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耕地质量保护有效性的思考

2017-11-12陆幸鹦孙永泉陈吉陆阳丁焕新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耕地质量重金属污染

陆幸鹦+孙永泉+陈吉+陆阳+丁焕新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是国家与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重要基础,对于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的有效性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本文针对耕地质量保护过程中的保护办法存在缺陷,新型农业耕地技术的副作用以及耕地保护支撑力度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并且进一步提出江苏省实施可行性较高的耕地质量保护办法,为提高我国耕地质量保护有效性作出贡献。

关键词:耕地质量;传统农业;重金属污染

耕地不仅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根源,更加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等许多重要的功能。中国以不足全球9%的耕地资源,供养着全球近20%的人口,因此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对耕地保护的有效性,缓解我国耕地所承载的巨大压力,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与农业生产部门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耕地质量保护现状

1.耕地质量保护办法存在缺陷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实行的耕地质量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并且耕地质量的管理环节存在脱节,保护办法也有缺陷。因此造成了耕地质量保护力度较弱,耕地质量保护以及耕地资源的污染防护工程难以有效开展。例如,我国较早制定并且实行《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的江苏省已经将原土肥站转变为耕地质量保护站点,为本省内耕地质量的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因为条例过于强调原则,对于耕地质量标准的界定中关于涵盖耕地污染程度、土壤酸碱度以及有机质的含量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因此在实际保护过程中操作性较差。

2.新型农业耕地技术的副作用

中国自主研发使用的发酵堆肥、绿肥肥田、农作物轮作以及石灰施用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耕地技术曾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推广。然而近几年随着农业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之农业生产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已经逐渐被以各类农业生产机械为代表的机械农业和以农药化肥为代表的化学农业所取代。机械农业与化学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扩大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对农耕用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过量使用机械生产与农药化肥使耕地的通透性以及蓄水能力都明显下降。

3.耕地保护支撑力度不足

我国自1980年之后,才开始逐渐重视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工作。由于起步较晚,因此在科学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都缺少相应的支撑。目前,我国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耕地资源保护的科学技术体系。例如,对于一些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区,如何对土壤进行整治,选择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品种以及实行科学有效的种植技术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在耕地质量保护政策方面,如何平衡好國家、农业生产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利益,仍需要结合国外的相关经验以及我国国情,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耕地政策体系。

二、提高耕地质量保护有效性办法

1.制定相关政策强化监测力度

关于农业耕地质量保护相关法律的缺失,是目前我国耕地资源保护无法有效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政府与农业生产的相关部门需要在完善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加合理且符合农业实际生产状况的农业耕地质量保护制度。例如,江苏省就率先制定出关于重金属污染区域的土地整治办法,首先对重金属污染区域与未受污染的区域进行划分隔离,划定出针对特殊农作物品种的禁产区域。江苏省同时也对禁产区域中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合理补偿。此外,还需要对农业生产部门的工作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连接,避免工作脱节的现象发生。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将耕地质量保护成效纳入工作考核之中,以促进耕地质量保护工作有效开展。

2.改善基础设施加大技术保护

近几年,关于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对耕地质量的保护工作在全国各地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江苏省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关于中低产农田的改造方案,并且提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江苏省早在2012年就已经对中低产的农田改造超过了15.5万公顷,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已经完成了近2万公顷,并且计划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要达到全省农田面积的60%以上。此外,在技术保护领域,江苏省采用了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的耕地质量保护方法,绿肥种植以及秸秆还田等方式代替化学肥料的使用,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力。在2012年,江苏省采用商品有机肥超过40万吨,应用面积达到16.6万公顷以上;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的耕地面积超过了430万公顷;绿肥种植应用面积达到1.3万公顷以上。

3.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

对于耕地损害严重的地区,如重金属污染等区域的耕地采取生态补偿机制。设立专项的生态补偿基金,建设环境友好型以及资源节约型耕作形态。国家政府以及农业生产部门提供相应的资金,对耕地污染严重地区的农业生产者进行资金以及技术方面的扶持。例如,江苏省已经多次开展关于农产品产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普查工作,在镇江以及苏州多是设置了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点,利用微生物技术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耕地上种植耐性较好的植物,对耕地进行修复利用,减少耕地中的重金属含量。同时,江苏省还依托现有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以及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对省内耕地质量进行定期检查,积极配个耕地修复工作,全面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的有效性。

三、结语

由于过去不合理的土地经营方式以及工厂化工业等领域对土地造成了重大的污染与损害,从而给耕地资源带来了许多问题。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提高对耕地质量保护的有效性是当前国家农业部门的工作重点。本文针对江苏省耕地质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虽然江苏省的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仍需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耕地质量保护办法,才能切实解决耕地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陈胜祥,黄祖辉. 集体所有制一定会阻碍耕地质量保护吗?——基于认知视角的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13,(02):7-14.

[2]谢贤鑫,陈美球,李志朋. 不同群体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比较研究——基于农药、化肥使用视角[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9):12-16.endprint

猜你喜欢

耕地质量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环境监管中的问题探讨
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措施研究
十堰市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嘉禾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研究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防治对策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耕地质量和利用集约度的相关性分析及分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