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瘢痕疙瘩顽固性痛痒的临床研究

2017-11-11张琼玲陈锦安夏建兵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9期
关键词:肉毒素顽固性疙瘩

张琼玲,陈锦安,夏建兵

(1.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上海 201499;2.上海锦妍医疗美容门诊部,上海201411)

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瘢痕疙瘩顽固性痛痒的临床研究

张琼玲,陈锦安,夏建兵

(1.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上海 201499;2.上海锦妍医疗美容门诊部,上海201411)

目的 分析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瘢痕疙瘩顽固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100例瘢痕疙瘩顽固性痛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A型肉毒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得宝松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量表(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瘢痕疙瘩痛痒情况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素在瘢痕疙瘩顽固性痛痒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瘢痕组织的痛痒症状。

A型肉毒素;瘢痕疙瘩;顽固性痛痒;临床疗效

瘢痕疙瘩是指皮肤损伤之后纤维增生形成的组织超出伤口界面,是一种过度愈合的生理产物[1]。瘢痕疙瘩不但影响皮肤美观,同时增加皮肤溃烂、炎症发生率;其不但具有发生率高的特点,且常伴随顽固性痛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临床中多使用激素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使用激素治疗无效,也被称为顽固性痛痒。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瘢痕疙瘩顽固性痛痒的方法,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针对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瘢痕疙瘩顽固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报道如下。A型肉毒素加入0.9%生理盐水配置成25U/mL的A型肉毒素注射液,第二次治疗注射量为50U/mL。每次注射剂量不得超过55U,1月内注射总剂量不得超过200U。病情反复或加重者,可以不定期注射,但单次注射剂量不得超过55U。当瘢痕呈现膨隆且苍白,表面为橘皮样时可以停止注射。2周1次,连续用药4周。

对照组采用得宝松治疗,具体措施为:根据瘢痕大小以0.2mL/cm2的剂量注射,总量不得超过1mL,直至瘢痕组织变为白色。2周1次,连续用药4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100例瘢痕疙瘩顽固性痛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为(46.8±12.3)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为24~63岁,平均为(45.3±11.5)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入选标准:①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符合瘢痕疙瘩的诊断标准[3],且经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②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能够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影响结缔组织代谢和结缔组织疾病的患者。

1.2 方 法

观察组采用A型肉毒素治疗,具体措施为:将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量表(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瘢痕疙瘩痛痒情况的变化。VAS评分的总分为10分,分值越大代表疼痛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 <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瘢痕是皮肤组织过度增生引起的一种良性肿瘤,同时也是组织创伤后机体自我修复的一种异常结果,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从病理学角度分析,瘢痕可以根据其类型分为生理性瘢痕与病理性瘢痕,组织受创后修复过程中会经历炎症、增生与重塑这三个环节,生理性瘢痕是指经过上述环节之后最终形成与周围皮肤颜色、硬度相近且不超过皮肤高度的瘢痕;而病理性瘢痕是指炎症未能及时消退造成胶原蛋白异常沉淀的结果,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这两种。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

瘢痕疙瘩除了影响患者皮肤外观的美观性外,同时可引起瘙痒、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痛痒是一种感觉。在受到损伤的情况下,人体会出现痛感,兴奋的神经元会施放神经肽,从而向中枢神经传导痛觉信号[4]。而在病理状况下,人体的疼痛阀值下降,受到轻微的刺激也会产生疼痛感。在C类神经元中,神经肽主要是通过施放P物质从而将刺激反应传导给中枢神经,从而产生了痛觉;P物质还能够与血小板及肥大细胞上的NK受体相结合,从而产生5-HT及组胺等活性物质,从而进一步产生瘙痒、疼痛的感觉[5]。瘢痕疙瘩的顽固性痛痒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激素类药物治疗疼痛主要是通过抑制神经末梢施放神经肽。瘢痕疙瘩的主要成分为皮肤纤维细胞,是过度愈合的产物[6]。A型肉毒素是一种神经毒性药物,在20多年前在临床中已有广泛应用,发展至今对于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已经非常明确,其在五官科、神经科、皮肤科以及整形美容领域中都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7]。该药物主要通过胞饮作用以及突触前受体序列及突触囊泡蛋白A、B、C相结合,从而直接作用于非胆碱能神经元和感觉神经末梢,从而分解突触小体相关蛋白,避免囊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与接触,从而避免P物质的施放,抑制神经肌肉施放乙酰胆碱,从而引起肌肉麻痹,从而阻碍纤维细胞的增殖。A型肉毒毒素的持续时间可达3~6个月,并且能够有效改善瘢痕增生的相关症状,同时为了维持效果通常需要反复注射。此外,有文献指出,A型肉毒毒素可能参与病理性瘢痕形成,对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能够降低TGF-β1的分泌水平,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以及胶原蛋白的沉积[8-9]。此外,A型肉毒素能够影响感觉神经,阻碍突触前膜的停靠,从而抑制P物质的生成,从而有效起到较好的止痒效果。

本次研究观察中,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A型肉毒素在瘢痕疙瘩顽固性痛痒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瘢痕组织的痛痒症状。

[1]王琳,邰宁正,傅敏刚,等.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瘢痕疙瘩顽固性痛痒的临床研究[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5,5(5):286-288.

[2]陈晓娟,周国富,向小燕,等.A 型肉毒毒素对增生性瘢痕影响的研究进展[J].新医学,2016,47(9):577-580.

[3]周明伟,王连有,姜日花,等.A型肉毒素联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3(2):386-390.

[4] Masters M, Mcmahon M, Svens B. Reliability testing of a new scar assessment tool, Matching Assessment of Scars and Photographs (MAPS).[J]. Journal of Burn Care & Rehabilitation, 2005,26(3):273.

[5] Durani P, Mcgrouther D M. The Patient Scar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a reliable and valid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measure for linear scars.[J]. Plastic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09,123(5):1481.

[6] Duncan J A, Bond J S, Mason T, et al. 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ing and ranking: a suitable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assessing scar quality?[J]. Plastic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06,118(4):909.

[7]刘斌,李静,胡惠清,等.A型肉毒素治疗瘢痕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16(1):25-27.DOI:10.3969/j.issn.1672-0709.2017.01.006.

[8]王育红,涂惠芳,杜芳,等.A型肉毒素抑制内眦赘皮术后瘢痕的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6):1103-1106.

[9]韩笑,谭谦.注射A型肉毒毒素预防和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6(3):496-500.

A clinical study of the injection of botulinum toxin A in the treatment of scar tissue

ZHANG Qiong-ling,CHENG Jin-an,XIA Jian-bing
(1.Shanghai Fengcheng Hospital of Shanghai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City, 201499, China;2.Shanghai Jin Yan Medical Beauty Clinic,Shanghai City, 201411,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icatrial intractable pain.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cicatristic patients with scar tissue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and 5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ype A botulinum toxi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esson.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cicatri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he VAS scor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VA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 < 0.05).Conclusions Type A botulinum toxi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scar tissue, and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symptoms of scar tissue.

type A botulinum toxin; Keloid; Intractable pai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10.19593/j.issn.2095-0721.2017.09.008

猜你喜欢

肉毒素顽固性疙瘩
木疙瘩山上的岩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肉毒素治疗面部皮肤老化临床研究
小红薯成为金疙瘩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安安琪琪的故事㉑咦?为什么我没有红疙瘩?
打了肉毒素之后
打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靠谱吗
疙瘩爷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
菖远安眠汤治疗顽固性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