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藏中國文學典籍寫本雜考選譯*

2017-11-12山田孝雄徐川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17年0期

山田孝雄(徐川 譯)

千載佳句(珍書同好會本)

本書的撰寫者大江維時是音人之孫,匡衡的祖父。六十七歲時於村上天皇的御宇應和三年薨逝。歷任文章博士、大學頭、東宫學士,官至從三位中納言。

此書最後寫有“前江那言維時撰之”,由此可推斷是維時所撰。且書中其他撰者之名,管見所不及。而且,最早對於此書的記録見於《通憲入道藏書目録》中的“一帖千載佳句下”。鑒於此“下”所述,可以想象總共應有二帖或者三帖。觀此本,若無殘闕則應爲二帖。《本朝書籍目録》中可見《日本佳句》、《本朝佳句》、《拾遺佳句》、《續本朝佳句》等書名,却不見《千載佳句》。然而上述諸書應該都是模仿本書而撰。其他還有如《本朝秀句》、《續本朝秀句》、《新撰秀句》、《續新撰秀句》、《近代麗句》、《當世麗句》等名目皆應是效尤此書所作。並且其他編者如藤原明衡、同周光、同長方、同基家等,也皆是平安朝中期以後的文人。故本書撰者應該確爲維時無疑。

本書中先有:

四時 時節 天象 地理 人事 宫省 居處 草木 禽獸 宴喜 遊牧 别離 隱逸 釋氏 仙道

這十五部大别類,各部中還有更細緻的分類。所載内容皆爲七言二句十四字,偶有絶句全首被寫入。且各句下方注有題目以及作者。作者總計一百五十三人,雖主要爲中國文人,但其中亦可見到崔致遠、金雲卿等新羅文人的名字,頗爲難得。

崔致遠是新羅屈指可數的文人,入唐後聲名鵲起,其作品在《唐書·藝文志》中有記載。如果這本著作能夠傳至今日,其中也定會有如本書中對崔致遠詩歌隻言片語的記載。可以想象能在身後不遠時代的日本文人維時所撰寫書中見到其詩句,應該是新羅人非常值得誇耀的事情。關於金雲卿,僅有《三國史記》中“朴仁範、元傑、巨仁、金雲卿、金垂訓輩,號有文字傳者,史失行事,不得立傳”之記載。書中金雲卿的詩作雖衹有兩句,但應爲現存書籍中的唯一記録。從這方面來講,本書亦應成爲朝鮮史料的一種,將來應該能成爲編纂朝鮮文學史的重要材料之一。另外本書所載作者中,亦有不少至今仍身份未明,也不能排除其中還有新羅文人。

此書的另一重要價值,是其中載有很多獨有詩句。即現今在别處完全見不到的詩句被載其中,可爲很多文獻作缺漏補遺。如本書中所載白樂天的詩句中,有未被現存白氏文集收録者。如“禁中”之條目一聯如下:

鳳池後面新秋月 龍闕前頭薄暮山

又有“七夕”之條目一聯如下:

憶得少年長乞巧 竹竿頭上愿絲多

這兩聯一並被收入《和漢朗咏集》中,並被收録於白氏名下,由於未見其他文獻有記載,所以令人將信將疑。不過經本書中對此二句詩歌的收録和注解,便可確信其是白氏作品無疑了。

本書的另一價值所在,就是其能夠勘訂《和漢朗咏集》、《新撰和漢朗咏集》中的錯誤。例如《和漢朗咏集·風部》中的:

春風暗剪庭前樹 夜雨偷穿石上苔

這一句的作者被注爲“輔倡”,其爲何人一直未能考。而通過本書得知其爲“傅温”之訛誤。又如同書“僧部”的:

野寺訪僧歸帶月 芳林携客醉眠花

注其爲“逢醍醐一條寺僧正歸宗英明”,據本書所載其實是出於鮑溶的詩作《贈東郊》詩一首。又有《新撰朗咏集》之“禁中”一條:

五夜漏聲催曉箭 九天春色醉仙桃

這一句的作者被記述爲白氏(白居易),現存其他文集中不見。據本書所載,其是出於杜甫《早朝大明宫》中的詩句(杜詩之今本亦未載)。又有咏王昭君的條目:

一雙淚滴黄河水 願得東流入漢家

其作者被記爲“棟國”,也就是變成了我們所知的“陳潤”之作。然而本書中也不是没有錯誤,並且書中之訛也隨前述典籍中記述一起流傳至今。比如《新撰朗咏集·柳》中一條目: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是剪刀

的作者被記爲“元”,實際上是“賀知章”的詩句,本書中記爲“元稹”。所以《新撰朗咏集》應是繼承本書而傳訛。

筆者覺得本書與“和漢”“新撰”兩部“朗咏集”關係極爲密切。《和漢朗咏集》中,漢人詩句二百三十餘首,其中七言二句形式的有一百九十首,本書中實際載有一百五十餘首。《新撰朗咏集》中漢人詩句有一百三十餘首,其中七言二句的有一百零一首,本書載其中約八十首。也就是説這兩本文集中有十分之八的内容參考本書所撰。更進一步考量,本書原來應爲文人帳中私傳之物,若趕上所謂的朗咏之風興起之時,本書中的詩句又朗朗上口,不就正好成爲公任編撰“朗咏集”時最好的參考書物了。那麽,以此將本書與《和漢朗咏集》相比較,很明顯“朗咏集”一方面是基於本書,另一方面基於如“古今集”這樣的和歌集,以將兩種書重新組織並取捨而最終綜合起來的結構成書。筆者期待未來在針對朗咏集的研究中,能有朗咏集與本書密切關係的證明。

本書的傳本極少。此本根據現帝國圖書館藏的寫本所作,其本寫有林春齋的跋語。據跋語可知本書出現的由來以及流轉。如跋中所説,此書原本爲當時姬路城主榊原忠次的藏書。所以此本即正安二年校勘過的本子,也就是説此本恐怕是現今所存的唯一古寫版本子。可以想象原本至今仍存於何人庫中。值此切望原本能盡快重現世間。(大正八年七月二十六日)

日本國見在書目録

關於這部典籍,筆者僅就古典保存會寫本之解説略述一二,並欲將其結合調查期間所得材料進行論述。

《日本國見在書目録》是寬平年間由藤原佐世奉勅組建團隊,將當時朝中所存漢籍以名目和卷數進行記録的文獻。

此“見在書目録”不僅在本邦,也被中國學者們作爲非常貴重的典籍所推崇,存於世的各類版本均是源於前述博物館本的複寫本,本書是唯一的原本。

此書最早被引於後中書王具平親王所撰《弘決外典鈔》,由於能讀懂此“外典鈔”的人非常稀少,所以並未引起世人注意。之後以《源氏物語》之“注”成書的《河海抄》卷十三的注解中有此書所載的樂譜目録,由“日本見在書目録藤原佐世撰”一句開始被世人所知。始入德川時代,世人不知本書尚存,至文化時代的橘經亮在其所著《梅窗筆記》中説見過完本,從而引起世間的關注。

經亮初見其本甚是驚喜,據描述他所見之本蓋有“大和室生寺”之印,是五六百年前的古寫本粘葉裝一册,和現今博物館藏本如出一轍。此本被經亮所見之後又經何人之手,詳情不得而知。文政年中狩谷棭齋於京都獲此書後,始爲學界研究資料,大家纔認識到其真正的價值。棭齋殁後輾轉三十年,至明治二年歸森立之所有。其經過由濱野知三郎氏所藏《續群書類從》本末的識語可知,如下:

見在書目一册,其原本爲鳥子紙胡蝶裝,册皮面有“室生寺”三字,則爲當寺舊藏可知也。此書文政年間狩谷棭齋西遊西京之日,所百計而購得,實是天下無二之寶典。棭齋没後,以善賈轉移,經朱門諸家之藏,不出人間已三十年餘也。余自少從翁而讀《爾雅》、《説文》及本草諸書,今此書終入我庫中,固非偶然,則子孫宜永保藏之耳。

明治己巳春日,枳園森立之書於西薇福山城東醫者坊之長聳松下寓居

之後明治十三年春,立之將其轉讓給高木壽穎,同年五月壽穎將其貢獻給東京博物館,作爲千古貴籍得以永久安置。

此書直至現今被東京帝室博物館珍藏,其由來如上所述。再從外觀上講,其由桐木所做的筥來收納。外筥的盒蓋背面有高木壽穎的認語如下:

此書用鳥子紙兩面書之,裝成大和綴,每頁六行,素絲欄,長八寸,幅八分,除首尾二紙,本文員數全有四十六葉云。

明治十三年五月

高木壽穎誌

而内筥的背面也有識語如下:

藤原佐世所奉勅撰《見在書目録》一卷,實稀世之珍寶也。若此書不一出於世,則何有能知有當時卷子本之富如此者乎?但憾此書所載李唐遺卷而存於今者甚少,僅百中之一二耳。此書狩谷棭齋之舊物,爾後森枳原翁藏之。頃,翁割愛而贈高木壽穎兄。兄重囊秘藏,以比崑玉。蓋翁之清心,兄之篤志,可謂切對耳。如此書之傳來及紙墨之鑒,則在翁之筐。則今不復贅于此矣。記

明治庚辰四月下浣於古楠書屋燈下趨古琴史光義識 印 印

這裏的光義是樋口氏,由大槻文彦博士的教示可知。(此事於後附載)我們繼續看筥蓋背面森立之的識語:

此書狩谷棭齋在西京所得,翁捐舍以來已四十餘年。此際一時入我庫中,又出,經諸家之藏,而再復歸我手,蓋顯晦有時,非人之所能爲也。一日,訪高木法古齋,語以及於此矣,遂將有以天下無二之物出於世而共同其樂之舉。余深感其意,先以此書爲天下無二,割愛而贈焉,乃欲不以一人之所樂爲樂,而與天下同樂之微志在於斯耳。

明治庚辰春日 七十四翁森立之 印 印

就此識語詢問博物館,原是明治十三年五月四日高木五郎兵衛(非常有名的製筆工匠,號壽穎)在贈予時記載於臺賬的文字。

本書用裴紙以粘葉形式成縱九寸三分、横五寸七分的册子,加封面共有紙四十八張。首尾各紙直接用作封面,並無特别裝裱。一紙兩面,加以白界,以一面六行方式書寫。界長八寸間八分。觀其書體紙質,應不會晚於平安朝末期。正文第一頁正面第二行邊下部有印章被消去的痕跡,且最後一頁背面第四行下部有同樣的痕跡。另第七頁背面蓋有“大和室生寺”的朱印。故有可能前述被消去的印痕即爲此印章所留。正文最後一頁末行下部有“棭齋”的黑印。第一頁内題下蓋有“森氏開萬册府之記”的朱印。第十八頁正面有“森氏”之朱印。封底内面蓋有“高木壽穎藏書之記”的朱印。根據以上印章足可瞭解經手本書的衆藏者。

本書以“日本國見在書目録”爲内題,封面寫有“外典書籍目録”,左下方記有“室生寺”。有可能一開始作爲室生寺的經藏被保存,後不知何時傳於世間,經亮恐怕是在書商之處得見此書。

本書卷首題後署有“正五位下行陸奥守兼上野權介藤原朝臣佐氏奉勅撰”,由此可見確是勅撰之書。可説正如《河海抄》以及佐世所撰,然而由於史料的缺少無從可考。若佐世任“陸奥守”一職是在寬平三年的話,此書爲寬平年間輯録應無疑問。並且貞觀十七年冷然院發生火災,很多歷代積累下的圖書化爲灰燼。則本書應該正好是將倖存的圖書及當時仍可見於朝中的各本輯録而成。

現從觀本書内容,分爲四十部門。名稱以“易家”“尚書家”等經書爲始,“小學家”之後經“正史家”“雜史家”等,至“儒家”“道家”等諸子,又經“小説家”“兵家”“天文家”“曆數家”“五行家”“醫方家”,直至“别集家”“總物集”,共舉一千五百七十九部,一萬六千七百九十卷。如果這些是躲過了貞觀災厄留存下來的書卷,可以推想當初傳入日本漢籍數量之多。且雖然其後又經歷了各種災厄,在日本及中國流傳至今的所載書籍衹有書目中的十分之一,但足可知本邦古抄本的淵源之久遠。

本書的價值除了如前所述是記録了日本深厚文化淵源的資料外,實際上也能夠將中國正史中的“經籍志”“文藝志”補足。無論怎樣,《舊唐書》在此書目之後四十餘年纔被編撰,《新唐書》就更是之後百餘年的事情了,所以《日本國見在書目録》作爲漢籍書目,其在中國版本學研究上的地位應僅次於隋唐《經籍志》,非常重要。

本書據經亮過目之後,京都的書商開始抄寫並傳播於世,但由於脱頁無善本保存。歸於棭齋收藏之後被學界公認爲極具價值的研究資料,其後繼續被抄寫傳承。然而其真正被世間廣泛瞭解,是因被塙氏《續群書類從》所收録。“見在書目”被收録在《續群書類從》的卷第八百八十四,並且是較早被刻板印刷流行於世的部分。其跋語如下:

右《現在書目》一卷,縮臨大和國室生寺所傳之本入雕,蓋亦七八百年前之物。蠹蝕數字,蝕亦多可疑者。然一從原文,不敢妄改,從疑以傳疑之義也。

其後附刻有安井息軒的跋文,内容如下:

書現在書目後

右目中所收爲部千五百七十九,爲卷一萬六千七百九十,分爲四十七家,七緯不著卷數,又在此外。據頭銜,蓋寬平中佐世在奥所輯,距今九百六十餘年。按史,先是貞觀乙未,冷泉院火,圖書蕩然。蓋此目所因而作,而所以“現在”之稱也。後復數經兵火,著録者十不存一,良可惜也。然其亡於漢而存於我,若《玉燭寶典》、《玉篇》原本之屬,予亦嘗一睹之,皆大楷濃墨裝,爲横軸,非今日板本所得而仿佛。激賞之餘,欲博搜遺逸,以次梓行之,而力未能焉。塙忠寶,與予同好者也。近得此書,縮臨受梓。亡者雖不可得而追,然當時文物之盛,宛然在目,實藝林一快事也。若有感焉而和者,海内遣逸之書,庶乎可得而旁羅矣。是忠寶之志也。

嘉永辛亥臘月十日,飫肥安井衡

如果此“續類從本”是按照一定的形式進行重寫的話,通過字體對原本的模仿可見著者想忠實於原本的心態,但還是偶有遺誤。在此列舉一二,如“易家”最後“方”中《周易精微賦》的著者“劉遵”被誤寫爲“劉道”,還有“齊民要術”被誤寫爲“齊氏要術”,《新修本草》的著者“孔玄均”的“均”字以及《集驗》的著者“姚大夫”的“姚”字皆有誤。另有“鬻”被拆寫成兩字應是和原本字體有關,然而“熊”字被抄成“能”“一”二字應該説是比較嚴重的訛誤了。還有“金匱疏”“日月災意圖”下面有數字脱失,各處亦有旁訓假名辨認不清。例如像“六甲左右上符”的“左右”被誤抄爲“右左”,爲了標記而加了顛倒符號,此符號由於年久消失,錯誤之處便被原封不動地抄寫下來。而且從體裁上看和原本已大爲不同,原本表紙已被除去便説不上是忠實的復刻了。如上所述,希望研究者們在使用“續類從本”時,需於以上幾點引起注意,不要怠慢。

古典保存會於大正十四年將此書複製並向會員發佈。其印製皆是基於原本的影印複製,對於前述的兩種復刻本來講不可同日而語。衹是由於經費所限,比原本稍稍縮寫了一些,略有遺憾。那麽如上所述,此古典保存會本作爲本書的研究資料來講除了原本以外無出其右。然而即便是博物館本,佐世是否忠實地再現了原本也是留有研究餘地的問題,本書中往往可見記有“私略之”,且《河海抄》卷十三中所引可見:

以此爲題的僅舉有十二部之名,不光是書目的順序與本書所載相左,由《河海抄》所示可知本書中並未舉全所有部數。基於以上來考量,本書應該也是一種略本。若宇宙間衹有此書一本,則不知還能作如何考證。

本書如上所述,作爲版本目録學研究的貴重古籍,由棭齋收藏後進行考證與撰寫開始,時至今日仍未過時。其手稿不幸於大正十二年大地震中化爲烏有。但書的複寫本倖存至今。帝國圖書館保存的“續類從本”中有棭齋注記本的記録。森立之在此本上也有注記。如前所述後成濱野氏藏本。這些可見於森立之的識語,如下:

皇國傳李唐之遺卷亦爲不尠矣,皆是《見在書目》中所録者也。其在於今日者,雖闕卷斷紙,於書名上直以朱筆爲團圈以表之,其在於彼而不傳於此者,以朱筆爲圓輪以别之,其無朱記皆爲逸書也。立之又書

其後又有識語:

棭齋嘗令人精摸《見在書目》,因自就隋唐二志棱之,隋用藍筆,唐同朱筆,隋唐二志不載者上頭施圓圈以爲之别。今一一於此書字傍寫之,余亦比棱二志,以補其遺漏云。

甲申夏日七十八翁森浴仙

由此可見棭齋和立之二位先輩的苦心。不知能否有笃學之人傳承大正時代兩位先輩的遺志,集考證業之大成。(大正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夜撰述未完)

附樋口光義之事

前述博物館本筥内記録了《見在書目》一事之識語,是由名爲“趨古琴史光義”之人而作,其人生平不詳,特請教了大槻文彦博士,得到調查文書内容如下(以下爲大槻博士原文,句讀由筆者添加):

光義,號趨古。德川幕府醫官,爲三世漢方眼科。

祖父名三生,父名三奎,住宅於日本橋十軒店大通門朝西側。不知光義之俗稱,尚不可尋。

光義於明治初年,讓其家業於嗣子直清。性來好古器古物,尤善集藏與研究和漢古印,稱天乃舍。爲帝室博物館僱員,館長町田久成(石谷)、僚友柏木貨一郎(探古)等,論議於盆斯道,著書有《寶信閣藏考》六卷,一一附考證。横山由清所編《尚古圖録》録其藏有延曆政所之印、但馬倉印等,見其所藏印章之一斑。

明治二十一年十一月一日殁。年六十三四。其墓於本鄉六丁目喜福寺墓域北隅,與四世之墓並立。光義之子孫絶嗣,光義女婿爲千駄木森町住醫峰千世,守其墓。光義之女存世。

與森立之同爲漢方醫者,應有深交。

十四年十一月五日

後又有紅筆批注:

得如電勞苦,特親往墓所調查。

如上所述,其始被世人所知。今順便將上文展示於世間,一爲傳承於古人,一爲向大槻文彦先生致以誠摯的感謝。

漢書·食貨志(真福寺藏,古典保存會複製)

本書藏於名古屋市真福寺寶生院,明治三十八年四月被指定爲國寶。

本書爲奈良朝時期所抄寫的顔師古所注《漢書》之零卷,此《食貨志》雖衹存有上卷,但其保存完整。本書自古以來便頗爲有名,被《經籍訪古志》所載録,後又於明治時代清國楊守敬得其複寫本,並被收録於公使黎庶昌奉命編撰的《古逸叢書》,後覆刻流布於中國。

漢書

裏書阿彌陀經(經字半磨滅)疏

右下寫有“第六十七合”。表紙背面封裏用墨書寫有“文政四年辛巳九月令修理畢寺社奉行所”,蓋有墨印,如同《古事記》等本。

原本是卷子一軸,用紙爲黄麻紙,紙數共二十枚,末尾有白木軸。紙高八寸九分五厘,第一紙以及最末一紙一起共寬一尺七寸四分,總寬度有一尺八寸三分。有淡墨天地欄,欄綫相隔約七寸,各行施淡墨界欄。行間約七分五厘,第一紙與末一紙有二十三行,其他二十四行。最初一行空白,從第二行開始書寫。文末正文終了處隔一行寫有“食貨志第四云云”,後無空白直接貼於軸處。原本第一紙寫有“食貨志”以及“洪範”之處蓋有“尾張國大須寶生院經藏圖書寺社官府點檢之印”的方形朱印。卷末“食貨志第四”之文字處亦蓋有方形朱印。此印章文字的左边無法辨認,右半邊有“式部”二字,結合左半邊能辨認的部分來看,參照寶龜八年七月廿三日民部省牒印的民部之印(集古十種所載),右邊隱約是“之印”二字。那麽由此看來,其爲“式部之印”四字幾乎是無有疑問的。能在這裏看到奈良朝時代式部省的印章,可判斷此書應曾爲式部省的藏書。

原本中有背簽,但由於用了像奉書紙一樣厚的紙做裏襯,其文全部無法讀閲,開頭衹能看到如下文字:

阿彌陀經義書一卷~~~~~~~~~~聰肇法師撰

文末寫有:

以下二紙無文字。那麽筆者認爲,背簽所書寫的“阿彌陀經義疏”應流傳至今,不知從什麽時代開始通過背簽纔認識到本書之貴重,進而以今日之面貌見於世人。

本書在漢學上有怎樣的價值已毋庸敷述,《經籍訪古志》對其是這樣描述的:

文字遒勁,卷中民字闕末筆,史注文句校之宋元諸本,極有異同,真李唐原卷也。

依我輩之見其爲奈良朝時代的寫本,但若真如《訪古志》所説,那此本就是師古原本,雖並不如此,其貴重程度仍不言而喻。並且楊守敬將此本與諸本異同之處進行考證並附於“古逸叢書本”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