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生命安全教育构建

2017-11-11李铁汉许家成

商情 2017年37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体育教育高校

李铁汉+许家成

【摘要】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大学生往往处于一种压抑、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的大学体育教育是缺少了“人”的教育。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从事体育教学的高校体育教师。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到底如何看待生命安全?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有这样的生命观?大学生生命教育教育的难点在哪里?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能将体育教育与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实现和谐发展,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提升生存能力和生命安全质量。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育 生命安全

前言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漠视生命,自伤、伤人、“慢性自杀”等现象却时有发生,令人痛心。所以,重视和倡导对大学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不仅着眼于对大学生个体生命自然存在的关切,更要注重对大学生生命安全意义价值与人生态度的引导和提升,能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和谐发展。高校是一个很特殊的机构,其安全教育也是非常独特的,高校教授给学生的往往是交通安全、自然灾害、教育行为、饮食安全等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而对于生命教育往往被忽视,还有就是被混淆,所以生命安全教育在高校开展的并非健全,存在很大的隐患。但是从理论加上实践方面来分析生命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就会发现这两者存在很大的共同点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各有自己的责任。生命教育侧重精神生命的觉醒与提升,注重生命意识的养成,而安全教育侧重自然生命的健康与安全,注重生存技能的培养。

一、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生命安全教育现状

1、安全意识淡薄。生命安全意识是指大学生要明白什么是生命安全,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说到生命就无法不与安全相联系。现在的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高校中自杀现象频频,不仅呈逐年上升之势,还有明显的“链式效应”。即在得知他人自杀后,部分原有自杀倾向的学生会效仿其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曾经轰动全国的“刘海洋事件”、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虐猫事件”等都强有力的说明了如今部分大学生不仅缺乏生命安全意识,还轻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生命安全教育缺失。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珍惜生命应該是每个人的习惯。所以,我们应该让青少年从小接受生命安全教育。让他们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别人的生命。要让他们从小树立“生命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应该让全社会知道,马加爵为泄自己一时的私愤,残忍地剥夺朋友的生命,这是多么不齿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应该想到,被害的四个同学,如果平时多一份生命安全意识,应该能够了解马加爵的性格,应该能够发现他的作案动机和作案准备的蛛丝马迹。可是,不该发生的一切都发生了,四条鲜活的生命从此消失。或许他们带着无尽的后悔去了天国,却给他们所有的熟人带来了永远的遗憾。我们无从去对证案发前四位受害人的想法,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没有发现朝夕相处相的同学的杀机,没有宽容地对待对他们实施犯罪的同学。

3、生命安全教育理念落后。高校的很多教育工作者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有些不言自明的道理他们应该自己明白,不需要教育。同时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诱惑。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分化的时期,矛盾的性格和社会的复杂很难得到完美的统一。在错综变幻的社会环境里,某些人的道德一旦失范就使社会环境更加恶化,而不利的社会环境反过来又继续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别是网络传播的虚假、色情、暴力和杀戮行为对大学生的暗示作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健康生命观的形成。

二、构建的内容

1、心理健康方面。体育教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通过运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意识。在向学生传授身体技能的同时,要着重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设置一定的运动难度,磨练学生的意志,鼓励学生挑战自我的身体极限,让学生在运动过的竞争与协作中体验到生命的快乐,让学生在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挑战自己的心里极限,从而达到提升心理素质的作用。还要经常设定专门的情境,让学生在自救和互救的过程当中发展团队意识,运动结束后进行积极的总结,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2、社会适应方面。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应该具有生活化的特征,通过相关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日常课堂活动中充分体会团队精神,并且通过集体项目的挑战,让学生明白团队的力量,从而形成很好的合作意识。在自我救助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明白什么是社会责任感,从而形成当今社会所必需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

3、身体健康方面。通过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结合,使学生了解逃生自救的必要技能,通过日常的训练,充分了解自身身体机能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训练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学生身体应激反应的训练,使学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结束语

当下中国高校受“唯理智教育”思潮的影响,知识的传递重于知识的教育价值的实现,理性的训练重于对丰富生命安全的培育,严格的程序与秩序重于对创造性的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重于对学生个体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学生未来生活的准备重于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爱。高校体育教育应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沦,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提升学生生命质量。强有力地教育、引导学生重视生命、如何在危险中保证自身安全以及维护他人生命安全,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抵抗压力高校体育作为学生系统学习科学体育知识的重要阶段,完善体育安全教育的新模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体育教育高校
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探究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现状与解决策略
高职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融合探究
关于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