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17-11-11崔伟玲
崔伟玲
【摘要】“互联网+”时代给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高职院校师生的价值观念、组织行为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何运用“互联网+”改进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机制,已成为各个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互联网+ 党建 实践
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自此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迅速影响着各行各业。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运用“互联网+”改进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机制,已成为各个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带来新机遇
(一)有利于为党建工作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
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能够为党建工作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持,使党建工作的环境更加开放,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种多样,促进党建工作实现快速沟通和传播。
(二)有利于拓宽党建工作的宣传渠道
党建工作不能故步自封,必须不断开拓、创新和进取。互联网拓宽了党建工作宣传的新渠道,扩大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党建工作不能墨守成规,应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网上留言、微博、微信、QQ等方式来沟通和交流,不仅拉近了与党建工作者的距离,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互联网的时效性是其他渠道不能比拟的。
(三)有利于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
通过互联网,党建工作者可以规范、引导他人言论,提高党建工作的以说服力及针对性。同时,通过互联网上的视频、文字、音像等,人们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来获得所需要的内容和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宣传形式,可以说,互联网使党建工作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互联网+”时代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带来新挑战
互联网的特点是匿名性、自发性、虚拟性和开放性,这就造成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然而师生个体在网上自主选择性较大,必然会使他们在网上的行为失去控制,这些新情况会给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带来冲击和影响。
(一)挑战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互联网已演化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网上部分非主流意识形态正挑战着主流意识形态,其目的是要解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正能量。例如:中国道路、中国革命史、国家政策,领袖毛泽东、中国特色与“普世价值”等问题的争论一直备受争议。谣传“董存瑞炸碉堡是凭空捏造”、“雷锋典型系虚构”、“刘胡兰是小三”等各种抹黑英雄的现象比比皆是,充分反映了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权斗争的势态严峻。事实证明,某种程度上滋长了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冲击与渗透,其根本目的是想借助政治观念、意识形态的渗透实现其“西化”与“分化”中国的目的。这些都使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甚至执政地位面临挑战。
(二)冲击高职院校师生的“三观”
目前,互联网上的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同言论,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存,使得高职院校的师生极易受到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从而造成他们思想上感到茫然、道德观念方面善恶混淆、价值取向上无所适从、政治立场产生动摇等负面影响。高职院校部分师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功利化倾向严重,这些都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三)影响高职院校师生的组织行为
互联网把世界联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它为人们构筑了“虚拟”的交往方式,使人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论和行为要受到来自他人和法律的约束。两方面的对比,容易给网民造成一种网络虚拟社会更“美好”的错觉。所以,互联网在客观上淡化了个体与组织的联系,弱化了组织和集体的观念。
三、“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思考
(一)適应“互联网+”思维,创新党建工作理念
高职院校要把互联网建设成为党建工作的新阵地。高职院校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把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主动权,建立以党建网络为主阵地的党建工作新平台。
(二)建立统一和高效的网络党建工作机制
当前,必须整合现有的力量,建立由党委组织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网络党建工作机制。学校党委的职能部门、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和专职党务工作者是主体:校、院网络技术人员是技术支撑;全体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是重要的力量。
(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党员教育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依靠单一网页文字来宣传党建工作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网络发展的趋势。应及时更新党建工作传播途径,拓展网络党课教育模式,提高党员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扩大教育的覆盖面,把教育空间延伸至学生生活领域(如宿舍、阅览室、活动室),突破教育时空的限制。利用网络论坛、QQ群、微博等渠道,及时了解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思想动态,把握思想倾向,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帮助。
(四)建立和完善创新型的党员管理网络平台
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党员管理网络平台,实现党员发展、党员转入转出、党员流动以及党费收缴等基础工作的动态化、智能化管理,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党员情况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全面分析、宏观把握,实现党员管理的智慧化。
四、推进“互联网+党建”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实践证明,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互联网+”创建开放、交互的网络党建新载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多渠道”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模式。着力构建“课堂+基地+论坛+活动+网络”五环相衔接、相连环、相叠加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模式。
(二)加强思政部网络文化建设。通过网站“红色在线”、“法律讲坛”、“心灵驿站”和“课程博客教学交流平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建立师生联系的QQ群、微博、微信、飞信等渠道平台,与学生直接交流,关注学生成长。
(三)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零距离”。通过电脑、手机、微信多渠道支撑,使党总支和党员能及时进行双向的信息查询、事务办理、处理反馈等工作,为党员提供在线学习空间,实现党员教育服务管理“无缝”对接,真正打造“指尖上的党建阵地”。
(四)细化管理流程,让基层党建工作有笔“明细账
将“三会一课”、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员活动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及发展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日常性工作通过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引导基层熟悉、规范标准流程传导工作任务,让每一名党务人员、每一名党员都成为党建工作的“明白人”,有效加强了党员队伍的精准管理,让“数据多跑路”、“党员少走路”,极大的提高了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五、结语
本文针对互联网的发展给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如何创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探讨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党员教育网络平台为新时期网络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