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档案信息的网络传播与利用
——以图片社交网站与地图社交网站为例
2017-11-10赵屹
文 / 赵屹
读图时代档案信息的网络传播与利用
——以图片社交网站与地图社交网站为例
文 / 赵屹
21世纪信息的传播与获取随着传播媒体的发展进入读图时代。各类新媒体作为读图时代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与利用的途径,早期以档案网站为主,现今则是社交媒体,图片社交网站和地图社交网站是典型代表。利用社交媒体传播与利用档案信息有利于完善档案的利用体系,多方培育档案利用者,构建共同的社会记忆,引领社会的舆论导向。档案机构应顺应时代发展,明确读图时代的战略与责任,大力开发照片档案、音像档案等信息资源,擅用社交媒体等网络传播工具不断创新档案利用服务。
档案利用;社交媒体;社交网站;读图时代
21世纪信息的传播与获取进入“读图时代(Photo Reading Time)”。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眼球经济”方兴未艾,信息传播日趋优化。它能够以最少的阅读时间提供最大量信息的图像开始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利用的需求,从而成为信息传播和获取的主要方式。“当今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到70%的方式是图像的方式”[1]。
从广义上说,读图时代的所读之“图”(本文称“图像”)不仅指静态的手绘图画、摄影照片、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等图形、图像,还包括各类动态的动画、影像。一图胜千言,信息无止境。与文字相比,图像直观、形象、生动,视觉冲击力大,内容吸引力强,可以突破语言的障碍,打破种种隔阂。以图像方式传播信息,内容简洁明了,易于被理解和接受,阅读轻松快速,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新的时代,新的方式,带来种种新的变化。读图时代的传播生态变革与传受权力博弈正在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尽管有些研究者还对读图时代颇有微词,例如“图像霸权”“形式大于内容”“形而上没落”等,但档案界作为信息管理与传播的核心领域,必须对读图时代的到来有所准备并有所行动。
任何的新技术都是“双刃剑”,就看人们如何善加利用。如何更好地利用图像的功能发挥档案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使用社交媒体,是读图时代档案界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档案界要具备网络思维,认识到读图时代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强档案信息的传播与利用。
一、读图时代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与利用的途径
读图时代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与利用的途径是各类新媒体形式,早期主要以档案网站为主,现今则是社交媒体。本文以社交媒体中图片社交网站和地图社交网站为例进行研究。
(一)图片社交网站
图片社交网站是以图像为管理重心,对图像及其素材进行编辑、处理与分享的社交媒体。尽管博客、微博、Wiki(百科全书)等其它社交媒体也有相册、转发照片等图像因素的参与,但图片社交网站第一次以图片本身为核心。它将信息传播、娱乐与人际交往三者融为一体,人们可以一边收集、欣赏和分享高质量的、色彩鲜明的、配有画龙点睛的文字说明的图片,一边方便地与同道中人交流看图体验,“看图”“说话”两不误,还可以通过收集分享图像聚集“视”同道合的朋友。[2]
目前代表性的图片社交网站,国外主要有Flickr、Pinterest(品趣志)、Instagram、Snapchat等,我国主要有魔图、Q拍、图钉、美图秀秀等。
(二)图片社交网站上档案信息的传播与利用
如表1所示,以欧美部分国家档案馆为代表,国外一些档案机构已经将大量照片档案等档案信息通过图片社交网站进行传播和利用。NARA较早使用社交媒体进行档案信息的传播与利用。2010年12月,NARA公布《社交媒体战略》,积极倡导社交媒体在全国范围内的档案工作中广泛应用。它与21个社交媒体进行合作,其中包括图片社交网站Flickr、Pinterest和Instagram[3]。其他一些国家档案馆也各有不同数量的合作社交媒体,多数都与图片社交网站有合作。本文以Flickr为例进行研究。
表1 欧美部分国家档案馆合作的社交媒体数量及图片社交网站
Flickr是2004年2月正式开通的集图像存放、交友、组群、邮件等功能于一体的图片社交网站。它是图片网站,是全球最好的在线图像储存、管理和共享网站,所有账户都具有TB级的存储空间以很好地保障图像的清晰度。它是社交网站,其创新的线上社群工具有助于分享、交流和互动。它在Tags(标签)技术利用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充分利用Tags进行图像资源的描述与组织,并以此为索引进行查找和浏览。
NARA在Flickr诞生之初就通过它开展档案信息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国家档案馆分享档案照片和文件;二是NARA分享档案业界新闻。
在NARA指导下的美国国家档案馆,将其整理后的、保存在官方网站在线馆藏研究目录数据库中的照片和文件,通过Flickr这个非常活跃的社交媒体进行分享,以照片为核心阐述美国历史、相关历史知识以及学术观点等。照片不仅涉及年代较久的历史档案,其年限已经扩大到本世纪,例如2001年9月11日美国遇袭后时任总统布什、副总统切尼和有关人员当时工作状态的照片。同时,该馆邀请社会公众在其上传至Flickr的照片上标注Tags、发表评论、进行注释和补充相关信息,这些Tags、评论、注释、信息有助于其他人了解和发现档案。由此,国家档案馆、照片加注者、其他利用者共同分享和完善有关国家历史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Flickr开发了一个子项目Flickr Commons,专门面向世界各国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事业机构提供共享图像资源的网络空间。除NARA外,来自世界各地的100余家机构已经加入其中。这些机构发布的图像通过分类、整合,形成公共资源群供世界各地用户访问利用。
(三)地图社交网站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其市场和功能进一步细分。其中一部分以旅游、餐饮、运动、购物等作为切入点,将社交领域做得更加细化。它们通过找到用户之间相同的特性,来增加用户的使用粘性。地图社交网站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类。
地图社交网站以地图为切入点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简称LBS),让对同一地点有交集的人们分享体验、服务、心情和求助信息。对同一地点有交集是指用户在地图上处于同一个地点或者对同一个地点感兴趣,他们通过在这个地点上创建话题、分享图像来与其他用户进行社交。
Historypin是地图社交网站的典型代表。它是由英国一家非营利公司与谷歌合作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将媒体与地图进行混搭的网站。该网站允许用户在谷歌地图上覆盖贴上时间标签的照片、录音和视频,致力于将老照片搬上互联网。它在地图上根据用户所处或所指定位置的定位,检索出之前其他用户在同一位置拍摄并上传的照片,同时鼓励用户添加描述性信息或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从而再现历史变迁。
图1 HistoryPin将老照片与现状图像重叠
如图1所示[4],HistoryPin将老照片放置在同一地点的现状图像上,让过去与现在融为一体,仿佛提供了一台时间机器让人穿越记忆,畅游历史长河。它还展示由不同时代的人们所记录的同一地点的故事。由此,HistoryPin成为一个分享同一地点记忆的图像存储平台及故事平台,其内容可以按照主题、年代和位置进行分类检索,还可通过故事情节对某个地方进行深度探索。
(四)地图社交网站上档案信息的传播与利用
美国国家档案馆于2012年开始参与Historypin项目并每月上传图像,例如本馆保存的马修布雷迪内战照片、20世纪70年代的摄影记录、华盛顿特区街道、建筑和历史事件照片等历史资料。同时,该馆邀请社会公众将个人所保管的历史上传到Historypin上与馆藏互补,邀请公众为该馆上传的每一份照片、录音和视频添加描述信息和相关叙述,分享个人的回忆和故事,一起体验熟悉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生改变。
NA也在Historypin上标注了近700个地点,在不同的地点上传有关照片。加拿大温哥华档案馆利用Historypin等社交媒体帮助构建网上城市记忆。在欧美,已有百余家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在地图社交网站上开发档案信息服务项目或共同参与相关项目。
二、读图时代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与利用的作用
(一)提升利用效率,完善档案的利用体系
我国档案馆保存着许多难得一见的珍品,一些档案馆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或美学欣赏价值的珍贵档案、特色档案展示在其网站上,如上海档案馆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初译版、第二历史档案馆孙中山手书“博爱”两字等。这些档案的照片由于网站受众的专业性难以得到广泛传播,如果利用图片社交网站等社交媒体传播将大大扩展其影响范围。
热门的社交媒体都具有相当高的人气,用户数均以亿计,用户量大、覆盖面广。档案机构可以将发布网站上的档案信息利用社交媒体加以宣传和推广。美国国家档案馆发布在Flickr上的照片,就源于NARA网站上的在线馆藏研究目录数据库中的数字档案照片和文件。这些照片和文件通过Flickr等社交媒体直接推送给利用者,并可以进一步引导利用者访问档案网站或档案馆,提高档案馆藏的访问量和在线获取量。
据统计,截止2017年4月,美国国家档案馆Historypin账号的访问者有84,528人,上传图像有2,200张。2016年全年美国国家档案馆Flickr账号的点击量为20,737,950次。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一年中最高的月点击量为2,427,940次,每月照片下载量在1,000至1,200次之间。[5]NA于2008年10月开通Flickr账户,上传照片近2万张,收获关注者5,500人左右。[6]
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档案信息的网络传播与利用,可以弥补档案信息从档案馆到公众“最后一公里”途径的缺失,扩大档案信息覆盖范围,增强档案信息的曝光率,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同时,在传统档案利用服务途径和档案网站之外,提供新的让档案走进公众的走进休闲的在线利用途径,有效完善新时代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二)双向深度交互,多方培育档案利用者
“以用户为中心”是社交媒体的特色,互动性和信息双向传播是社交媒体的特点。读图时代利用社交媒体在网络中传播档案信息有助于改变档案信息传递模式,消解档案管理者与利用者之间的边界,促进良性档案利用关系的建立。
档案机构加入Flickr、Historypin等社交媒体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以社区的新方式与研究者、潜在的利用者和社会公众分享档案馆的照片和文件,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融入到各种志同道合的群体中去,推动更多的人加深对档案资源的认识,提高利用者利用档案的积极性,鼓励利用者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给予利用者创造发挥的能力,从而实现档案机构与利用者双向的深度交互,并通过不断交互,多方培育档案利用者。例如,NARA自2011年推出“公民档案员”项目,以社交媒体为主要渠道,让社会公众通过上传从国家档案馆查到的照片和文件、标注国家档案馆上传图像、转发国家档案馆历史文献等行为参与档案管理活动。
在读图时代,档案机构以直观形象的图像为牵引,以网络社区共同的兴趣为引导,以新型的平等、公开、共享的方式进行档案信息的网络传播,有利于挖掘和多方培育档案利用者,将众多的社交媒体用户培育和发展成为档案利用者乃至档案工作的参与者、志愿者。
(三)汇聚档案信息,构建共同的社会记忆
既然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是双向的,那么网络中档案信息的流动就不仅是从档案机构到利用者一个方向,而且是从利用者到档案机构的方向。图像的崛起消解了文字的枯燥性与严肃性,激发了网络中社会公众原创内容的增加。档案机构可以利用活跃度高的社交媒体聚焦讨论话题,鼓励和吸引有兴趣、有能力的个体或机构参与到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当中,管用联合,利用读图时代的网络工具汇聚档案信息,构建共同的社会记忆。
汇聚档案信息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汇聚档案著录信息。Flickr的Tags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Tags内容来源于三个方面:图像上传者标注、图像访问者添加、Flickr自动标注。其中,档案图像访问者给其添加Tags,实际上是参与了对档案信息的著录工作。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有利于深入、准确地揭示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例如,LAC把馆藏因纽特人等土著居民的照片数字化并发布在Flickr等五大社交媒体上,邀请社会公众辨认照片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等信息,通过添加Tags等方式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档案馆,以构建土著居民的社会记忆[7];二是汇聚档案内容信息。美国国家档案馆邀请社会公众将个人所保管的历史上传到Historypin上与馆藏互补,分享同一地点不同人的回忆和故事,就是基于地点汇聚内容信息,构建共同地点的社会记忆。
我国也应利用图片社交网站、地图社交网站等社交媒体收集、汇聚社会档案信息,为国家保存历史。我国众多 “社会力量正在积极从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和研究工作”[8],这些工作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汇涓成流。在档案机构的主导下,通过建立征集档案、识别档案、翻译档案、编研档案的各类档案汇聚中心,汇集散存在社会的日记、家谱、账单、手稿、文件等各种历史资料,为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开辟新的路径。
(四)传播中国文化,引领社会的舆论导向
读图时代是传媒的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集散地,是社情民意、文化思潮、社会动向体现得最快速、最直接的舆论场,各种理论与思潮的交流、交融与交锋正在展开。档案工作从来都不是脱离现实社会的,各国档案信息发布中都有传播本国文化、引领社会舆论的目的。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魅力无穷,同时档案的力量是强大的。有时候,恰当地提供一份档案图像、一件档案原件,会胜过千言万语。在档案信息的网络传播与利用中,以正视听是使命之一,提供正能量服务于社会责无旁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读图的社会背景精选档案图像进行传播,有利于正确引导大众审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发展,乃至引领社会的舆论导向。
三、读图时代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与利用的对策
(一)明确读图时代档案机构的战略与责任
时代的发展对档案实践活动具有直接影响。在读图时代,人们更多地接受用图片、视频阐释内容的阅读方式。面对这种改变,档案机构要具有何种发展战略、要承担哪些责任必须予以明确。只有在明确的战略与责任的引导下,档案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实践,融入社会并服务于社会。
图片社交网站、地图社交网站等社交媒体,既打破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又打破了网络单向信息传播的方式。其进行档案信息传播与利用,既有利于提供图文并茂的档案信息、开拓新的档案利用服务方式,又符合新时代发展的特征。NARA于2010年12月公布《社交媒体战略》,将应用社交媒体定为新时代的战略目标,极大地促进了读图时代档案信息的社会传播。LAC明确了《社交媒体使用条款》,对利用者在其社交媒体账号的行为和提交内容予以约束和规范。我国档案机构也应该制定读图时代的发展战略,对包括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在内的各类档案信息传播与利用的目的、主体、内容、途径、涉及问题、政策保障等做出规划和规范,以有效指导和实现读图时代档案信息的传播与利用。
(二)大力开发照片档案、音像档案等信息资源
在诸多的档案类型中,照片档案、音像档案都是具有独特性的档案信息。它们以生动鲜活的记录形式承载着历史沧桑,记录着过往的文明和社会百态,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向社会展示真实的、难得一见的历史面貌,具有多重利用价值。同时,它们也对档案利用服务提出了很高要求。在以往的档案利用服务中,这些丰富生动的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只能通过到馆阅览的方式一对一地提供给利用者,或是通过档案展览、编研的方式一对多地提供给特定参观者和读者,受众范围相当有限。
读图时代,人们对图像的利用产生更多、更广泛的需求,对图像的阅读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这为档案信息尤其是照片档案和音像档案的网络传播与利用提供了必要性。同时,存储和传播图像成为网络中越来越重要的应用,图像传播有了种种更便捷的工具和方式。这为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利用服务提供了新的技术、开辟了新的途径,为档案信息的网络传播与利用提供了可行性。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大力开发照片档案、音像档案等信息资源,将馆藏照片档案、音像档案中可公开的部分通过社交媒体向社会广泛传播,满足社会对图像类档案信息需求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对于照片档案、音像档案等档案资源的开发在档案增量上要加强对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各方面真实记录的重视,加强新时代对各类照片档案、音像档案的收集;另一方面,对存量档案要针对特定的传播与利用目的,系统整理已有照片档案和音像档案,进一步做好专业著录和内容标注,以专题数据库、图说历史、档说故事等多种形式通过适合的社交媒体传播和利用。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客观性和内涵丰富的特点,极易抓住公众的眼球,产生良好的利用效益,有助于档案机构挖掘潜在利用者并促进档案信息更广泛地传播。
(三)擅用社交媒体等网络传播工具
在读图时代,根据档案利用的特定目的,针对不同的档案内容和不同的网络社群,需要选择适合的社会媒体进行档案信息的传播与利用,即档案机构要擅用社交媒体等网络传播工具。
读图时代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与利用的途径主要是各类新媒体形式。“新媒体形式是指新媒体的使用模式、表现形式与应用形式”,包括网站、博客、微博、Wiki、SNS(社交网站)、播客、微信等,“目前较热门的新媒体形式不下30种,其中多数是Web2.0时代的新技术和新工具,多数属于促进信息创建、协作、共享的社交媒体”[9]。正如图片社交网站与地图社交网站那样,不同的社交媒体切入点不同,形式就各不相同,覆盖范围也不一样。针对各种社交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将适合的档案信息通过适合的平台传向适合的受众,是新时代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发展。
档案机构在读图时代要擅用社交媒体等网络传播工具,形成深入社会的档案服务网络,让传统的小众化档案利用发展成为大众化的档案信息共享,伴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档案利用服务。
[1]汪训前.报纸版式与内容的互动[EB/OL].http://www.cnhubei.com/200605/ca1076420.htm.
[2]赵屹.新媒体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服务[M].上海:上海世纪图书出版公司,2015:96.
[3]赵屹,陈晓晖,方世敏.Web2.0应用:网络档案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以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为例[J].档案学研究.2013(5).
[4]图片来源:Seashell,thenextweb编译.HistoryPin:让你把记忆装进口袋的Android应用[EB/OL].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406/historypin-android.html.
[5]NARA.Social Media Statistics[EB/OL].https://www.archives.gov/files/social-media/reports.
[6]NA.The National Archives UK[EB/OL].http://www.flickr.com/photos/nationalarchives.
[7]LAC.Project Naming[EB/OL].http://www.bac-lac.gc.ca/eng/discover/aboriginal-heritage/project-naming/Pages/introduction.aspx.
[8]张会超.档案联合开发论析[G]//中国档案研究(第一辑)[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5:139.
[9]陈晓晖,赵屹.刍议新媒体的类别与形式[J].今传媒,2016(11).
G276;G272
A
1005-9652(2017)03-0036-05
(责任编辑:虞志坚)
赵屹(1972-),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档案信息化、档案法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