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纱之下无硝烟

2017-11-11潘敏怡

特别文摘 2017年13期
关键词:伊朗人巴别面纱

潘敏怡

当飞机真着陆在德黑兰的那一刻,我内心还是有点担忧的。匆忙地把围巾往头上一裹,走进机场,满目如蝌蚪般的波斯文字与大眼高鼻的伊朗人都在提醒着:我已踏上这片笼罩在神秘面纱下的国土。

担忧的情绪在与第一个伊朗人接触后便开始瓦解。在机场包车处,英语不太好的司机大叔为了确保路线无误,先后找了四五个懂英语的人和我们再三确认行程。接下来的两周,从北部到南部,我和当地的男女老少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接触,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想必友好是最恰当的。面对我们这些东亚面孔的外国人,伊朗国民整体展现出来的是一份自然的友善:问路时常直接被带到目的地;不时会有好奇的小朋友或开心或羞涩地向我们问好;在餐馆结账时老板会抓一把蜜枣让我们带在路上吃;公车司机会特意提醒我们到站了记得下车……哪怕在素不相识、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愿意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微笑也是他们脸上最常见的表情。

大部分伊朗人都十分乐意与外界交流,他们想知道我们的生活是否和他们在书本、网络上了解的一致。由于自己的民族在大众认知中被贴上了“极端主义”“好战分子”的标签,他们特别渴望能对外界展现真实的伊朗。

聊起关于战争的话题,他们会认真地告诉我们以前两伊战争的伤痛还在,百姓是不可能主动发起战争的,能更好地生活才是他们的愿望。对于恐怖分子一说,伊朗人大多无奈地笑笑,也会用“我们的特产是地毯、茶叶、牛轧糖,而不是恐怖分子哦”这样的幽默来回答。

在伊朗,我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伊朗怎么样?我如实地告诉他们,这里比我想象的更鲜活、更有趣。对于不了解的異域与他族,人们往往容易戴上偏见的眼镜——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所以他们是奇怪的。而在国际政治的大语境之下,处于宣传劣势的一方也容易被贴上负面的标签,造成眼见也不一定为实的信息错位。诚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立场,也会有不足之处,但如果我们仅通过片面形象来定位一个民族,难免会造成失实。

就好像巴别塔的故事一般,没有了沟通,就没有了理解。当与他人坦诚相见,在一地亲身感受后,你会离成见远一点,离真相近一些。

(摘自《同舟共进》 图/陈明贵)endprint

猜你喜欢

伊朗人巴别面纱
揭开剪纸题的神秘面纱
丽江青年作家黄立康散文集《巴别塔的砖》研讨会
一种特别的寻找现代人“存在”的诗意——评黄立康散文集《巴别塔的砖》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疫情来袭,伊朗人抢购姜黄藏红花
揭开藏北草原的神秘面纱
天衣本非针线为巴别塔亦难通天
从《巴别塔》看“东方主义”的概念及改变
冥王星的面纱被揭开
伊朗人激烈争议内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