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象与救赎之地:两首流行歌曲中的“旧上海”

2017-11-13洪长晖

文艺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方文山现代性流行音乐

○ 洪长晖

想象与救赎之地:两首流行歌曲中的“旧上海”

○ 洪长晖

城市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来是人类现代体验的基础,而对于经历了时代变革和政权更替的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来说,其孕育的复杂性更成为各种艺术形式不断探寻和玩味的“记忆之场”。但是,现今的每一位到过上海的人恐怕都会承认如今的上海已经非复往日,换言之,每一种艺术呈现的昔日上海无非是创作者对自身或众人记忆的采纳与摹写。“人们之所以这么多的谈论记忆,是因为记忆已经不存在。”

德博拉·史蒂文森指出,“城市除了具有可触知的外表,还由流行文化、轶事掌故与集体记忆构成,且这两个层面上的城市是不可分割的。”按照这一逻辑,流行音乐当属于城市的又一表征。香港音乐人兼流行音乐研究者周耀辉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就说过,“流行音乐是属于时间的,一首流行曲就往往把我们带回过去的某段时间里”。在时空并置乃至错乱的叠加中,流行音乐非常可能呈现出城市的意象,当下与过往的交杂、投射和书写,而反过来,我们也就可以通过将流行音乐视作文本,在其绵密的情感表达中发掘作者的理解,重建过去与当下的文化图景,正如法兰克福学派的标志性人物洛文塔尔所说,“……作为阐释自我和社会形象的主要来源,以此增进我们对过去的社会规范和价值的理解。”

自开埠以来,上海就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并且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海派文化。流行歌曲中对这座城市的歌咏也代代不息,编织起她的声像脉络,以致于今天要去检索所有“上海城市”题材的流行歌曲几成“不可能的任务”,不过,那些极具传唱价值的篇什,依然成为我们洞察这座城市、歌曲、词作者乃至歌唱者之间丰富关联的绝佳进路。

一、《夜上海》与上海的想象

上个世纪的40年代,金嗓子周璇以及她演唱的《夜上海》一曲红极一时,无论是演唱者还是歌曲本身,都被认为是上海的极佳代表。如有人就指出,《夜上海》“是上海的一个特殊符号,甚至成为了一座城市的代名词”。

周璇是民国时期活跃于上海滩的著名电影明星和歌星,其主演的剧情片《马路天使》(1937,导演袁牧之)就是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城市生活为背景,后来就被称作“中国弄堂文化的影像百科全书”,2005年香港金像奖协会评出“百年百部最佳华语片”,该片位列其中。这部影片的两首插曲《四季歌》《天涯歌女》更是传唱不衰,成就了周璇“金嗓子”之名。

《夜上海》是周璇演唱的又一歌坛名作,甚至于可以称得上是周璇最著名的作品。这首歌曲同样也是一部电影插曲,该片名为《长相思》,导演何兆璋。特别要指出的是,尽管经常被误解为上海原产,可这部电影却是实实在在的香港制造,出品于1947年。无论是导演何兆璋,还是歌曲作者陈歌辛,当时均隶属于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该公司老板则为蒋伯英。《长相思》是周璇往香港发展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影片本身反响远不如此前的《马路天使》,但是《夜上海》一曲却让周璇登上了华语歌坛的巅峰。只是,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首必须被贴上香港标签的“上海”歌曲。

强调这首歌曲的产地属性非常重要,它让我们留意到一首歌曲所关涉的歌词、演唱者之间深邃而微妙的关联,投射的是空间被置换之后的流连与想象。歌词全文如下: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

华灯起乐声响歌舞升平

只见她笑脸迎 谁知她内心苦闷

夜生活都为了衣食住行

酒不醉人人自醉

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

晓色朦胧倦眼惺忪大家归去

心灵儿随着转动的车轮

换一换新天地别有一个新环境

回味着夜生活如梦初醒

西奥多·阿多诺曾经在《论流行音乐》一文中对“流行音乐”大加挞伐,他认为流行音乐“不仅没有要求听众努力追随其具体的音乐流程,事实上它赋予了听众各色样板,而任何具体的事物都可以归到这些样板之下。”如果仅仅是从创作者的角度看,阿多诺的这一论述或许没有问题,可问题在于听众往往是主动的,他们的“追随”并不需要“被要求”——这已经被传播研究的大量经验性材料所证明的了。就《夜上海》这样的流行歌曲,我们甚至可以完全将之抽离它所依附的电影本身,而单独作为一个可供细读的文本。在这个文本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摩登女郎的生活,她几乎是与上海夜晚的来临相伴而生的,在转动的车轮里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在歌曲里也相应地被处理成“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以至于她的内心其实是苦闷的,对“新环境”充满着希冀。不过,这样的形象既是因应了电影的叙事,又是对整个社会主流价值的确证。虽然有人曾指出,“在都市为女性开辟的新空间中,她们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较快的提升。……女性则借进入城市的机会而发展自身,并逐渐成为上海欲望景观中最具魅惑力的主角。”但是,即便是上海这样在社会价值观最先多元化的都市,也无法逃脱女性作为附属地位的宿命(电影尤其是重灾区),所以《夜上海》中的摩登女郎需要一种姿态,表达对纸醉金迷的夜上海生活的拒斥,担心在其中蹉跎了青春。

值得一提的倒是与周璇齐名的另一位歌手白光(史永芬),曾经有一首《假正经》的歌曲,显示的是抛开姿态,追求欲念达成的上海滩交际女性形象,或者可以印证当时女性形象定位和价值观念期许的分野。

对于《夜上海》,更重要的是它完全可以被解读为空间变换之后的内心失落与调适。众所周知,在20世纪40年代,尽管经历了战火洗礼,上海依然是中国最重要的现代城市,其地位和繁荣程度远远超越处于英国统治、并且同样经过战火的香港。所以,即便当时的电影人开始选择港沪两地创作,以避免已经开始的内战纷扰,也依然自觉地将上海和其所依托的内地作为主要市场,而香港则是一个备选的根据地——大约是从1946年起,上海电影业才开始逐步转移,将生产和市场的重心挪至香港,《长相思》是周璇在香港拍的第一部电影。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戴维·莫利曾经指出,在去地域化的过程中,人们更倾向于(而不是吝于)表达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往往与重新地域化的进程有关,重新画出想象的边界。在《夜上海》这首歌曲里就完全可以做如此想象,那座“不夜城”再怎么被冠以恶名,却依然是能够提供“衣食住行”的场所,而一旦离开这个城市空间,反倒可能“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语境中,与其说“晓色朦胧”“如梦初醒”是对上海洋场生活的反思,毋宁说是身处边陲之地的歌唱者满怀深情的想象与追思。而这又恰恰说明,作为现代性凝聚地的上海都市,其日常生活、文化观念是怎样的深入人心。

二、《上海1943》及上海的救赎

台湾歌手周杰伦甫一出道,就一跃成为红遍两岸三地的天王级明星。他的成功除了他自身杰出的音乐才华之外,还不得不提到与其紧密合作的词作者方文山。方文山创作的歌词具有优美的古典文化意涵,诗化的语言和意象,还有电影镜头般的画面感,这些特质使他跻身最具影响力的词作者之一,并且带动了“中国元素”的音乐风潮。创作于2001年的《上海1943》甚至入选了台湾地区的国文教科书,对此有媒体报道做出此番评价,“起码有一点,它唤起了学生们的传统意识——不仅仅是《论语》《三字经》才是传统,这些小细节、老记忆也是传统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会有启示,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过去,以及我们的传统文化。”

不过,据方文山自己介绍,这首歌曲的歌词假托的是一位台湾老兵在遥想父母。方文山本人曾经接触过这些叔伯辈的台湾老兵,他们自内战后逃到台湾,住在眷村,和留在大陆的父母一隔就是好几十年,记忆斑驳,内心自是无限的荒凉与落寞。如果考虑了这一层创作动机,那么歌词中的描绘就越发有深层意味了。

《上海1943》歌词全文如下:

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

依稀可见几个字“岁岁平安”

在我没回去过的老家米缸

爷爷用楷书写一个满

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

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

铺着榉木板的屋内还弥漫姥姥当年酿的豆瓣酱

我对着黑白照片开始想像爸和妈当年的模样

说着一口吴侬软语的姑娘缓缓走过外滩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

老街坊小弄堂

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回头看的片段有一些风霜

老唱盘旧皮箱

装满了明信片的铁盒里藏着一片玫瑰花瓣

关于这首歌词,有两点非常值得注意:第一,它没有像时下的大多数流行歌曲那样,以情歌的方式呈现,即使有一点情感的意象,如玫瑰花瓣,也是作为回忆的细节出现的;第二,出现在歌词中的诸多场景更像是对江南小镇的情境再现,而不是对有着“十里洋场”之称的上海城市的描绘,甚至如果没有“外滩”“弄堂”这样的字眼,很难让人将它与上海联系在一起。

这又是词作者的高明之处——或者至少得说,为研析歌词留下了巨大的阐释空间:为什么上海是这样子的?1943年的上海真的是这样子吗?

显然,如果说1943年的上海就是这样子,宛若一座江南小镇,最多只能算是部分正确。亦即是说,《上海1943》里呈现的那些画面场景肯定可以在当时上海的某一处找到,但是无论从历史现实情况,还是文字描述、影像留存,都以灯红酒绿、电光声乐为主流。例如茅盾先生的《子夜》,同样描述那个时代的上海,开篇就是这样的段落:

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庞大异常的NEON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绿焰:LIGHT,HEAT,POWER!

稍加对照即可发现,这才是我们熟知和经常想象的“旧上海”。由是,我们得说,方文山所呈现的“上海1943”是一个另类的“旧上海”。而这个旧上海的意义在于它是记忆所系,法国学者哈布瓦赫说过,“我们保存着对自己生活的各个时期的记忆,这些记忆不停地再现;通过它们,就像是通过一种连续的关系,我们的认同感得以终生长存。”换言之,歌词里所假托的台湾老兵就借助这样的意象:春联、米缸、豆瓣酱、雕花门窗……来重建了记忆里的往日生活,而对于往日生活而言,毫无疑问地,上海就是这样恬淡的样子,那是故园的味道。

然而,更进一步的问题在于,方文山本人并不是上海人,甚至没有长时段的在上海生活过,因而又如何能保证歌词所描绘的场景的真实性?当然,最直接的揣测可以是,他至少可以通过现代传媒技术以及各种档案资料,来获取相关的描述——可这样做的话,最大的可能性反倒是会引导着去构建一个都会上海,而不是小镇上海。因而,更可能的解释或许是,方文山在“重建”了小镇上海,而且是凭借经验在“重建”,故而就深刻地影响到歌词意象,除了“外滩”之外几乎与“上海实在”没有什么关联。

质言之,《上海1943》中是否关乎“上海实在”其实已非根本,关键在于方文山借助着这些完成了一次假托的记忆旅行。这次记忆旅行是高尚的、悲凉的、怀旧的,因而构建的场景不在于写实,而在于写意,是要完成了一个孤悬海外的思乡人的救赎,为他搭建一个灵魂安顿之所。

三、流动在虚实之间的“现代性”

几无疑义,旧上海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接触现代性(自开埠始),也是最具现代性表征的城市——当然,这里的现代性主要指物质意义上的,在当时就被等同于西方文明。而按照阿多诺的论述,流行音乐是与商业文明相伴相生的,那么可以这么说,流行音乐本身就是现代性的表征,甚至流行音乐对严肃音乐的挤占、对民族音乐的征服,都可以视作现代性高企的象征。

有鉴于此,前面分析的《夜上海》就以一位摩登女郎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上海都会文化中的城市生活。灯红酒绿、莺歌燕舞,身处其间的人似乎不甘于此,而又不得不如此,这种困窘与负罪感交织在一起,如果不是做作的话,应可解读为现代性包裹中的纠结。而由于电影生产者、表演者、歌曲演唱者的“香港寄居者”身份,更能折射出被迫迁徙的无奈,与对须臾难离的城市生活欲拒还迎的想象。

与《夜上海》不同,《上海1943》创作的时间节点与歌词所反映年代相去甚远,这种时间上的遥远分割构成了创作者与实然景象的第一层隔离。因为无论创作者(尤其是不可能有实际生活经验的创作者)怎样想象,他所构建的必然是仅可能存在于历史记录中的“旧上海”。如果将“旧上海”看成一个可以触摸的现代性实体的话,那么歌词创作者、歌曲演唱者(包括MV表演者)都只能是在时空穿越中的故作姿态,以此达成往昔现代性的当下体验。

如前所述,《上海1943》的“虚拟表达”还不止于此。方文山假托台湾老兵的追忆表达,时空的跨越可以视作虚拟的第一层;虚拟的第二层则是源于这是“流离失所”的现实回归。假想中的台湾眷村老兵回到上海,他该如何重建数十年前的家园叙述。这项叙述意义重大,它意味着一种乡愁的落地,职是之故,显而易见地是,叙述的指向不可能由外滩高楼、十里洋场、声光电火来承担,而只能是充满着恬淡风情、闲适意趣、吴侬软语的江南小镇来坐实,尽管可能这样的场景从未存在过,可是只有它才能实现那个离乱归来的游子的心灵救赎。换言之,这里的“江南小镇”是反现代性的,是对“声色上海”的反动,但是一旦它进入这样的场域,就意味着它的叙事已经被纳入到了“现代性”的整体框架中——只因它在构想“旧上海”。

注释:

①[法]皮埃尔·诺拉著,黄艳红译:《记忆与历史之间:场所问题》,皮埃尔·诺拉主编:《记忆之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页。

②[澳]德波拉·史蒂文森著,李东航译:《城市与城市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9页。

③周耀辉、高伟云著,王睿译:《多重奏:香港流行音乐声像的全球流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03页。

④[美]洛文塔尔著,甘锋译:《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⑤高莹莹:《浅谈上海老歌——〈夜上海〉》,《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12期。

⑥[德]西奥多·阿多诺著,周欢译:《论流行音乐》,《当代电影》1993年第5期。

⑦陈慧芬:《现代性的姿容——性别视角下的上海都市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0页。

⑧关于上海电影业往香港迁移的社会原因和具体过程,美国电影学者傅葆石在《双城故事》(中文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一书中有过详细的分析。

⑨MorleyDavid(2001),“Belongings:Place,SpaceandIdentity inaMediatedWorld”,EuropeanJournalofCulturalStudies4(4):425-448

⑩《楚天都市报》2009年10月26日报道,原题为《方文山填写歌词,〈上海1943〉进教材无关明星》。

⑪茅盾:《子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⑫[法]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

本栏目责任编辑 马新亚

猜你喜欢

方文山现代性流行音乐
复魅与拯救:库切“耶稣三部曲”的现代性危机和后世俗希望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牛仔少年的孤独:论《骏马》中现代性对西部空间的争夺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爱尚传媒打造大型诗词音乐综艺 周杰伦方文山加盟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浅谈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周杰伦的御用词人方文山:我的人生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