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药妆商业化之路

2017-11-09周敏

沪港经济 2017年10期
关键词:药妆化妆品渠道

周敏

与欧洲、美国和日本的药妆各占当地化妆品市场的50%—60%相比,内地的药妆销售额仅占20%左右。越来越多人相信,药妆将是化妆品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药妆”大热

什么是“药妆”?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規没有明确的“药妆”概念,消费者也较难辨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主任郑捷教授指出,中国目前没有针对“药妆”的专门批准文号及相应标准。早期的药妆产品,只是医生给一些患者后治疗阶段开出的辅助用品。

“比如,患者有湿疹,医生会开一些含有激素的药,但不能多用,会有副作用,这时候就会建议患者配合使用医用护肤品来辅助治疗。”郑捷解释,“于是老百姓就认为,对皮肤有好处、有功效的产品,就是‘药妆”。

一方面因为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皮肤或身体敏感的人群需要更加温和的产品,“药妆”填补了这一空缺。另一方面,化妆品产品分类更精细。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药妆市场销售额为80亿—100亿元,约占化妆品市场销售额的8%。2014年,药妆市场规模增至约260亿元。易观医疗资深分析师姜昕蔚称,药妆会成为化妆品的下个风口。

外资品牌占主导

有人回顾说,1998年中国大陆才出现“药妆”。当时,法国欧莱雅集团将旗下品牌薇姿引入中国。

另一种说法是,近年来去日本旅行的中国人,往往去当地的药妆店买化妆品,如较为知名的“松本清”(Matsumotokiyoshi)连锁店。这些店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药店,但人们依然将在这些店中购买的化妆品称为药妆。

目前,中国药妆市场外资品牌占垄断地位,如薇姿、雅漾、理肤泉、芙丽芳丝、清妍等。

以欧莱雅理肤泉为例,2016年在中国市场的回款超过5亿元,同比增长15%,其旗下药妆品牌修丽可更是增长了50%以上。今年,欧莱雅还与Valeant公司签订最终协议,以13亿美元现金收购Valeant公司旗下的三个护肤品牌CeraVe、AcneFree和Ambi,这三个品牌皆属药妆。

去年,强生也收购药妆品牌“城野医生”19.9%股权,这个来自日本的药妆已成为跨境电商中的大热品牌。在天猫旗舰店,城野医生的“毛孔细致化妆水”月销量已经达到1万笔以上。

本土药妆“在路上”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药妆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中药化妆品作为药妆品中的一个新生力量,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2015年,中国药妆市场规模达到410亿元。前瞻分析预计到2022年,中国药妆市场规模将达到780亿元。

本土“药妆”品牌该如何突破?凌雁咨询首席分析师林岳认为,可以从国人认可度高的中草药、草本的方向去做文章,要有足够的科研和投入,才能和外资品牌分一杯羹。

2003年,上海家化成立皮肤科学健康研究室,与上海瑞金医院皮肤科专家联合研发,经过6年时间潜心研制,推出“玉泽”系列产品。2015年起,上海家化加大了“玉泽”在各个渠道的市场推广力度,凭借其良好的口碑,迅速成长为国内“药妆”品牌的潜力代表。

此外,云南白药、片仔癀、马应龙、益盛药业等都先后布局日化或药妆市场。自1980年就开始生产化妆品的片仔癀,近年来对于日化产品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确立了片仔癀的“一核两翼”战略,2013—2015年,其日用品、化妆品板块的营收在总体营收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分别为7.76%、12.11%和12.38%。

近几年,云南白药旗下“采之汲”药妆品牌不断发展和创新,除了大众熟知的云南白药牙膏外,陆续推出护手霜、精油手工皂、面膜以及多肽护肤套装。

对此,易观医疗资深分析师姜昕蔚称,“药品是成本极高的行业,而生产药妆产品成本相对较低,政策较宽松,又具有高频属性,利润相对可观。”

技术是道高门槛

相对于其他的化妆品,药妆前期的投入更多,“技术”是阻碍药妆市场发展的第一道门槛。

以上海家化和瑞金医院共同开发研制的玉泽为例,2004年确立产学研合作项目,2009年产品才正式投入市场。玉泽品牌经理曾对外表示,公司开发一个药妆产品,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并不是每家企业都具备资质和实力去做一个合格的、有质量保证的药妆品牌。“本土企业创立的药妆品牌,绝大多数都是新人,包括玉泽,需要慢慢地培育市场和消费者。”

同时,国人对药妆的认知,是这一细分领域的又一道门槛。多数化妆品公司的从业者认为,国内的药妆市场远未到达成熟阶段,消费者对于这一领域的产品认知尚待培养。而在欧美,药妆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大半个世纪。

谁占渠道谁将为王?

过度依赖药店,也成为很多药妆品牌失败的原因。

“药妆”不是处方药,个性化程度高,在药店销售没有优势可言。以“玉泽”为例,虽然是国际上第一个经临床验证具有治疗功效的护肤品牌,但是由于先期推广时主要以医院、连锁药房等渠道为主,在市场中迟迟未能占据领导地位。目前玉泽的线下零售渠道有数百个,“全部在医院周边的药房里”,在全国44万家零售药房中仅占很小一部分。再说,即使铺货至各大连锁药房,“大多数人也不会到药房去买护肤品,除非是在医生的建议下。”endprint

医药企业中,云南白药曾经大力推广的“采之汲”面膜,上市后与云南白药牙膏的销量也相去甚远。

姜昕蔚认为,化妆品走OTC(非处方药)渠道的难点,主要在于化妆品市场受众与医疗的受众人群不同,比如同仁堂等品牌对中老年人影响力较大,但化妆品的最核心人群,在国内还未广泛地将药店认可为购买场所,所以,药妆的市场开发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淀。

法国雅漾与薇姿一样,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药妆品牌,为拓展销售,它甚至进入了屈臣氏、百货店等传统的零售渠道,如今成了同行里的佼佼者。

雅漾中国区总经理郭民在发布会上介绍说,“雅漾作为一个药妆品牌,注重专柜人员与消费者面对面的肤质诊断交流,同时我们也做电商渠道和数字营销领域的尝试,做线上门诊。2015年9月开设天猫旗舰店,当年销售额为人民币4600万元,2016年增长到了1.5亿元。”相对于国内年轻的药妆品牌的探索,这些外资品牌显然更为“老道”,在促进“小众”药妆的商业化方面更有经验。

当然,国内的药妆企业也在摸索中发展。由于有顾客反映在线下实体店买不到相关产品,2年前,玉泽开设了网上店铺,并计划进入其他渠道。此外,玉泽还在做新的营销计划,“过去,使用产品的人都是通过口碑传播,以人传人,但未来我们会找一些KOL做营销,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玉泽的品牌经理介绍说。

“渠道”也在行动

除了化妝品企业的推动,各渠道商也意识到了药妆的商机。娇兰佳人、屈臣氏等全国性化妆品连锁企业,近年均加大了对药妆品牌的引入。屈臣氏在调整店铺品类结构之后,顺势引进了药妆品牌,屈臣氏集团方面也代理了一批进口药妆品牌。

2016年5月,京东上线药妆馆。到了2017年年初,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在集团全国经理大会上提出“两妆一品”(彩妆+药妆+时尚生活用品)战略,提升门店药妆的占比。他认为,鉴于欧美、日本等国的药妆在大众渠道中的地位,中国药妆的市场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我看这三五年就会起来,”他说,“药妆本质上是妆。比起一般护肤品,药妆更讲究技术支撑、功能针对性强、安全和理性、功效验证严谨。这些,不都是大众消费者要的吗?”

“姓药”“姓妆”两相难

多渠道销售,对国内药妆产业无疑是好事。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药妆这一品类未获得明确的定义,企业在产品宣传上难以把握,一涉及医学术语就往往被认为是夸大宣传,并受到处罚。这是不少品牌在宣传和营销上面临的“尴尬”。

日化行业观察员赵向晖指出,业界认可的药妆概念,是指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妆品。但国内相关监管部门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导致市场上药妆以三种身份“曲线进入”:以药批号、特殊化妆用品许可证和普通化妆品生产销售。

今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对《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化妆品宣传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还增加了针对网络销售的监管内容,这让药妆的身份更加尴尬。

无论哪种尴尬,也不论是姓“药”还是姓“妆”,市场已进入“亦药亦妆”的时代,潜在消费市场正在被唤醒。很多药店渠道加大药妆产品销售比例,甚至有的逐渐摒弃医药业务,转型成为药妆渠道。也有更多的新品牌在计划进入药妆领域,药妆类产品将更加丰富。这些都将推动中国的药妆行业加快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药妆化妆品渠道
药妆行业会迎来第二春吗?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我也来做中考题
干燥春季里的柔美化妆品广告
解读:席卷全球的药妆风潮
中国特色的药妆市场
沟通渠道等
药妆 鸡肋还是大餐
渠道转换中的风险控制
分销渠道就是营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