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为官不为』者失位
2017-11-13
大江南北 2017年6期
让『为官不为』者失位
焦星
雍正时期,直隶巡抚李维钧在对吴桥知县常三乐的例行考核中写了两条评语:操守廉洁,是清官;懦弱不振,无作为。他要把常三乐从县令职位上调去管教育,吏部却认为常三乐自身清廉、辖区稳定,不予批准。雍正看了报告,大笔一挥:撤职!理由很简单,常三乐虽然清廉但没有作为,本身就是失职。因为无作为,常三乐被撤了职。
或许有人说常三乐有点冤,认为他是个清官,这在腐败频发的满清王朝算是难得的,与那些贪官污吏相比,他并没有损公肥私,也没有剥削老百姓。但在雍正眼里,“贪能误国,懒也误国”,无所作为就是庸官,和利欲熏心的贪官一样,都不是好官。笔者认为,党员干部作风上正派廉洁,工作上敢于担当,二者缺一不可。
当下,在从严治党过程中,“条条框框”和“红线”很多,有的干部认为只要不贪污就没有事,“坐等靠”“熬资历”,对工作消极应对、对群众敷衍了事;有的虽然想干事,但畏首畏尾,不敢担当,即使有希望能够破解难题也不敢大胆尝试;有的为了不出事,宁肯不干事,整天混日子。
是否敢于担当是衡量干部好坏的重要标准,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牢固树立“凭业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真正让那些有责任有担当、重实干求实效、又勤又廉的干部受重用,把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整治“为官不为”结合起来,让那些不敢担当、不愿实干、廉而不勤甚至不廉不勤的干部失位。同时,注意探索建立容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用科学的“容错机制”鼓励实干,着力营造更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只有让诸如常三乐之类的“太平官”“庸官”没市场,激励党员干部插上“干事”“担当”的双翅,“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