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2017-11-12王晓铮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家庭农场建议问题

王晓铮

摘 要:家庭农场是农业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发展的重点对象,但是,农户从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过渡到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各地的家庭农场在生产和经营中普遍存在认识不足、思想解放不到位、贷款难、土地流转难、家庭农场从业人员技能不高,重生产,轻营销,品牌意识淡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并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家庭农场;问题;建议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迎来了家庭农场发展的春天,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注入了发展活力。定州市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县,积极响应上级的政策,加快发展家庭农场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鼓励和引导各家各户的农田向种植能人、养殖能手集中,并积极培育先进典型,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达480家,已经成为定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势头强劲。然而从长远发展的方向来看,当前也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认识水平需要提高。一是基层政府对家庭农场建设定位存在模糊认识,有的热衷抓先进典型培育,有的热衷抓农业规模扩张,注重数量的增加,而忽视运行质量的提升等;二是有的家庭农场主认为创办了家庭农场,就可以不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社了,没有法律约束,有的认为上级将对家庭农场扶持多、奖励政策多,不注重提升自身经营能力等。三是部分农民不愿流转土地,有惜租、短期租赁现象,影响着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推进。

2.相关服务急需配套。一是由于农技人员老龄化、知识陈旧,年轻农技人员经验不足、不愿意到基一线下乡指导,因而存在对家庭农场有关生产活动指导不到位的情况,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步伐滞后;二是现有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少、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家庭农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三是针对农户和家庭农场设立的金融产品和保险产品数量较少,且存在着贷款难、贷款慢、贷款贵,农业保险跟不上增加种植风险等问题。

3.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一是大多家庭农场流转的区域是以零散地块为主、基础设施较差、机械化耕种不方便;二是原本能满足一家一户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现在已不能满足家庭农场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需要;三是由于土地流转期短或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原因,家庭农场主因资金不足,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等。

4.政策扶持跟不上。一是相关部门还未出专门扶持家庭农场的政策,影響了农场主投入建设、扩大再生产的热情;二是有关部门未制定家庭农场远近期发展规划及具体的管理办法,发展工作略显粗放和随意;三是家庭农场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健全,特别是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抗灾减灾能力有待提高。

二、发展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找准家庭农场发展定位。家庭农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精简版”和“升级版”,“精简”的是农民从事农业种植、养殖的人数,“升级”的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素质和农业产品质量。建设家庭农场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生产、城镇一体化推进,是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活服务业的务实之策,也是激发民智、激活民资的有效之举。因此,建设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各时期农村劳动力价值和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满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家庭农场基础设施。要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扶持家庭农场主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结合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农户自愿开展土地流转或承包地互利互换,促进家庭农场流转的区域连片集中、适度规模经营。出台专项政策,在农业设施用地、烘干设备、晒场仓储、农机具购置补贴、水利设施配套等方面,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家庭农场主开展测土配方、统防统治,购置农用机械设备等,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

3.建立服务体系,构建家庭农场运营机制。要推行“一场(户)一顾问”制度,切实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家庭农场主解决在生产要素、经营能力、利益联结、品牌创建等方面的问题。按照生产、经营需求,建立家庭农场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健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和农产品流通体系,为家庭农场提供“一条龙”式全程专业化服务。优化金融服务,允许家庭农场以大型农用设施、流转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创新信贷品种,简化信贷手续。

4.加强政策引领,营造家庭农场建设氛围。要为家庭农场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家庭农场近期、中期、远期工作规划及具体的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优胜劣汰,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和质量。积极引导家庭农场采取各种方式互相联合,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和分享发展成果。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兵”等群体创建家庭农场,树立典型,示范带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加大努力,政府部门从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金融部门要降低贷款门槛,推行“政银保”、“农保贷”等支持家庭农场的金融产品,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遴选优秀青年农场主作为培育对象,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产和经营技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增强发展意识。家庭农场主应积极制定农场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按照公司管理机制和市场运作方式来管理农场,切实发挥好家庭农场在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杨成林 中国式家庭农场形成机制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6).

[2] 屈学书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动因分心 农业技术经济 2016(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庭农场建议问题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