.5%,相持段的使用率最高为64.4%。从得分率上来看丁宁在发抢段的得分率最高为83.3%,接抢段为47.1%,相持段为60.7%。根据三段指标评估标准来看,丁宁在这三段的评估结果均为优秀。

表4 丁宁对阵韩莹的三段指标分析表

表5 丁宁对阵金宋依的三段指标分析表

丁宁对阵金宋依的技战术使用中,发抢段和接抢段的技术使用主要以高吊和前冲为主,命中率较高,为相持段的主动进攻奠定基础;在接抢段以搓长和摆短技术为辅;在相持段主要以连续拉冲球技术为主,同时采用攻防转换的技术。金宋依在女子削球打法运动员中属于进攻型打法,可削可攻,打法凶猛,是里约奥运会新晋的一匹黑马。相持段中丁宁尽量主动进攻,稳重求胜,通过控制击球落点,回球弧线和节奏调动对方,找准机会,伺机反攻,因而使自己处于上风优势,最终赢得比赛。

2.2 丁宁对削球打法运动员技战术对比分析

根据表6统计结果汇总,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丁宁从2013年直通巴黎选拔赛连续输给两名削球打法运动员,直到2016里约奥运会战胜削球名将韩莹和韩国新秀黑马金宋依,丁宁在对阵削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上有了较大的突破。从三段统计结果的变化上可以看到,丁宁在发抢段的得分率不断提高,抢攻的使用率有所降低;在接抢段的得分率为良好,使用率为中等;但在相持段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得分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保持在优秀以上,这也是战胜削球运动员的关键技战术使用阶段,也是保障比赛胜利的关键。

表6 丁宁四场比赛三段指标评估对比分析表

同时,丁宁在技战术上也有了相应的调整,在失败的两场比赛中,丁宁在相持段的技术多以连续拉球为主,攻防转换技术的使用较少。在总结失败经验的基础上,丁宁在三年后的里约奥运会上对阵削球运动员时的技战术开始改变,以保证发抢命中率为前提,主要增强相持段的主动进攻和攻防转换技战术的运用,从而获取胜利,也从实践上证明了丁宁在对阵削球打法运动员时的技战术运用有了质的改进和突破。

除根据制图表达规则自动配置的地图符号和定制的地图模板外,还要根据制图数据生产要求,进行地形要素数据库的一体化制图编辑,解决相邻地物符号之间重叠压盖的现象,实现要素符号化编辑、图廓外整饰编辑。

2.3 丁宁发球及第三板抢攻技战术统计分析

2.3.1 丁宁发球旋转及落点统计

丁宁在发球旋转上也比较丰富,根据视频统计结果汇总见表7,其中主要以正侧下旋发球为主,同时结合逆下旋和正侧上旋发球技术。可以看出丁宁在发球旋转上以稳为主,然后伺机抢攻。根据表8可以看出,丁宁在发球落点上主要以长球落点为主,正手长球落点最高占39.3%。

表7 丁宁发球旋转统计

表8 丁宁发球落点统计

2.3.2 丁宁第三板抢攻的技术使用及落点分析

表9 丁宁第三板抢攻技术使用分析

表10 丁宁第三板抢攻落点统计

根据表9来看,丁宁在第三板的抢攻技术使用主要以高吊弧圈球和前冲弧圈球技术为主。其中高吊技术的使用率最高占56%,前冲技术的使用占34%,发抢段的得分率比较高,占63%,评估标准为优秀。说明丁宁在应对削球打法的运动员时,前三板的发抢得分并不是制胜的关键因素,但发抢段的命中率是比赛中后期制胜的保障。四场球整体发抢进攻回球落点上变化不大,主要以正手位长球为主,占36.6%;中路长球占31.3%,反手位长球占23.9%(见表10)。

2.4 丁宁接发球及第四板抢攻技战术分析

根据表11统计结果显示,丁宁的接发球技术使用较保守,以搓长球为主,搓球技术占41.6%,摆短和高吊各占28.2%、20.1%,前冲弧圈球、挑球和拧拉技术为辅,使用率较低。在接发球落点的控制上,主要以正手和反手长球为主,出台球的百分比占68.4%。根据表12可以观察到,接发球的落点主要以长球及正手短球为主,以半出台为辅。从四场球的数据来看变化不大。

表11 丁宁接发球击球技术统计

表12 丁宁接发球落点统计

2.4.2 丁宁第四板抢攻技术使用及落点统计分析

表13 丁宁接抢技术使用统计分析

根据表13统计结果分析,丁宁在接抢段的技术使用相对比较保守,以搓长和高吊技术为主,前冲、反拉、快带和杀高球的技术使用较少[4]。其中搓长技术的使用率最高,占38%,高吊占31%,得失分情况也相对比较均衡。可见,丁宁在相持段的技战术使用以“稳”为主。

表14 丁宁第四板抢攻落点统计

接抢段的技术使用落点情况分析见表14,丁宁在比赛中接发球抢攻的技术使用落点主要以正手长球为主,占44.4%,反手长球占30%,中路长球占15.6%,主要都是以半出台和出台球为主。对阵金宋依时多次进攻和控制到对方的正手位,调动对方落点。通过落点的严格把控,使对手处于被动状态,从而为自己创造了更多进攻的机会。

2.5 丁宁相持段技战术统计分析

2.5.1 丁宁相持段技术使用统计分析

根据削球打法运动员的技战术使用特点,该段视频统计技术分类如下,使用不分先后,分为:连续拉、连续攻、连续搓、搓中反拉、搓拉结合、搓攻结合、挡拉结合、挡攻结合,视频统计中若有一些使用很少或非常规技战术,列为其他技术[3]。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见表15,丁宁在这四场比赛中相持段技术的使用情况如下,连续拉球的技术使用率最高占45.4%,其次是搓拉组合技术的使用率占16.5%,连续攻球的使用率占11.5%,同时配合攻防组合技术。从得失分率上来看,丁宁主要依靠连续拉得分,得分率最高,占68.7%。其次是连续攻的得分率占10.1%,其他得分手段是攻防组合技术的得分;丁宁在相持段中连续拉、连续攻和搓攻的失分率较高,分别是27.2%、21.7%和20.7%,搓拉技术的组合得分率为7.1%,但失分率为0。由此看来,丁宁在相持段中主要的得分手段是通过连续拉球和搓拉组合技术为主。

表15 丁宁相持球击球技术使用及得失分统计

2.5.2 丁宁在相持段技术使用落点分析

表16 丁宁相持段技术使用落点及得失分情况分析

根据表16统计结果显示,在相持过程中技术使用的落点主要集中在长球位置,而且角度也比较大,给对手增加了很高的回球难度。其正手长球所占的比率最高占41%,得分率也最高占32%;其中路长球的使用率占28%,但中路长球的命中率最低,占10%,且失误率比较高,占18%;反手长球的使用率和得失分比率相对比较均衡。因此,丁宁在对阵削球打法的比赛中,相持段应加强对中路长球和反手位长球技术落点的控制,提高其命中率,减少失误。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丁宁在应对四位削球打法运动员的比赛中,多以下砍式发球为主,落点集中在正手长球。从发球旋转上来看,主要以正侧下旋球和逆下旋球为主。发抢段的得分率较高,比赛中发抢进攻意识较强,效果极佳。2)丁宁在接发球上的技术使用相对比较保守,多以搓长球为主,落点控制在正、反手长球上。在接抢段的技术使用多以高吊弧圈球为主,落点主要集中在正手长球、反手长球和中路长球。接抢段的技术使用以稳为主,为进一步的技战术发挥和相持段的抢攻做准备。3)丁宁在相持段的技术使用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在连续进攻的基础上,通过攻防转换组合技术调整和对击球落点的严格控制,不盲目发力突击,而是稳中求胜。在最后一板抢攻的技术使用中,较多使用前冲弧圈技术,给对手制造了更大威胁。在相持中能够打出自己的节奏,根据落点旋转等变化,为自己抢攻创造了更多机会,是获取制胜的关键手段。

3.2 建议

1)在对阵削球运动员时,发抢段的使用率一般不高,制胜的关键主要是相持段运动员的连续进攻和攻防转换能力的体现。因此,运动员在对阵削球对手时,应在保证发抢得分率的基础上,将主要得分技战术合理的转移在相持段中,加强进攻技术和攻防组合技术的训练,提高控球能力、连续进攻能力和攻防转换能力。2)在比赛中,削球运动员为了制胜和训练水平的日益提高,削中反攻的能力日渐提高,对对手来说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在应对削球运动员时,运动员不仅要勇于创造进攻机会,同时又要防止对手进攻。通过对击球落点的控制,可以很好的抑制对手的进攻。因此,在今后应对削球打法的训练中,也应加强运动员对击球落点的控制训练。

[1] 雷 笛,胡 浩.削球选手在比赛中的技战术效果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9):95-97.

[2] 贾 娜.世界乒乓球优秀削攻型选手的技战术分析以及发展趋势[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2006.

[3] 张飞飞.世界优秀削攻型选手的技战术特点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2012.

[4] 王 雪.丁宁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技战术特征研究[D].苏州大学,2013.

Technique and Tactics Skills against All Cut of Ding Ning

ZHOU Shuang1,ZHAO Shuang2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video observ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three index evaluation method were used to statistical analysed the four video games which were women's singles table tennis player Ding Ning against chopper Jin Dynasty, Han Ying, Wu Yang and Hu Limei.From technology, tactics, mentality and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ability, Ding Ning already had mature breakthrough and completely formed her own unique style to against chopper from the attack ability of first three strokes, the stability of service reception sound attack stage, continuous attacking during sustained rally block and offense and defense conversion capacity which coul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women table China’s tennis players against chopper.

Ding Ning; Table tennis; Chop; Technique and tactics

G80-05

A

1003-983X(2017)10-0906-05

2017-07-26

周 爽(1991~),女,河南南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乒乓球训练理论与方法.

1.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510500;

2.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510650

1.Guangzhou Sport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510500;2.Guangzhou Sport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50

猜你喜欢

丁宁对阵落点
Crown evolution kinematics of a camellia oil droplet impacting on a liquid layer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飞跃绿墙 詹姆斯对阵凯尔特人10大精彩表演
2015-16赛季NBA季后赛东部对阵
2015-16赛季NBA季后赛西部对阵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拼抢第二落点新闻打好新闻竞争战
冲巨浪
有友谊,才会有胜利
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