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故纵方能有的放矢
2017-11-12许孟宇
许孟宇
摘要:科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内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综合性知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构建成为科学教学的主要导向,创设学生学习情景、探索科学规律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而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的错误知识构建,怎样利用好这些错误,使错误成为最好的资源呢?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良好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运用“欲擒故纵”的原理,以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为教学契机,有意识地设计特定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曝光错误,在曝光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和纠正错误,从而达到不动声色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欲擒故纵;教学设计;教学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90
《老子》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又《鬼谷子·谋篇》:“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该策略运用于教学则是指教师在掌握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的缺陷与不足,或认知前概念中的错误认识的前提下,通过巧妙设计问题与欲擒故纵的演示,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兴趣,产生认知需求。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笔者在课堂实验教学中是如何实施这一教学策略的。
一、欲擒故纵,纵之有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犯很多错误,有些错误在长期的教学经验中,教师是可以预知的。我们这里指的“纵”,不是放纵,不是一味盲目地让学生去尝试,“纵”是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纵”是放开,是为了解决矛盾,先分析揭示矛盾,等矛盾暴露到一定地步再总结归纳。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教学设计是为了引导得出正确的知识,但如果反其意用之,故意设下“圈套”让学生去犯一些错误,通过错误分析再获得正确知识,这样反而会使学生印象深刻获益匪浅,达到较高的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案例1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第一节中,有课堂演示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用足量的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然后冷却,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压入集气瓶内,从而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约五分之一的结论。这个实验为什么要用红磷?因为红磷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集气瓶内气压会减小,在红磷足量时,烧杯内的水会顺利进入集气瓶内。那么是不是只要消耗氧气且生成物是固体就可以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发现镁条燃烧时也可以产生氧化镁的固体物质,那么镁条可以代替红磷吗?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此时教师不要马上否定学生的观点,不如就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通过镁条代替红磷的实验分析,然后再结合实验现象讲解知识:镁条不但能跟氧气反应,还可以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反应,气体被大量消耗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当然比红磷要多。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接收了本实验要用红磷作为反应物的知识原理。
教学案例2 《变阻器》课堂引入
教师在黑板画出最简单的一张电路图,请学生上来连接实物,使灯泡发光。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在不改变电压的情况下, 有什么方法使灯泡由亮变暗呢?
学生:改变电阻的大小。
教师:对,改变电阻的大小。那要想改变电阻的大小有哪些方法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改变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教师:什么方法最简便呢?(课件展示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改变接入电路导体的长度最简单。
教师:对,改变接入电路导体的长度是使电路中电流连续变化的简单途径。
现在教师给你一根长铜丝,如何改变电阻呢?
学生:只要改变它的接入长度即可。
教师:很好,那么接下去请同学们改变下铜丝的长度进行实验。
教师组织学生实验后回答:
教师:同学们成功了没,如果不成功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不能成功,因为铜丝的电阻太小,起不了变阻的作用,应换成电阻大的电阻丝实验。
教师出示长的镍铬合金丝让学生继续探究,学生很快得到实验效果。
教师:那么,这样的连接在操作上有什么缺点?
学生:操作不方便,应该将合金丝想办法缠绕起来。
教师:很好,接下去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下可以滑动的变阻器。
案例中,教师先是让学生接入铜丝,让学生通过实验的失败,实践体验到铜丝是很难起到变阻的作用的,这就会引起学生的思考,铜丝为什么不能变阻?原来是铜丝的电阻比较小,在实际电路中很难改变电阻的大小。接下去让学生通过材料镍铬合金丝来达到实验目的,学生就欣然的接收了变阻器需要由特定的材料通过改变长度,从而达到变阻的目的。该教学环节由学生的失败体验转化为学习兴趣和动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把握好“纵”的方向和力度,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教师在授课时,应做好各种相应准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学生一起来完成知识的过渡和处理。
二、欲擒故纵,擒之有法
“纵”是一种手段,而“擒”是一種目的,放纵是为了更好地擒捉,“纵”是在“擒”这一目的支配下进行的,是充分掌握了解决矛盾主动权,而“擒”可以看成矛盾的收结,解决。所有前期的“纵”都是为了最后的“擒”,所以把握“擒”的时机和火候在整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案例1 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
八年级上册《物质的分离》一节中,将某物质在较高的温度下溶解在水中直到饱和,这样就得到该溶质的“热饱和”溶液。然后对这个溶液进行降温,由于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所以溶液中就会出现该溶质的结晶。在化学中常用这种方法来分离可溶于水的固体混合物,比如分离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混合物,可以用“冷却热饱和”的溶液方法来进行。将该实验设计成学生实验,其中一组用不饱和的氯化钠与硝酸钾溶液,事先不告诉学生。实验结束后,询问小组实验现象。学生自然会分析为什么实验会不成功,得不到硝酸钾晶体。此时教师注意实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收集错误信息,让学生分析失败原因,师生互动就可以轻易得到必须要冷却热“饱和”溶液才能得到相应的晶体。
三、欲擒故纵,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擒之有法,纵之有道,设置合理的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引出错误、引起思考,激活思维,深入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教学案例: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在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中,教材里安排了两个活动:向盛有蒸馏水的两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向溶液中分别吹气和鼓入空气,观察现象。学生可以观察到鼓入空气的试管中溶液颜色未发生变化;而吹气的那根试管中的溶液颜色有紫色变成了红色。针对这个现象,教师一般都会问:是什么导致了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了呢?学生会异口同声:二氧化碳。此时,教师没有得到正确答案,并不要立刻否定学生的答案。仔细分析该实验可以知道,教师如果可该实验步骤进行延续和扩展,让学生对是由什么物质导致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效果就不一样了。
实验步骤对比如下:
通过设计前后实验对比,学生发现单纯水不能够使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也不能够使石蕊试纸变色,但当水和二氧化碳都存在时,石蕊试纸变色。由此,学生自然可以得到结论: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另有其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而使得紫色石蕊变色的。教师只需要告诉学生这明显色生成的新物质叫做碳酸就可以了,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如此设计让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在教学中实现了积极有效的互动性。
“欲擒故纵”法在课堂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师在运用此策略时应把握了纵的程度和擒的时机,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通过巧妙设计实验问题与欲擒故纵的演示,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兴趣,产生认知动力和需求。教师针对学情与内容精心设计实验,合理布控从“纵之”到“擒之”的问题链,真正把握纵的程度和擒的时机,这样才能起到情智共生、有的放矢。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盖北中学 31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