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2017-11-09朱艳英
朱艳英
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目标强调“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的三维教学,这也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情感培养能力就是其职业素养之一。小学语文教师的情绪调节与控制的外显行为能够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基于此,本文从方法层面探讨朗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针对教师的课堂情感调节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管理霸權,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情感管理中的主体价值。
关键词:朗读教学;小学语文;情感培养
古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声有色的情感朗读能“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而后得其心”,真正起到再现作品人文思想、品味作品人文内涵、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朗读既是阅读的起点,又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一篇好的作品,学生理解得透彻,朗读起来则富有情感,反之亦然。同时,情感朗读能使人获得思想熏陶。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对文中描写的人和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潜移默化地接受到各种社会性的情感陶冶,它是“教书育人”的最直接的体现。“语文能力不是做题做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由此可见,情感朗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只要抓好了这一环节,语文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在观察与探索语文教学的情感培养中,笔者得出可从以下方式人手:
一、理念上重视情感朗读,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打铁还要自身硬”,语文课程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主干课程,教师的喜与悲、热情与冷漠、神采飞扬与消极萎靡等情感一旦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会对学生的认知氛围、心理动机、情意表现、个性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的优劣。故而,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养,勤学苦练说好普通话,上课时一定不说方言,即使不很标准,也要坚持用普通话上课;要多研习名家作品,认真分析、反复揣摩,不断提高自己把握作品情感基调、思想内涵等方面的能力;要多听名家诵读资料,取长补短,掌握声调的高低、声音的变化、速度的快慢等抑扬顿挫的朗读方法,弥补自己朗读情感表达的缺失;要勤做美文美读练习,不断尝试,勤加实践,不断强化教师朗读情感表达的水平。只有如此,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得以提升,才能把语文朗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二、课堂上创建朗读情境,寻找学生情感共鸣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情感朗读教学亦如此,必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建情境。只有学生找到了情感共鸣,才能人情入境地慢慢读出味儿。
创建情感朗读情境,首先要精心设计导课。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诵读兴趣。要揣摩学生心理,认真分析研究课文,提炼课文亮点、趣点,精心设计导课。一个童趣的真情表白,一段娓娓动听的故事,一个游戏,一首好歌,一则谜语,一句动情启扉的话语,往往能使学生对课文“一见钟情”,产生情感共鸣并陶醉其中。其次要科学设计问题,诱发学生思考与想象。语文课文有一些描写的是小学生不熟悉的甚至是全然不知的事物,在此情况下要想让学生产生隋感共鸣比较困难。那么,教师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慢慢地把学生拉人情境之中。如教学《草原》第一节,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看第一节,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喜欢吗?通过朗读表达你的心情。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为什么?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美美地读这段课文好吗?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会产生想象,用心去感受,朗读才会情感流于言表。第三可以巧妙制作课件,拉近学生与作品、作者的距离。在小学语文中有许多课文距离学生较远,有的是时间、空间上的,有的是生活上的,如《长征》《草原》《十里长街送总理》《海上日出》《我的战友邱少云》等等。教学这类课文,教师要巧妙运用远程教育设备制作课件,让学生在课件创建的情境中走近作者、走进作品,真正引起情感共鸣。
三、行为上进行情感朗读示范,引导学生在内心感悟
范读,在情感朗读教学中的作用巨大。无论何种形式的有感情的范读,都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成功地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拉近距离、引发共鸣。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抓住儿童的这一优点,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用普通话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多音字及变调、轻音、儿化音;其次,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让孩子们在教师的范读中体会到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停顿方法。如在教学《老师带领我们找春天》一课时,读到“我们又来到果园里,有的桃树已经开出粉红色的小花,微风吹来,飘着一股清香……”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的情感。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范读,学生就会被带入春天美妙的情境之中去,从而达到了指导朗读与理解课文的目的。必须引导学生入境人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
四、方法上多种朗读形式运用,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朗读情感,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情感朗读是让学生有个性的朗读。因此,掌握一定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采用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课堂朗读的方法越多,学生越能得到不同形式的练习,朗读水平就会更高。比如可从以下几种方式:个别读,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及内容的掌握情况,在读后进行纠正、讲评;自由读,给学生时间、自由,让他们尽情体验、表现,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开火车读,即一篇课文由几个同学接着读的方式;齐读,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进而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