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中有丘壑下笔才有序

2017-11-12黄琳丽

课外语文·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题眼命题作文文题

黄琳丽

【摘要】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可以说是占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语文成绩的高低直接与作文得分的多少息息相关,而作文成败的关键性一步就是审题。清人薛雪《一飘诗话》云:“一题到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体段,如何是题之神魂。做得题之神魂摇曳,则题之面目、体段,不攻自破矣。”这里说的就是审题的重要性。

【关键词】命题作文;审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反观学生作文,就经常有审题不准偏离题意,有的学生顾此失彼,有的学生理解肤浅,也有的学生游离中心,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审清题意,只有“胸中有丘壑,下笔才有序”。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就尝试着和学生一起探讨中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策略。

一、抓住题眼,明确题意

我们常说,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我们要“据题辨眼”。意思就是说从题目中找出写作的重点,这个重点就是“题眼”。所谓抓题眼就是在审题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写作时,也要以这一关键词语为统帅,为重点,为灵魂。但往往在考场作文中,学生不能既快又准地抓住题眼,面对此种窘境,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专门就如何抓命题作文中题目的题眼进行了探讨。

笔者是以作文题目的结构来提示学生认清题眼,我们把常见文题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词语、短语、简单句、复杂句。在跟学生的共同探讨中发现,文题是词语的,这个词语本身就是一个题眼,比如《烦恼》;文题是短语的,在短语中起形容修饰作用的词语,一般就是题眼,比如《充满活力的岁月》中的“充满活力”、《童年趣事》中“趣”;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谓语部分(动词)一般是题眼。比如《就这样慢慢长大》中的“慢慢长大”。

但是文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句子,我们就发现寻找题眼往往要全面考虑。比如《成长的路上,他牵着我的手》的题眼是“成长”和“牵手”、《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的题眼是“画面”和“流连”。

在教学中,这一步似乎走得并不难,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难度系数还不算高。但接下来,很多学生反映说:“题眼我是能找到的,但是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作文呢?”借此契机,笔者因势利导:是不是抓住了题眼,我们就可以直接下笔作文了呢?其实这只是审题的第一步,抓住了题眼,只能说抓住了写作的重心。在审题时还要有全局意识,用整体把握法去审题,即对作文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要仔细认真地揣摩、体悟、辨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文题的内涵。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只抓其只言片语,以偏概全,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这时,笔者就顺势引入命题作文的另一审题策略:挖掘深意。

二、挖掘深意

有的文题比较含蓄,除了字面意思之外,还有许多言外之意,像引申、比喻、象征等,这些言外之意往往大于字面含义,必须注意挖掘,以使文章寓意更深刻。

如中考作文题《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其中“声音”和“记忆深处”就是题眼。笔者先让学生说一说,这里的“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是自然界的风声、雨声,有的说是老师的谆谆教导,也有的说是父母的细细叮嘱、成功时的掌声、听到的一首优美的旋律……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文题的引申义也就挖掘出来了。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帮助学生挖掘出文题的深层含义,从而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但是这个分析过程是有些难度的,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灵活掌握,介于此,笔者又以中考文题《就这样慢慢长大》《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一道风景线》等跟学生一起探讨分析。有学生说,《就这样慢慢长大》并不仅仅是说“我”长胖了,长高了,更主要的是说“我”懂事了,然后就可以选择让“我”懂事的一件事或一段过程,写出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又有學生说,《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中“春暖花开”可以挖掘它的比喻义,它应该是一种感觉,一种非常温暖富有诗意的感觉,像温馨、美好、感动等。还有学生说,《一道风景线》中的“风景线”不只是指自然的风景,更多的是它的比喻义,如美好、高雅、感人,值得赞美的人和事物。笔者借机追问:难道只有这些了吗?这时又有学生说,可以是一种高尚的涵养、坚定的信念、健康的心态等。思维一旦激发,学生的发言就相当踊跃,学生纷纷表示以后考场作文不会模棱两可,不知怎么确立表达的重点了。

三、注意文题中的副词

抓住题眼,明确题意,并适时挖掘深意这是审题中非常重要的两步,发现学生也比较重视,但是经笔者观察,在文题中有时会出现比如“其实”“总”“也”“很”等副词,这往往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其实在审题时这些副词一定要关注,因为这些副词往往决定了文章的写作重点。

笔者试着让学生分别体会《这里也有乐趣》《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其实很简单》这三个文题中的“也”“总”“其实”三个副词。比如“也”可以理解为原先有乐趣而没有被其他人发现和感知,我自己洞察到了;也可以理解为别人认为没有乐趣,而我却有意外的发现,切切实实感到有乐趣。“总”字表明,自己寻找到这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是曲折的,是有一个反复寻找的过程的,行文中就要将这种寻找的曲折性写出来。又如“其实”,言下之意是以为很不简单,在实践和真正认识之后,才恍然领悟:其实很简单,所以在写作时认为不简单的内容一定要交代。

其实要真正审清题意除了抓住题眼、明确题意、挖掘深意、注意副词外,作文要求中的字数限制、文体限制、写作范围限制等的内容也是必须考虑到的内容,在作文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反复训练,多加思考,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审题的策略,从而才能“胸中有丘壑,下笔才有序”。endprint

猜你喜欢

题眼命题作文文题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天津护理》2020 年第28 卷文题索引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中成药》2019年第41卷第1~12期(总第472~483期)总目次 文题分类索引
《中成药》2017年第39卷第1~12期(总第448~459期)总目次文题分类索引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
半命题作文如何补充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