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道德和法律之外
2017-11-12□赵威
□赵 威
游走于道德和法律之外
□赵 威
《红楼梦》里“丰年好大雪”的薛家有个公子哥儿薛蟠,外号“呆霸王”,愣得很,犯过两起命案。第一次,因与冯渊争买香菱(甄英莲),指使家人把对方打死。冯渊的仆人将薛公子告到应天府,知府贾雨村新官上任,想一试身手,却被门子一个眼色拦下。当他得知,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贾政是薛公子的姨夫后,做了个顺水人情,使薛公子逍遥法外。第二次,薛公子去南方置货,在酒馆喝酒,跟酒保起了冲突,拿碗将对方拍死了。薛公子被官府捉住,判了个绞监候。薛姨妈和王夫人央求贾政出面,上下打点,复审时,证人改口,而且仵作(管验尸的衙役)协同书吏在验尸报告上做了手脚。此案便由故意杀人变成误伤,把薛公子关进大牢,等待上级审核。上面反驳下来,牢里的主文相公即刻做了回文顶了回去,薛公子再次逃过刑罚。
这两起命案中的门子、仵作、书吏、主文相公,连同其他章节中管门的李十儿、书办詹会、刀笔先生等,都属于同一个群体——胥吏,他们不同于官员,那么,和官员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清道光年间有个叫恽世临的进士,曾先后任长沙知府、湖南巡抚。中进士前,有次他在京城一家酒馆喝酒,偶尔听到邻桌的一名胥吏对人说,官场就像一辆车子,我等吏人好比赶车的人,主官和属官好比骡子,我们鞭子一挥,叫他们向左他们不敢往右。恽世临听了,心中暗暗“怪叹”。(清·朱克敬《瞑庵杂识》)
“官人视事,则左右前后皆吏人也,故官人为吏所欺、为吏所卖,亦其势然。吏人自食而办公事,且乐为之、争为之者,利在焉故也。”宋人陆九渊的这段话,简明扼要地道出了官与吏的关系。
“县官不如现管”,作为各项政策实际操作者的胥吏,往往挟持主官,阳奉阴违,暗中掣肘。《红楼梦》第九十九回说,贾政外放江西粮道,一心想做个好官,连“有约束力的规范空间”都放弃了,从家里带着银子来做官,严格管理,以致手下的人没机会捞好处,于是,他们开始找碴儿了。先是长随(生活秘书)集体告假,后是管门的李十儿撺掇众人向贾政发难,没人打鼓,没人吹号筒,没人抬轿;一问,有的说误把号衣当了,有的说三天没吃饭抬不动轿子。最后,干脆连饭都不给贾政做了,理由是银子花完了。这时,在李十儿的一通为官“大道理”的调教下,贾政就范。
封建社会的胥吏是一个游走于道德和法律之外的群体。用来规范、制约官吏的,首先是法律。然而,由于各地的情形千差万别,若严格按照法律条文执行、搞一刀切的话,官僚体系或许就会崩溃;于是各方之间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张力。官逼民反,只要民不反,官吏就可以不断加压。但是,做官是要讲良心的,这便是官德。朝廷通过诸多措施,提高官员的道德,以求清官廉吏——道德的自我约束力量甚至大过了法律。
当时,官员受儒家文化熏陶,要立言、立德、立功;所以,法律和道德对其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对胥吏来说,则毫无用处。胥吏不是官,不受法律和监察制度的制约;胥吏是贱民,没有上升渠道,为吏的目的就是生存——因为想捞钱,所以贪;因为贪,所以猾、酷、恶。因此,也就只能期盼有个青天大老爷,来约束他手下的胥吏了。胥吏对民众的鱼肉,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可以填补低贱身份带来的自卑心理。民众对官府的不满也往往转嫁到胥吏身上,但他们既害怕胥吏的蛮横,又鄙视胥吏的卑贱,还羡慕胥吏的渔利,这种心理是极其矛盾的。
作为历史镜鉴,胥吏之害暴露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弊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郭旺启荐自《上海法治报》2017年7月24日 王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