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2017-11-11
作为一份商业杂志,我们的报道重点总是那些明星公司。我们写过华为与联想在手机领域的沉浮,也写过微信与支付宝在支付领域的争斗;写过摩拜和ofo的诞生,也写过滴滴和Uber的合并;写过微软如何东山再起,也写过雅虎北京研究中心的解散。
在这么多的公司报道中,我一个最深的感受是,商场如战场这句话,一点都不空。尤其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稍有不慎,就可能折戟殒身。有些公司在遭遇危机之后,便一蹶不振,以致没落;而有些公司则能够奋力自救,重振河山,并且胜过往昔。对比之下,令人感慨。
我们写过的上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司是微软。一个市值数千亿美元的庞然大物,一个“垄断”型的企业,但在前任CEO鲍尔默的糟糕领导下,从Bing到Windows8到Windows Phone,一个接一个的挫折,让微软每况愈下。
微软的一些失败,让人惋惜的同时,也让人错愕。比如Windows Phone的失利,一个重要原因是微软推出的新手机系统,都和上一代不兼容。比如,WP8架构与WP7不兼容,买了WP7手机的用户无法在原有设备上升级,必须选择不升级或者换手机;同时,每次WP系统迭代,开发者们必须重写App,相比之下,iOS每次系统迭代,开发者们一般只需要修改App里新出现的bug。
简直匪夷所思,对吧?在这一期里,我们写了WP手机之死,回顾了微软是如何一步步亲手将WP手机致于死地的。
但估计谁也没想到,萨提亚·纳德拉这个印度裔的微软“老炮儿”,在接手微软之后,通过内部文化重塑及业务架构调整,竟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便率领微软东山再起。微软面貌焕然一新,市值时隔17年后重回5000亿美元上方,成为全球第三大上市公司。
微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重新崛起,称其为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似乎也不为过。而这一定被很多公司尤其是和微软一个级别的大公司所艳羡,比如英特尔。我们这期的封面文章,就是《英特尔走向转折点》。
我們暂且不列举英特尔的财务数据,先看一段话:
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告诉世人,拿第一代Intel4004处理器与今天的14纳米芯片比较的话,后者性能提高了3500倍,能耗降为九万分之一,价格降为六万分之一。而假若其他行业以摩尔定律的速度进行创新——性能每两年翻一番,现在,只需一加仑汽油,即可行驶相当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只用一平方公里土地,即可养活全部地球人;太空旅行速度可以提升至300倍光速。
当我读这段话时,是被震撼到了的。可能需要再过很多年,我们回顾历史时,才会意识到,英特尔的CPU,就像曾经的蒸汽机和发电机一样,给人类带来了多大的进步。
然而,即使是英特尔这样的公司,在近年也陷入了危机——完全错失了移动平台时代。2010年,英特尔还占据整个半导体芯片市场80%多的份额,到2016年第二季度,其份额仅剩14.7%。2017年夏,三星半导体业务营收158亿美元,高于英特尔的147.6亿。哪怕现任CEO科在奇上任之后做了诸多努力,仍然无力回天。根据英特尔传奇CEO格鲁夫的观点,英特尔无疑遭遇了一次重大“战略转折点”失利。
值得庆幸的是,科在奇的前任CEO欧德宁是个会赚钱的主,他任CEO的8年间,英特尔的利润超过前几任CEO创造的利润总和。这无疑为英特尔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家底,让科在奇有足够的缓冲和腾挪空间。在数年摸索之后,科再奇找到了英特尔的下一块领地:数据。
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一切数据的根基,都是运算。而这恰恰是英特尔的看家本领。我想,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英特尔这一仗,有很大的把握会赢。
正如格鲁夫所说,你可以是战略转折点的承受者,也可以是它的引发者。这个变化可能意味着企业有机会上升到新的高度,也同样有可能标志着没落的开端。
翻译成尼采的话,那就是,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胡刘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