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有序度及胁迫关系
——基于复合有序度模型
2017-11-13高录问任群罗贲宇航
高录问,任群罗,贲宇航
(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新疆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有序度及胁迫关系
——基于复合有序度模型
高录问,任群罗,贲宇航
(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产业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它包括产值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疆作为“丝路”的核心区,研究其产业结构演化十分重要。研究发现: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均有增加,呈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趋势,技术动力系统进入有序状态的时间较慢。依据系统动力学思想,利用数学函数对子系统间有序度进行拟合,分析构成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中子系统间的交互胁迫关系。动力子系统间整体呈现协作关系,除供给动力系统和技术动力系统间的协作关系不是特别显著外,其他子系统间的协作关系都较为显著。需求动力系统对供给动力系统、技术动力系统对环境动力系统的协作关系在某些年份有所减弱,甚至出现轻微的胁迫趋势。
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协同学理论;系统动力学;交互胁迫关系
近年来,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学者相对较多。姜玉砚对陕西省产业结构有序度进行测算,认为第二产业产值过大和第三产业产值过小是影响产业结构演化的关键因素[1]。李秋香基于有序度原理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进行了研究[2]。范德成把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分成供给、需求、技术和环境4个系统,对中国产业结构演化系统的有序度进行了测算[3]。笔者借鉴文献[3]把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分成4个动力子系统,对新疆2000—2015年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及4个系统的有序度进行测算,根据系统动力学思想对4个子系统间的交互胁迫关系进行研究。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构成体系
一、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及各动力子系统有序度测算
一般来说,有序度越大,系统内部各组织之间的运行越有序。常规的四分法对有序度的划分依据为:有序度大于等于0.75时,系统高度有序;有序度在0.5~0.75范围,系统较有序;有序度在0.25~0.5范围,系统基本有序;有序度小于等于0.25时,系统无序。
利用协同学理论,将依据2001—2016年新疆统计年鉴获得的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出4个子系统的有序度[4]。计算结果可知: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有序度的变化率较稳定,2008—2010年,供给和环境动力子系统有序度有所下降。原因可能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关。2010年以后,产业结构演化、供给和环境动力系统有序度都开始上升。这与2010年全国开始支援新疆的行动有着密切关系。
技术和需求动力系统有序度一直呈现稳定上升趋势,这主要与人们需求弹性和技术动力系统属性有关。技术动力系统自组织能力具有较强持续性,前期需要大量投入,后期会发挥出持续性的效益,它不易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动。
二、产业结构演化动力子系统间的交互胁迫关系
依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对构成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的4个子系统进行组合研究,便于了解子系统内部胁迫的关系。利用统计软件对两两子系统间有序度进行拟合,依据拟合形成的函数形式及拟合优度的大小,分析子系统间的组织形式,这样能更清楚地了解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的内部组织形式。
选择拟合函数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拟合优度的大小,另一个是是否与现实或经济理论相符合。针对社会学科的的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一般把拟合优度大于0.5视为拟合较好。
(一)需求、供给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
需求系统的有序度提高会造成人们对供给系统的要求有所提高,包括提高供给的效率,优化供给的结构,从而提高供给动力系统的有序度。反过来,当供给系统的有序度提高时,人们会选择合适的商品供给结构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需求系统的有序度。这两者理论上是协作关系。表2通过对2个子系统有序度的拟合,分析新疆在2000—2015年需求动力系统和供给动力系统之间交互胁迫关系的拟合情况。
表2 2000—2015年需求动力系统和供给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拟合结果
当把需求动力系统的有序度作为自变量,供给动力系统的有序度作为因变量时,线性函数、多项式函数的拟合优度在0.5~0.6范围内,说明需求动力系统对供给动力系统整体上是正向的带动作用。又根据多项式函数的驻点x=0.993 7<1(1为需求动力系统的最高有序度)的特点,可知在某些年份需求动力系统和供给系统之间呈现胁迫关系。当把供给动力系统的有序度作为自变量,需求动力系统作为因变量时,线性函数和多项式函数的拟合优度也都在0.5~0.6范围内,说明供给动力系统对需求动力系统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二)需求、技术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
一般来说,需求量增加或需求结构优化会对生产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反过来,需求量增加或需求结构优化又都是建立在生产技术可以满足生产,并且技术改良会提高生产量的前提下。所以,需求动力系统和技术动力系统应该是协作关系。表3给出了新疆2000—2015年需求动力系统和技术动力系统交互胁迫关系的拟合情况。
表3 2000—2015年需求动力系统和技术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拟合结果
当研究技术动力系统有序度如何随着需求动力系统有序度的变化而变化时,线性和多项式拟合函数的拟合度都在0.9以上,并且呈正相关。表明需求系统有序度对技术系统有序度具有正向显著的带动作用。当研究需求动力系统有序度如何随着技术动力系统有序度变化而变化时,线性和多项式拟合函数的拟合优度也都在0.9以上,从线性函数来看,技术系统有序度对需求系统有序度呈现正向显著的协作关系,但是多项式函数是开口向下的函数,需要考察其驻点x的位置,考虑到x=1.408 4大于1,说明驻点不在研究的区间,在研究的区域内,技术动力系统对需求动力系统是显著的协作关系。
(三)需求、环境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
当社会的制度环境和国际环境较好时,人们会直接进行消费,增加消费量和进行消费结构的优化,进而提高需求动力系统的有序度;当人们的需求动力系统有序度不断提高时,社会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治安环境较好,从而影响(提高)环境动力系统的有序度。表4给出了新疆2000—2015年需求动力系统和环境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的拟合情况。
表4 2000—2015年需求动力系统和环境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拟合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当以需求动力系统有序度为自变量时,线性和多项式的函数拟合度都在0.9以上,拟合程度很高。线性函数形式表示需求动力系统有序度对环境动力系统有序度整体上成正向带动作用,且带动作用显著。从多项式函数表达式看,需要注意这个开口向下多项式的驻点位置,其驻点x=1.862 9,大于1,不在所研究的区间,新疆需求动力系统有序度对环境动力系统有序度具有显著的协作关系。当以环境动力系统有序度为自变量时,线性和多项式函数的拟合优度都在0.9以上,说明新疆环境动力系统对需求动力系统具有正向带动作用。
(四)供给、技术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
在研发经费和专利数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供给也会变得更具有竞争力,供给动力系统的有序度将会增加。当供给动力系统持续协调运行时,也提高了技术动力系统的有序度。所以,供给动力系统和技术动力系统应该是协作关系。表5给出了新疆2000—2015年供给动力系统和技术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的拟合情况。
表5 2000—2015年供给动力系统和技术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拟合结果
当以供给动力系统有序度为自变量时,线性、多项式函数的拟合优度都小于0.5,表明新疆在2000—2015年供给动力系统有序度对技术动力系统有序度有影响,但不显著,供给动力系统有序度对技术动力系统有序度具有正向的带动作用。当以技术动力系统有序度为自变量时,线性、多项式函数的拟合优度都在0.5以下,说明技术动力系统有序度对供给动力系统有序度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多项式函数曲线是开口向下的,测算出其驻点1 (五)供给、环境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 供给与环境的关系和需求与环境的关系类似,环境动力系统协调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供给数量和供给结构。一个好的制度环境会产生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的供给,从而提高供给动力系统的有序度。供给动力系统的协调、有序运行会使商品市场更加稳定,这对增强环境动力系统的有序度至关重要。因此,供给动力系统和环境动力系统应该是协作关系。表6给出了新疆2000—2015年供给动力系统和环境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的拟合情况。 表6 2000—2015年供给动力系统和环境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拟合结果 当以供给动力系统有序度为自变量时,幂函数和指数函数的拟合优度都在0.5以上,幂函数的拟合优度较高,为0.831 9。根据幂函数的性质可以判断,供给动力系统对环境动力系统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协同关系。当以环境动力系统有序度为自变量时。对数函数的拟合优度为 0.686 5,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可以认为,在研究时间内,新疆环境动力系统对供给动力系统具有正向的协同关系。 (六)技术、环境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 环境动力系统有序进行,经济环境发展较好等,这些都会对技术动力系统的技术资金投入产生重要影响;反过来,技术动力系统会为环境动力系统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技术动力系统和环境动力系统应该是协作关系。表7给出了新疆2000—2015年技术动力系统和环境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的拟合情况。 当以环境动力系统有序度为自变量时,线性和多项式函数拟合优度都在0.9以上,拟合效果较好。从线性函数形式看,新疆技术动力系统对环境动力系统呈现正向的协作关系;从多项式函数形式看,此函数曲线开口向下,驻点x=0.978 5<1,新疆的技术动力系统对环境动力系统在某些年份出现胁迫的趋势。当以环境动力系统有序度为自变量时,线性、多项式函数的拟合优度都在0.9以上,即二者之间呈现协作关系。 表7 2000—2015年技术动力系统和环境动力系统间交互胁迫关系拟合结果 [1] 姜玉砚.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测度,优化调整及预测[J].经济问题,2013(5):24-27. [2] 李秋香.基于有序度测度模型的河南省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4):504-508. [3] 范德成.基于复合有序度模型的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间的有序度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6(2):41-47. [4] 邓念,彭其渊.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纵向结构协同有序度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1):152-160. TheStudyoftheOrderandStressofXinjiangIndustrialStructureEvolutionaryDynamicalSystem—Based on the Composite Order Model GAO Luwen, REN Qunluo, BEN Yuhang (School of Economics,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rumqi 830000, China)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medium pilla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certain area;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cludes the output increase and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Xinjiang is the core area of the “silk road”, so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is very important. Researches find: ordered measurement in all subsystems are increased, presenting a state from disorderly to orderly, except technical power system, whose entrance to the orderly state is slow. And then based on the system dynamics idea, we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coercing relation between each subsystem, which constitutes the motive forc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by fitting the subsystem’s orderly degree with softwar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power subsystems are present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overall, and except the collabo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power system and technical power system is not so significantly, the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all other subsystems are more remarkable.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and power system and supply power system, between technical power 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power system, both have decreased in some specific years, and even appeared slight coercing trend.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ary dynamical system; synergy theory; system dynamics; interactive coercing relationships 2017-08-25 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疆工业园区产业优化升级调查分析——以米东化工工业园为例”(XJUFE2017D010) 高录问(1991—),女,安徽宿州人,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任群罗(1962—),男,新疆伊犁人,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F269.24 A 1008—4444(2017)05—0043—04 (责任编辑:蔡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