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17-11-12贾玲玲
贾玲玲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日积月累”教学中存在的“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只背书本,不做拓展;背过就行,不重运用”等功利化问题,从“充分考虑学段特征”和“配合单元主题教学”这两大特征分析了教材编者意图,并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丰富教学手段”方面做了尝试。从而指导学生有效地积累成语、名言警句、趣联佳对、古诗词、歇后语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日积月累;语文素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47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课标中多次提到“积累”一词。如“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应注重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俗话说得好:“厚积薄发”。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变化。
现行我们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次《回顾·拓展》栏目。这个栏目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有两个固定栏目:一个是“交流平台”,一个是“日积月累”。笔者通过了解,发现“日积月累”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一、当前“日积月累”的教学现状
1. 死记硬背,不求理解
“日积月累”的内容常常成为考点之一。基于这样的功利,“日积月累”很大程度上被弱化为传统的基础训练,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本着“不求理解只求积累”,直奔教学目标,以“一读、二抄、三背”的方式,匆匆过场。学生始终处于“要我积累”的被动学习状态,感觉身心疲惫,单调枯燥,索然无味。
2. 只背书上,不做拓展
也许是由于教学时间的紧张,也许是认为“积累”了也暂无大用,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按部就班,课本安排了五句“名言”就教五句;课本安排的是哪几个形近字,就学哪几个。教师只讲课内,不关注课外,不做拓展。
二、了解编者的意图
教材的编写者,在每个单元的“回顾·拓展”都安排了“日积月累”,其主要目的是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归纳、拓展,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与学习中。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力求呈现出一种随文拓展、积少成多的态势,最终形成积累和运用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教学习惯。从教材的编写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编者的用心:
1. 充分考虑学段特征
新课程标准对于各学段的积累要求有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是“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是“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日积月累”栏目丰富多彩,既有好词,又有好句、格言、谚语、警句、优秀诗文都含其中,为学生的积累提供了材料。对于一至六年级的“日积月累”内容的安排,也充分考虑到学情。如一至三年级安排的是:以字词的学习积累应用为主,兼顾一些优美句段和成语、名句等内容,以“我会读”“我会写”“读读背背”“读读认认”“选选认认”为主,形式多樣;四年级起,内容简化为要求记忆的,大部分是名言警句、古诗词等。
2. 配合单元主题教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辑的语文教材,其基本结构是“以主题组单元”和“多元整合”而编写,“日积月累”安排在每单元的后面,与单元组成学习整体,内容的安排或是单元主题教学的拓展,或是单元主题教学的补充,或是单元主题教学的深化,贯穿整组语文教学。
三、“日积月累”的教学策略探究
“日积月累”栏目安排在回顾·拓展部分,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按部就班,按照教材编写顺序:“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或展示台)”进行教学。教师上完了“交流平台”,再教“日积月累”,学生对这一程式化安排也习惯于认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对“日积月累”的教学时间做了尝试调整:
《六上》第五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初识鲁迅”。本单元的文章有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有鲁迅侄女眼中的鲁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普通工人眼中的鲁迅《一面》和臧克家在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有的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去了解、感受鲁迅的崇高精神以及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日积月累”则安排了鲁迅的五句名言。笔者发现其中的一句“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正是阅览室的名言。上课时,笔者用多媒体出示了这句话,并让学生朗读。细心的学生马上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学生说在阅览室见过。笔者又追问:“那这句话是谁的至理名言?”当学生记不起的时候,鼠标一点,“鲁迅”两个赫然大字出现在屏幕,学生恍然大悟。这时,笔者动情地导入:“这是鲁迅劝勉大家‘多读书,读好书的名言。他的一生,挥着如椽的大笔,投身唤醒民众,争取科学、民主、独立的革命大潮;他的一生,不断对专制社会的黑暗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进鲁迅,认识鲁迅。”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本单元的学习。
总之,“积累”的过程是一种以读、背为手段,以理解感悟为基础,以整理归类为核心,以实践运用为目的的综合化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只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丰富教学手段,努力培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才能实现学生“要我积累”到“我要积累”的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治平中心小学 3222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