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女人一曲悲歌 一个官场浮生众相
——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2017-11-13刘秀丽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潘金莲雪莲冯小刚

刘秀丽

一个女人一曲悲歌 一个官场浮生众相

——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刘秀丽

冯小刚一直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从《甲方乙方》《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一路走来,他的作品一直可圈可点。前不久上映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又是冯小刚较为成功的作品。影片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其深厚的文学基础,深刻的思想意蕴,圆形遮罩画面的使用以及独特的叙事结构都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是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市场难得的一部佳作。

一、深厚的文学基础

剧本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如果没有优秀的剧本,那么即便是大牌导演、当红的演员也很难呈现出艺术性和思想性均达到较高水准的优秀作品。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就是缺少好的剧本,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冯小刚的电影一直比较重视剧本,重视剧本的文学性,文学原著深厚的文学底蕴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养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就是冯小刚与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又一次合作,上一次合作是电影《一九四二》,而《一九四二》可谓是中国电影的良心之作。在更早还有二人合作的影片《手机》。刘震云是除王朔之外冯小刚合作最为投契的一位作家。在之前多次合作成功的基础之上,二人再度联手,打造新片《我不是潘金莲》,并由刘震云亲自担纲电影的编剧。刘震云2012年出版的同名长篇小说为影片提供了良好的文学养分。电影基本沿用了原著的故事框架、人物设置以及叙事模式,秉承了作者一贯对人性、对社会的关注以及荒诞和黑色幽默的风格,从思想的深刻性和叙事的独特性等方面为影片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对于冯小刚而言,他已经不需要刻意地去迎合市场、取悦观众,如果没有好的剧本,那么他宁可不出作品。要拍就要拍自己真正想拍、值得拍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正是冯小刚三年磨一剑,潜心打造的优秀影片,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什么三年了才拍这么一部电影,就是希望找到一部像我这个年龄值得拍的电影。我觉得《我不是潘金莲》这个作品,首先这部电影一定不是市场的奴隶,它是引导市场的一个作品,同时这部作品也是深刻地反映了变革中的中国人的生活的一部电影,我认为它也应该可以是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

二、深刻的思想意蕴

影片《我不是潘金莲》讲述的是女主角李雪莲为了生二胎而与丈夫假离婚,并因丈夫的假戏真做、另娶他人且污蔑她是潘金莲而要为自己讨个说法去法院告状,并由此走上了十年上访之路。其间牵扯了县长、市长等诸多官员,层层上访却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整个事件最终却是以其丈夫的意外去世而不了了之。李雪莲一生的命运却因此而改变。影片的情节表面看来似乎是荒诞不经、难以置信的,但却在女主角一年又一年坚持上访并与各级官员对峙周旋的过程当中无比细腻而又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影片深刻的思想意蕴也随之显现。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因告状而发生改变,各级官员在处理这一桩本来很简单、是非分明的事件时,却表现得束手无策、如履薄冰。虚张声势、冠冕堂皇、狐假虎威、避重就轻、曲意迎逢……各种“官相”原形毕露,现出了许多平日里不为普通老百姓所熟知的“潜规则”。而影片的思想内涵所要展现的究竟是一个女人一生的悲剧?还是各级官员明哲保身的众生相?影片本身并没有给出答案,见仁见智,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

艺术作品思想内涵深刻性的最佳表达方式不是高台教化,直接告诉你曲直黑白、是非对错,而是把人性的复杂和多层次性暴露无遗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把每一个观看作品的人都放到两难的选择当中,从而去揭示作品的主题。而对于《我不是潘金莲》这部影片,正是给观众留下了这样的思考空间:如果你是李雪莲,你会不会明知会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乃至一生的命运而坚持去告状?如果你是受理李雪莲告状事件的某一级政府官员你又会有怎样的立场和行事?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因自己的不同立场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影片就是通过故事本身而把观众带到特定的情境里,让你不由得跟随情节的进展而陷入思索当中。影片主题的深刻和揭示主题的方式是那样的幽默、自然,全无说教感。刘震云对《我不是潘金莲》是这样评价的:“这部小说直面当下,直面政治,但不是一本政治小说,也不是一本女性小说,而是‘底线小说’——探一探当下的喜剧生活中幽默和荒诞的底线。我写的不只是官司,更是官司背后的生活逻辑。”冯小刚在拍摄了那么多喜剧之后,认为幽默分为三种:“一种是语言的幽默,一种是事情的幽默,第三种是背后道理的幽默。《我不是潘金莲》就是第三种。”冯小刚正是以他所说的第三种幽默艺术地诠释了这部影片,但也许有的人看了这部片子未必真的笑得出来,说不定正因“对号入座”而忐忑不安呢。影片所涉及的“上访”题材以及它背后所揭示的“道理”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也只有冯小刚敢于涉及这种敏感的命题,并以他的智慧恰当地把握了其中的分寸,得以使观众在会心一笑中领略其中的深意。

三、圆形遮罩画面的使用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吸引观众眼球的当然还有之前鲜见的“圆形遮罩画面”,这种新的形式也的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观影感受。都说电影是“用画面讲故事”,而此次冯小刚导演的圆画幅和其他画幅形式的自由切换也确实会让观众更加关注镜头和画面本身。冯小刚自己也说过这次圆形画面的尝试是对观众视听习惯的“冒犯”,“不成功便成仁”,但他愿意去冒这个险。而从观众观影的反馈来看,这次尝试无疑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个故事只能发生在中国,而把任何一点点中国元素放到圆形画面里都会特别中国。”影片在表现李雪莲在家乡的生活场景时,用的是圆形画面,而在展现发生在北京的故事情节时,则使用了方形及长方形的画面形式。而其中使用圆形画面时的每一个镜头,似乎就真的成了一幅“画”。特别是画风鲜明的安徽的小桥流水、古木篷船,民居建筑,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无法忽视画面本身所营造的美的意境。导演和摄影师在选景、构图以及镜头拍摄的角度和方法等方面,皆是大胆尝试、匠心独运,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以往的视觉体验。而且不同形式的画面之间切换自然、流畅,毫无拼接感。有时因为对剧情的关注,甚至让人注意不到画面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待到缓过神儿来发现,便也只有会心一笑了。

用冯小刚自己的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次我们的电影用的圆、方,不单是一个艺术形式,也是一种韵味。”不同画面形式的使用,除了营造画面的美感之外,也印证着影片的主题意蕴,形式最大限度地为内容所服务。“圆有旁观者观察的意思。”“电影是现实的也是荒诞的,圆形能表现出荒诞的感觉。”好的电影不止停留在好看这一基本层面上,但首先必须要好看。在这部影片里,圆形画面以及与其他画面形式的交替使用,也的确达到了导演预期的效果,没有令观众失望。

四、影片的叙事技巧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叙事模式和叙事技巧也是不同于冯小刚以往的作品。让人感觉整部影片其实是忽略了女主角的,或者说女主角事实上只起到了叙事的功能。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因为从电影的片名起,到整个故事的发生,结局,无不是以女主角李雪莲为中心。但通观整部影片,李雪莲这一角色充其量只起到了叙事线索的作用,在整部影片中均没有对女主角的心理、情感的细致表现。这或许是导演有意安排,或许就是歪打正着,但事实上都取得了模糊叙事的艺术效果。就像画外音所叙述的:如果这样的事件不处理好,那告状的就不只是一个李雪莲,还会有王雪莲,张雪莲……所以女主角就只是不停地告状,告状,而剧情却更多的在周围与此有关的人当中继续,重点表现的是其他人,特别是相关的官员对她告状事件的处理和反应,这恰恰说明了女主角只是影片情节的叙事线索,导演在影片里并没有想对这个人物进行过多的渲染。

而演员的表演或许也正为这样的叙事模式作了很好的注释。主演范冰冰在这部影片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与往日的形象有很大的不同,有些观众去观看这部影片说不定也是因她的影响力,而导演也十分肯定范冰冰的表演:“这部电影里有名有姓的男演员28个,女演员只有一个,但她也没辜负这种众星捧月”。可这次范冰冰的容貌长相在影片当中是可以被忽略的,甚至她所扮演的角色还有点像电影《亲爱的》里面赵薇所饰演的角色。赵薇所扮演的角色也是操着一口安徽方言,扮演一个安徽农村的妇女,这多少和此次范冰冰出演的角色有些相似。当然这或许也并不应该成为混淆视听的理由,但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里,究竟是范冰冰还是赵薇或是任何其他女演员去出演这个角色似乎都并不重要,因为整部影片的重点并不在女主角身上,女主角李雪莲其实也只是起到了叙事的作用。而其中郭涛、张嘉译等男性演员才是本片真正的主角,除了他们精彩的演技撑起了全剧的大半边天之外,更是很好地诠释了作品的内涵,在男权世界里,一个弱女子、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终究是闯不出什么名堂的。

五、影片结局的安排

影片结局的安排也很引人反思,似乎又回到了故事的原点,无论人生经历了什么,生活还得继续。曾经因李雪莲告状而丢了官帽的官员,与影响了他一生命运的人再次在小饭馆儿里相遇,他们的内心该涌起怎样的波澜?导演没有明说,却会引起观众的思考;而对于因感到委屈和不平而不停告状、甚至把告状当成生存动力的李雪莲,当她再也告不成状而想选择自杀的时候是否会让人有这样的疑问:她的人生轨迹的改变或者说她的人生悲剧的酿成到底该由谁来负责?是怪自己太过执念还是怪那些官员没有为他伸张正义?如张嘉译在影片中所言:这样一个小小的李雪莲就把上上下下那么多县市领导给难住了,大家都怕,怕她去告状。而在整个事件当中,最初的审判并没有错,是李雪莲犯错在先,可为什么各级官员都害怕她去上访而导致后来的事件发生?那些并没有坏心且真诚想帮助李雪莲的官员,在处理事件的时候是不是更多的想到了自己头上的乌纱帽而不是问题的解决?所有人都去劝说李雪莲不要再去告状了,可到底有谁是真正想解决事件本身而不只是在外围虚张声势、大动干戈?这些问题,到底谁能够回答?

不可否认,冯小刚的画外音也让这部影片增色不少。因为一听你就知道是谁,由导演亲自去讲述整个故事的缘由始末,其感染力和可信度无疑得到了加强。宁浩说他喜欢在自己拍的影片当中“做个记号”,所以在他导的所有片子当中几乎都有他自己的身影。而冯小刚也喜欢时不时地在自己的影片当中客串一下,更有他在《老炮儿》当中的出色表演。而此次的声音出演,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以上就是观看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所思所感,唯愿抛砖引玉,与更多的人分享。

(作者系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杨 林

猜你喜欢

潘金莲雪莲冯小刚
为什么雪莲不怕严寒
韩红三录《绒花》
潘金莲人物形象的深层解读
冯小刚 不做“假评委”
砒霜与酒
冯小刚,领导喊你导春晚
怕打针
捐赠
辛苦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