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岳霖逻辑思想对其形而上学体系构建的影响
2017-11-10李京璟
李京璟
[摘要]金岳霖的逻辑思想受到了罗素的影响与启发,认为逻辑就是哲学的本质;不同于分析哲学家拒斥形而上学的普遍态度,金岳霖选择用逻辑分析方法重建以道为核心的形而上学体系;在金岳霖的形而上学体系中,逻辑不仅是一种方法或工具,更具有本体论的地位。
[关键词]逻辑思想 形而上学 道 式 能
本文对金岳霖的逻辑思想和他的形而上学体系进行简要论述,并探讨了其逻辑思想对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产生的影响与意义。
一、金岳霖的逻辑思想
金岳霖的逻辑思想集中体现在了《逻辑》一书。该书既包括对传统演绎逻辑和现代数理逻辑知识的介绍,又包含了对逻辑和逻辑系统的哲学思考,为金岳霖构建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下面就本书的四大部分对金岳霖的逻辑思想做一个简单概述。
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西方传统演绎逻辑的思想。传统演绎逻辑是在亚里士多德创建的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形成的。亚里士多德指出:“推理是一种论证,其中有些被设定为前提,另外的判断则必然地由它们发生”。“必然地由它们发生”刻画了一种从前提真到结论必真的推理过程,这体现了逻辑的有效性。亚里士多德的这种逻辑观为后世逻辑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金岳霖的逻辑思想也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例如他在《逻辑》一书中指出:“逻辑的实质就是必然,必然既不能不是必然,逻辑也不能没有它的实质。”“如果论理学的定义——狭义的定义——是研究命题与命题间的必然关系的学问,则论理——论理学的对象——的性质也就包括必然的性质。我们似乎能进一步说,论理的性质就是必然。”
此外,依据金岳霖早期的逻辑观:“归纳与演绎大不相同。我认为它们终究是要分家的,所以这本书没有归纳部分。同时从个人方面着想,我自己在知识论方面还没有弄出条理的时候,我不能写归纳法的书。”因此,本书主要探讨的是传统演绎逻辑的思想,关于归纳问题的讨论则集中体现在《缶口识论》一书中。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金岳霖立足于数理逻辑,对传统演绎逻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剖析。其批评主要集中在词项逻辑部分,特别是关于空类或者主词存在的问题。“所谓主词存在问题不是事实上主词所代表的东西究竟存在与否,而是这些命题对于这些东西的存在与不存在的态度。这个态度影响到各命题的意义与它们彼此的关系。”由此,金岳霖把关于主词存在与否的态度归纳为五种,并探讨了由此产生的对当关系的变化。此外,金岳霖还提出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对传统逻辑进行了补充。
接着,本书的第三部分介绍了罗素和怀特海创立的数理逻辑的最新成果。在第四部分,金岳霖对逻辑及逻辑系统做了整体而深刻的反思,最后还对逻辑系统的元逻辑问题进行了讨论。金岳霖认为逻辑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逻辑的实质,二是逻辑的形式。所谓逻辑的形式,就是表示逻辑的工具,即逻辑系统。“所谓逻辑系统者无非是把各种不同的推论公式条理之,组织之,定其系统方面之先后,而以必然命题表示之。”关于逻辑与逻辑系统的关系,金岳霖认为逻辑与逻辑系统不相同,逻辑是必然的,它是穷尽一切可能的必然真,而逻辑系统是用来表示逻辑的工具,它不是必然的。他还对演绎系统和逻辑系统分别进行界定,并探讨了逻辑系统的一致性、完全性和独立性。
金岳霖的逻辑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罗素的启发和影响。在看了罗素的《数学原理》后,他写道:“哲理之为哲理不一定要靠大题目,就是日常生活中所常用的概念也可以有很精深的分析,而此精深的分析也就是哲学。”从此,金岳霖开始注重逻辑分析,坚持“分析就是哲学”的哲学立场。
他认同罗素的观点,认为逻辑是哲学的本质,是世界的本原,逻辑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哲学世界观。“从逻辑这一方面着想,任何世界,即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只要是我们能够想象与思议的,都不能不遵守逻辑。……任何可以思议的世界都是遵守逻辑的世界。”逻辑运作能够穷尽一切可能的必然命题,而现实世界的事情無非是其中一种可能性的实现。他认为逻辑和数学一样,能揭示出一切可能而必然的东西。尽管它们不一定都实现出来,但凡是实现出来的事情都不外乎是数学和逻辑中已经得到揭示的东西。
金岳霖虽然坚持“分析就是哲学”的哲学立场,但他持有与大部分分析哲学家不同的哲学观。在他看来,逻辑分析与形而上学体系的建立并不冲突,二者是可以和谐统一的。哲学应当以真为目标,对知识确定性的追求无可厚非,但金岳霖认为哲学也应该以通为目标,就哲学讲,它包括形而上学、逻辑、知识论、美学、伦理学等等。这些门类之间应该相互打通,而不是相互对立,而这些门类之间统一的基础就是形而上学。
二、金岳霖重建形而上学体系
从古希腊开始,许多哲学家便开始追问世界万物的“本原”问题,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对世界本原问题进行不断地探索,由此构建出形而上学的殿堂。形而上学对“本原”的追问,也是人类对自身存在和发展依据的寻求,人类渴望获得关于现象世界的终极性普遍性的根据。然而,现实中人们所能得到的任何知识都达不到这种普遍性,这就使得大部分形而上学家在现实中陷入困境。
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方法渗入到哲学领域,形而上学存在的根据引起人们的质疑。20世纪兴起的注重实证分析思想方法的分析哲学,认为形而上学的命题既不能为经验所证实,也不能为经验所证伪,因此,有关形而上学的命题都是无意义的,为了摆脱这一哲学困境,他们提出将形而上学从哲学领域中驱逐出去。
这一思想倾向也在近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产生了影响,并发展成为当时的重要问题意识之一,对此,金岳霖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金岳霖认为研究知识论可以用冷静客观的态度,然而研究形而上学则不一样,“我不能忘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我不仅在研究底对象上求理智的了解,而且在研究底结果上求情感的满足”。因此,形而上学对金岳霖而言,是哲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精神追求。在金岳霖看来,逻辑分析作为强有力的思想工具,不是作为剃刀来解构形而上学的,而是一种构建形而上学的有效方法。endprint
金岳霖认为,每一文化系统都有自己的绝对预设或形而上学体系,在中国就表现为“道”。道也就是金岳霖在哲学世界中的精神依托和终极关怀。通过《论道》一书,金岳霖就用逻辑分析的方法重建了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形而上学体系。《论道》里的“道”指的是形而上的整个推演过程。其形而上学体系有两个最基本的分析成分:式与能,它们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式与能的综合便是道。
能是不具备任何质的规定性的能动的纯材料。金岳霖解释道:任一特殊事物不仅仅是由共相、殊相堆积而成的,对于任一特殊的个体,如果我们用抽象的方法无限抽象下去,把它所具有的共相、殊相或性质、关系全部抽掉,仍会有某种成分存在,这种最终留存的成分就是毫无性质、关系的纯材料,即“能”。能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但它本身并不是万事万物,能必须与式结合才能形成万事万物。
金岳霖认为,式是析取地无所不包的可能。所谓“无所不包”就是穷尽了逻辑上或理论上所有可能有的一切可能。所谓“析取”是指把所有一切的可能以“或”的方式排列起来。式是穷尽了所有的可能,式就是必然,是形成万事万物的最基本的成分,也是万事万物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换句话说,式就是逻辑。
至于二者是如何形成个体的,金岳霖给出的回答是,式或可能是静的,能是动的,老有出入,所谓出入就是它跑出一可能之外,又可以跑进另一可能之中。例如能跑进“人”这一可能之中,就有人类形成;“现在无恐龙”表示能已跑出“恐龙”这一可能之外;“无鬼”表示能没有跑进“鬼”这一可能之中。能具有能动性,在与可能结合之前,它只是潜能。潜能不是现实的运动,没有能也只是空架子,要使能由潜能变成现實,就必须使能和可能结合起来。
至于能和可能如何结合起来,金岳霖坚持能与可能或式之间是相依不离的关系。可能是容纳能的框架或样式,式又穷尽了所有的可能。因此只要有能,它必然落入可能之中。金岳霖认为“无无能的式,无无式的能”,能与式既然是不可分的,所以能必然会从潜能向现实转化,可能也必然会现实,因此现实世界及其中的个体事物的形成也是必然的。
由此,金岳霖构建出的以式和能的综合运作而形成的道,已经融进了西方所特有的逻辑思想。
三、其逻辑思想对形而上学体系构建的影响
金岳霖认为“哲学主要与论证有关,而且如果哲学主要与论证有关,那么逻辑就是哲学的本质。大量的见识令人神往,健全的实在感觉在今天大概比丰富的想象更有说服力。但是无论如何,严格的推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哲学家受到批评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而是因为他们发展这些思想的方式,许多哲学体系都是由于触到逻辑这块礁石而毁灭的。”
因此,金岳霖十分注重逻辑推理,并希望将此方法运用到哲学的构建中去。“逻辑怎么帮助哲学呢?逻辑技术的完善是对哲学批评的帮助。通过严格的逻辑分析,可以彻底澄清或清除含混、模糊或无意义的思想。随着逻辑的改进,可能不会把含含糊糊的意见当作哲学的深奥见解而忽略。首先将一个命题分为其词项,看他们是不是清晰明确,就是说,看它们是否有确切的意义。然后再把它们重新组成原来的命题,看他是否有意义”。
金岳霖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意识和认识论意识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中国哲学家没有发达的逻辑意识,也能轻易自如地安排得合乎逻辑;他们的哲学虽然缺少发达的逻辑意识,也能建立在已往取得的认识上。意识到逻辑和认识论,就是意识到思维的手段。中国哲学家没有一种发达的认识论意识和逻辑意识,所以在表达思想时显得芜杂不连贯,这种情况会使习惯于系统思维的人得到一种哲学上料想不到的不确定感,也可能给研究中国思想的人泼上一瓢冷水。”
希腊文化具有的强烈的逻辑意识是促进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思维工具,金岳霖认为要促进科学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要重拾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底蕴,就要打破逻辑、认识论在中国思想界不发达的状态,提高国民的理论思维能力。因此,金岳霖致力于用逻辑的方法来构建以传统哲学范畴“道”为核心的形而上学体系,这也是为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矛盾、困境寻求出路。
在《论道》中,道是式与能这两个最基本的分析成分构成的。能出入于式中的可能是事物的变动生灭乃至整个现实世界的过程和规律,也就是道。道在金岳霖形而上学体系中就有了如下几层含义:任何事物都是由能和式组成,则任一事物中都有道,或每一事物本身是道;式是穷尽的可能,可能在数量上无限的,所有的能又在式中,因此道也指无始终、无边际、无所不包的宇宙;式是逻辑,道也具有了规律、秩序的含义。因此,在金岳霖的形而上学体系中,逻辑不仅是一种方法或工具,更具有本体论的地位。逻辑具有形而上学的终极意义,是整个宇宙或一切可能世界不得不遵循的模式。
金岳霖是借助逻辑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式与能这两个最基本的分析成分,又进而从这两个成分演绎出一个和谐统一的形而上学体系。“和谐统一的形而上学思想是人生意义或价值的担当者。”金岳霖对形而上学的重建一方面是承担起了改造中国哲学的重任,另一方面也是在思索寻找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人们究其一生需要更崇高的理想价值追求,或许不能达到绝对理想的目标,但不能缺失这份理想,这份价值理想也是全人类所需要的普遍的道德规范的基础,它赋予生活以意义。在追求这一理想目标的过程中,整个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得以提高、超越。“形而上学的思考始终是引导人类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而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论道》中的形而上学思想就体现了对这份价值理想的思考和追求。
金岳霖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重构形而上学体系,也表明了逻辑的价值存在于文化构建的自觉活动中,并且能够在文化迭新的进程中产生新的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