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的前世今生(中)
2017-11-09王迎新
王迎新
建水紫陶,这种深藏于云南本土的陶器绝非看上去那么粗浅,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引人入胜。通晓原料到制作艺术的全过程,才能更透测地理解一件物品。所以,这期从制作原料、工艺和装饰艺术方面做更深入细致的讲解。
全天然的安全泥料
建水紫陶的制作原料也是它形成其独特韵味的主要部分之一。
在陶瓷制作中,原料尤为关键,好的泥土是做好陶器的第一条件。建水紫陶采用的原料来自于周边的山上,当地人们称之为“五彩山”,彩色的泥称为“五彩泥”,包括红泥、白泥、紫泥、黄泥、绿泥,它是制作紫陶最基础的几个颜色,其泥质细腻目成胶泥状,资源丰富,天然安全。作为食用陶瓷器物的原料,确是不可多得的。
陶工们把泥土挖回来后将其敲碎,然后放入大桶里面泡软发开,泥浆经过沉淀、过滤后形成粘性较好的、细腻的陶泥。
和紫砂一樣,经过加工的紫陶泥还需要一个陈腐过程,如果陈腐的时间较长,泥性会有一定的改变,烧制的陶瓷器在使用过程中更利于事茶,且呈现一种美感。有时候,虽是同样的建水陶器物,有的产生变化快,可以养得很好,而有的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也没有太大变化,这跟泥性有很大关系,因为有的陶器泥料较生,所以变化很小,泥料较熟的陶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呈现一种由内而外的润泽感。泥料经过重复炼制后,就进入到建水紫陶的泥坯制作阶段。
在泥坯制作阶段,我们需要先根据所要求器物的功能性和美学理念,设计好一个器型,确定好尺寸,然后采用全手工的方式拉坯成型。拉坯完成后,坯体需要一段时间的晾放,使其部分水分消失,然后再进行精修,经过精修的泥坯厚薄程度一致,其底足、口沿更加精细。
环环相扣的制作过程
精修之后再进行刻填,也就是在坯体上画图、做装饰。有的一些制作者是将画和书法字帖临摹到器物上,而一些有美术、书法基础的人可以直接用毛笔在器物上创作,这样的器物更有艺术作品的气息,令器物上的线条更为生动有趣。
刻剔的过程中需要特别细心,否则有可能在下刀的时候将底泥刻穿,整个器物也就损坏了。但如果刻得太浅,底泥的厚度不够,当我们进行再次绘画、刻填的时候,可能出现露底的现象。填完第一层泥浆后,要将填泥部分刮平并进行一段时间的干燥,有经验的师傅知道如何把泥浆的水分控制在一个较为适中的度,它才能在干燥之后与泥坯的水分保持一致,烧造后的泥浆与泥坯也才能更完美地融合而不会出现裂缝或收缩比不协调的情况。
紫陶器的制作过程里,有的部分是后期粘接的,如茶壶的壶嘴和壶把;如博古瓶的两个耳一般以饕餮纹样或者瑞兽图案做装饰,也是单独做好之后粘接的。
所有制作过程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干燥,经过一段时间的干燥使坯体的水分充分散失,然后再入窑烧制。现在建水大多采用电窑、煤气窑烧制,少数有柴窑烧制。紫陶烧制之后还需要进行再次修整和打磨,将紫陶器表面形成的粗糙火皮磨平。有一种关于建水紫陶的说法:“声如磬,明如镜”显得有些过了,“明如镜”指的是将紫陶器的表面打磨得尤为光滑,如镜子一般能把人映照出来。现在市面上也有许多打磨光亮的紫陶器,但它与陶器的气质不太相符,过分光滑、明亮的陶器与空间环境会产生不协调感。所以,在打磨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个度,从而更好地彰显紫陶的气质,同时让手感和触感较为舒服。
特殊的装饰艺术
建水紫陶的特殊装饰方法——残贴。
残贴的装饰方法用于紫陶的制作也经过了不同层次的覆盖、叠加再刻填。我们从建水紫陶的装饰风格上可寻找到更多的文人审美的痕迹,甚至是一种以残缺为美的体现生命价值观的气象。同时,残贴中的元素也有很多清供的图案,包括梅、兰、竹、菊等花卉,以及柿子、蝙蝠、灵芝等汉文化中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
建水紫陶的刻填工艺相对于其他陶瓷种类更为复杂,同时制作的周期也更长,对制作不仅仅在“技”的方面要求较高,除了需具备拉坯、利坯等技术外,还需要极高的耐心和深厚的书画素养及敏锐的审美能力,才能在描绘之后的多次反复的剔刻、填泥中保持书法或绘画线条的流畅,对色彩明度及饱和度的把握。
所以,一件紫陶作品的制作周期,短则七八天,长可能+多月,视其刻填的层次和难度而定。这与拓片中加拓或全型拓的复杂程度可谓有相似之处。但正是因为工艺的复杂性和审美的多纬度,使得紫陶的艺术感染力经久不衰。并随着岁月的变化,新陶火气逐日消散,本身出现的温润感亦成为鉴赏把玩的一部分。
每次带学生游学或是拜访一些山水古迹回来,我会安静地到我们设在建水的小工作室里住几天,把印象最深的画面绘刻在一只壶上或花器上。下一次游历的时候可能随时携带着这个器物,也常常用饱含这些美好记忆的茶壶在传习馆里泡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