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案例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17-11-10冯晓玲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理论课案例教学法

冯晓玲

(中国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案例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冯晓玲

(中国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案例教学的行动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是契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成效显著。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实践与反思,精选具有真实性、典型性、适切性、价值性特点的案例,实现案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有机联结。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案例教学的背景

近些年来,伴随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性改革要求,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并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来抓,致力于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为此,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推进此项工作。例如,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颁布实施之后,2015年7月30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2017年4月份,教育部决定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并且审议通过了《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从这些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走向的指导性文件中可以发现,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其共有特点之一。 这表明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把教学方法改革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1]目前,许多高校已在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上做了有益探索,成绩显著。其中,北京大学的“专题式教学法”、清华大学的“研究式教学法”、大连理工大学的“案例式教学法”、武汉大学的“立体多元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的“分众教学法”、中央财经大学的“问题锁链教学法”、浙江大学的“情境式教学法”等等[2],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受上述外部因素和提升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源性发展动力的双重驱动,我们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其中案例教学法是重要改革项目。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理论、技能,锻炼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它的优势“就在于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近乎真实的场景,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3],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构建教学过程,“从根本上实现课堂教学形态从‘独白’到‘引导性对话’的变迁”[4]。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具有贴近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课程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包含有最早应用案例教学的法律部分,使其更具有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基于此背景,我们以“基础”课为改革试验对象,开展了案例教学的行动研究。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首先,我们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基础”课课程特点与要求,制定了案例教学的三大基本原则。

原则一,案例教学要符合“基础”课特性要求。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是教学方法选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与特点,不同于专业课程与其他的通识课程。与此同时,案例教学并非“基础”课的原创性方法,而是发轫于其他学科课程。因此,对案例教学的应用就不能进行简单的移植和嫁接,必须深入扎根于“基础”课课程实际,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防止“排斥”反应,案例教学才会富有生命力。价值导向性和思想教育性是“基础”课最为重要的两个特性。“基础”课的重要使命是立德树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律观。“基础”课的这一性质、任务特点,决定了在本课程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案例的选择或案例中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要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同时,要强化教学思想性和教育性,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大学生成人成才。

原则二,案例教学实施过程要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建构的动态、开放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定位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角色,充分发挥双方的作用,才能有效保障教学质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具有严密的步骤环节,具有完整化、体系化的特征。案例教学的实施一般包括课前准备、课上讨论发言与教师总结点评三个相互连接的步骤环节。其中,组织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不能喧宾夺主,过分干预或限制学生的讨论。在班级课堂规模人数较大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固定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轮流做代表发言的方式,以保障发言机会的公平性和充分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否定或弱化教师的作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并非旁观者,教师的角色应是“引导者”。除指导小组讨论发言,还要进行相关的理论讲授、价值引导,总结点评方案。

原则三,案例教学要与相应的学习评价方式结合。一般而言,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引起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和理论,更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等综合能力,指导大学生自身实践。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应注意与案例教学相匹配。在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上,应涵盖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对学生行为的影响等,指标的权重设计要与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相匹配,突出非知识性指标的权重。在具体评价方式上,教师可以依据小组报告、个人案例分析报告、学生讨论发言的参与度与质量等各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与参与状况,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同伴评价和专家评价结合起来。

在确立好开展案例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后,我们设计出具体实施方案,开展案例教学的实践。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同时结合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我们所设计实施的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根据与案例相关联的理论难易程度,实施不同组织形式的案例教学。一种形式是在授课前,先把案例和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发给每位学习者,要求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课下准备、组织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上课时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观点,小组成员补充,大家集体讨论,最后教师阐释相关理论,总结评论。例如,在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的案例教学中,由于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内涵、理性爱国等理论知识相对易把握,我们按照案例教学的此种形式进行授课。另一种形式是在授课前先将与案例相关的知识材料发给学生,上课时教师先讲授该理论,然后再将案例呈现给学生,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观点,其他同学参与发言,最后教师总结点评。例如,对于道德的内涵、道德评判标准与理论,学生存在理解上的难度,因此,我们采用了此种形式的教学。通过对“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文斯案”“廖丹救妻诈骗案”等多个案例的讨论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道德内涵的丰富性与道德评判标准的多元性。

第二,结合学校行业院校的特点,实施富有特色的案例教学。我校作为行业特色型院校,石油行业特色十分鲜明,学生所学专业大部分与石油密切相关,而且我校拥有丰富的与石油工业发展相关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结合这一特点,利用和挖掘优势资源,在某些专题内容上,选择某些石油类的典型案例进行研讨。例如,在关于“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和“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案例教学中,我们选取了“王进喜与铁人精神”“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等案例。此种案例教学的实施方略不但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切性,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以及专业的认同感。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在案例教学实施结束之后,我们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一个文科班课堂和一个理科班课堂发放研究者自编的问卷,了解案例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实施效果,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该教学法。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案例教学实施的效果分析

案例教学法的行动研究结束之后,我们发放了《“基础”课中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97份,回收问卷184份,回收率93.4%。其中有效问卷157份,有效率为85.32%。问卷共设置了20个选择题,最后一道题目是开放性问题。问卷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维度的问题:(1)激发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的效果;(2)促进理论知识掌握与理解的效果;(3)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4)提高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效果;(5)提高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效果。问卷中每道题共有“非常不同意”“不太同意”“一般”“比较同意”“非常同意”5个选项。问卷采用SPSS17.0统计工具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案例教学效果调查表

注:“——”表示数据为0

通过问卷调查并且结合访谈,我们得出如下调查结论。

1.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来自学生自身内部的本源性动力,才能促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从表1可以看出,89.2%的大学生对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表示“比较同意”或“非常同意”。

2.案例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从表1可以看出,超过80%甚至更高比例的大学生对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与创新能力”均表示“比较同意”或“非常同意”。其中,高达92.3%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能“提高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3.对于案例教学实施效果的认可度高。本次调查显示,88.6%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要比较单一的课程讲授效果好”;87.9%的学生对“应适当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表示“比较同意”或 “非常同意”。这说明,学生对于案例教学实施效果的认可度比较高,案例教学是与“基础”课相契合的教学模式。

4.案例的实施效果受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影响较大,学科差异显著。本调查发现,所在的授课班级之中,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文科类学生而言总体较弱,课堂讨论与发言质量参差不齐,学科差异显著。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反思

结合整体研究之结果,我们对于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反思性意见与建议。

1.案例教学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通过开展案例教学的行动研究,可以看出案例教学对于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作用显著。课前预习—课上讨论分享—教师总结评论环环相扣的案例教学模式,彰显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路径,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对话、共同建构课程的转变。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案例教学法优势,不仅大大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等;小组讨论法的教学形式也有助于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可以扩大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范围,以点代面,进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因案例教学需要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较多,过多采用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另外,因教学内容的限制有的内容并不适合用此种方法,所以案例教学的使用并不是贯穿课程的始终,而要根据需要遵循适度原则。

2.所选案例应是贴近大学生实际的高质量案例。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成败,因此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高质量案例。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应符合真实性、典型性、适切性、价值性等要求。案例的真实性是指案例必须是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不能虚构或臆造案例。“真实性”是案例选编的首要原则。尽管有些非真实性案例对于解释相关理论非常适切,学生也非常感兴趣,但由于不是真实案例,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导致学生难以置于情景中提出正确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限制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挥。案例的典型性,即要求选择的案例具有代表性,作为指导性案例,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的适切性是指所选择或编写的案例必须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质与要求,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相契合,具有教学针对性。在此特别强调案例的适切性还表现在案例的选择应充分关照教育对象的特点。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个性鲜明、对与自身相关的新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要力求贴近大学生实际,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产生强烈的现实感与共鸣感,激发求知欲。

案例的价值性是指“案例应有分析价值,要有一定难度,能够引发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提升思维水平”[5]。

3.案例教学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差异性。案例教学的学习对象在多个层面都存在差异性。不同院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思维特点、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各不相同,具有层次性和个性化特点。因此,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个性的学生,案例教学的实施形式、案例的选择、分组的方式等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使案例教学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将肇始于法学、医学学科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际是一种跨学科教学方法的移植与试验。如何实现案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有机联结,提升教学质量,是我们不断努力和前行的方向。

[1] 李卫红.大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1):6.

[2] 陈占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教育理论,2015(9)4-9.

[3] 张春莉,权元元.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证研究:以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45.

[4] 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5]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64.

AnActionResearchonCaseTeaching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inColleges——AcasestudyofthecourseCultivationofEthicsandFundamentalsofLaw

FENGXiaoling

(CollegeofMarxism,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Qingdao266580,China)

In this study, an action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on case teaching in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college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ase teaching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It proves that case teaching is a mode that match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and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Yet, to improve cas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s a dynamic process, and it requires constant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case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case teaching;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中国石油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JY-B201451)之阶段性成果。

2017-04-13

冯晓玲(1981-),女,山东潍坊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理论。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10.014

G642

A

1008-6285(2017)10-0060-04

猜你喜欢

理论课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