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修改的微博,还是微博吗?
2017-11-11袁琳
袁琳
语言一旦进入网络,就变成了集体言语织体的一部分,不再单属于某一个体。
10月12日,新浪微博CEO王高飞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幻灯片图片,释放出微博即将推出新功能的预告。其中“发布内容可编辑”一条,受到用户关注,评论里讨论激烈。
这已是个老话题了。8年来,微博一直坚持“不修改”态度。去年年底,王高飞还转发了Twitter CEO有关“是否应该添加编辑推文”的访谈,表态“我们不会做的”。现在,王高飞又全然推翻了之前的判断,为什么?
用户体验恐受伤害
主流的观点认为,微博是后博客时代出现的产品,其定位在一个“微”字,字数限制在140以内,强调简单、及时、随写随发。对于一个偏重实时性的产品,对旧博反复修改完善显得没那么重要了,事后做了修改,这条消息也早已沉入海量的新信息中。
允许修改内容给用户体验带来的伤害,可能要大于用户修改错误时的愉悦感。如果博文修改后不保留历史修改痕迹,那微博内容的真实性便会受损,用户会觉得自己“被骗了”;如果保留历史痕迹,又存在页面展示冗杂的问题,博主所犯错误仍旧一览无余。
更糟糕的情况是,如果一条微博有大量的评论和转发之后,又被修改成完全不同的意思,原先评论转发的用户的体验会非常之差。更有甚者,被广泛传播的博文极有可能被恶意修改成广告、谣言等,也会出现有博主刻意发布恶意言论,之后再一改了之的情况。
《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向新浪微博咨询该功能具体落地细节,得到的回复是暂不透露。新功能的上线应该还有一段时间,而如何规避以上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对于微博这一类社交平台而言,语言一旦进入网络,就变成了集体言语织体的一部分,不再单属于某一个体。而任何看似简单的个体编辑行为,都将对这一织体造成伤害。
如果仅为了让用户有机会修改自己的错别字,添加这个功能的付出对一个商业公司来说,是很不划算的。
内在逻辑说不通
社交产品里内容允许修改的代表是知乎。知乎作为知识分享平台,定位于见解的分享、交流、传达,这决定了对同一问题,用户需要反复改进、填补直至得到一个完善的呈现,使问题更准确、清晰。这与平台的性质是相符的。
微博的分享则是及时的、快讯式的,甚至可以说是浅层的,它的特点使它对反复修改完善几乎没有需求。
坚持不修改的代表是微信。无论是朋友圈还是公众号,微信都不允许修改,公众号开发有评论置顶功能,提供给作者修正错误信息之用。倘若出了大的纰漏,比如错误在标题上,那不好意思,只能删掉,不给重来一次的机会。这一方面是对读者的负责,另一方面也是对公号运营者责任感的监督。
微博和微信的差别是明显的。业内人士认为,从企业基因的角度看,微博继承新浪的媒体基因,兼带社交属性;微信继承腾讯的社交通讯基因,兼带媒体传播属性。这从本质上决定了两个产品的不同发展方向。
王高飞在受访时提到过,“长期来看,微博社交媒体的定位是很明确的”。同时他希望微博在政务、媒体、公众人物等公共发声领域,承担信息传播基础设施的角色。既然定位是信息传播基础设施,每一条信息就是一则小新闻,自然要求快速、准确、前后一致,不允许出尔反尔、愚弄大众。
如今微博却推翻此前逻辑,准备开设内容编辑功能,为了什么?
微博的意图何在?
国外的社交产品中,Facebook、Instagram、Google+都能重新编辑内容。2013年,Facebook在综合权衡利弊后推出原贴编辑功能,对大众关心的原文被恶意修改传播的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跟踪记录用户的编辑历史。
同年年底,微博的始祖Twitter也发布消息称,正在研发一项新算法,允许用户对已发布推文做微调。用户可以在发布推文后的限定时间内获得仅一次修改机会,编辑完成后会在用户的时间线中出现。Twitter 的CEO Jack Dorsey在犹豫4年仍未推出此功能,一可以看出功能实现的复杂性,二可以看出功能的利弊难以权衡。
对新浪微博来说,新设修改功能倒是有两个好处。
一是商业化上的考量。从2017年Q2财报可以看出,微博的營收仍以广告为主,付费会员目前已达到430万。CEO王高飞在微博中提到的 “功能会员可用”,使此功能一方面成为了会员的附属价值,另一方面也为拓展会员规模提供了另一种途径。
二是对头部用户格外友好。对修改博文的需求最强烈的群体,当属平台上流量最大的明星、大V们,他们的纠错成本也是最高的。财报中也显示,头部用户对平台流量的贡献极大,其中短视频头部用户发布量年对年增长达100%。新浪微博向来对头部用户十分友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修改功能对头部用户有“讨好”效果。
修改功能如果实施,在没有做到充分缜密、算法完善的情况下,对微博的媒体属性应该会有伤害。
目前,修改功能仅仅是个预告,具体实现方式还不得而知。新功能是向用户需求低头,还是向用户钱包伸手?难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