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铜官窑纹饰的历史贡献

2017-11-09陈素英钟海燕

艺海 2017年8期
关键词:风格

陈素英 钟海燕

[摘要]自印尼载有大量铜官窑陶瓷的黑石号沉船被发掘以来,长沙铜官窑陶瓷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关注,研究的各项成果不断展示着其丰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长沙铜官窑陶瓷纹饰种类丰富,不管是在陶瓷纹饰内容上还是在纹饰装饰的形式上较各时期各种类的陶瓷都有所突破,特别是创造和发展了釉下彩装饰工艺,其在装饰风格上在陶瓷史上留下了异样的装饰风向。

[关键词]长沙铜官窑 釉下彩绘 诗词书法 “野逸”风格

位于今长沙望城区铜官镇的长沙窑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曾经陶瓷生产和销售的繁荣几乎被完全淹没,直到黑石号沉船被打捞以后,我们才逐渐了解长沙铜官窑陶瓷的历史、探究它彼时的辉煌。长沙铜官窑是唐代典型的民用窑场,生产的陶瓷品种多、用途广,并在当时成为远销中亚、西亚和南亚等地的瓷器。正因为其国外的销售市场,对其装饰的要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融入了新的装饰技巧和外来风格,在陶瓷装饰艺术的历史留下了华丽的一笔。

一、釉下彩绘较传统陶瓷装饰工艺上的创新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不管是在制作工艺上还是装饰工艺上都是承前启后的时期。长沙铜官窑就是这一时期的辉煌代表,其在制作和装饰工艺上都呈现出空前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在装饰工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陶瓷釉下彩工艺的创烧就是这一时期的突出典型。

长沙铜官窑陶瓷釉下彩工艺的创烧不是偶然,其中渗透了不少历史因素和陶瓷生产技术改进的因素。唐代繁荣之前,天下并不太平,北方战争频繁,为避免战乱,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丰富的生产生活新技术,其中就有陶瓷生产的新工艺,而长沙窑釉下彩工艺的成功烧制正是南北方釉彩技术融合创新的结果。此外,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窑炉结构,使窑温可达1300度,为陶瓷釉彩的发色创造了条件。所有这些必然因素保证了陶瓷釉下彩工艺在长沙铜官窑的创烧成功。

长沙铜官窑釉下彩工艺是将传统单一的褐色釉成功地创烧成褐绿、红绿等多种釉色器物的釉表及纹饰;并根据装饰的需要,创造性地把釉色交替重复混合应用,使釉色产生出丰富斑斓的效果,这种工艺在当时可谓盛极一时,为陶瓷装饰翻开了新的篇章。随后更是创新了釉色,成功烧成了铜红釉彩,为唐代以后陶瓷釉下五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釉下彩绘打破了单色釉长期以来在陶瓷装饰上风格单一的局面,是陶瓷装饰工艺上划时代的跨越,也是整个陶瓷艺术史上最具代表的成就之一。

二、诗词书法较传统装饰题材在内容上的超越

唐代长沙窑陶瓷在装饰题材上涌现大量的诗词书法,其中书法多以楷书和行书为书写形式,成为了陶瓷装饰的一大特色。以此为题材的陶瓷装饰不仅是中国陶瓷艺术在内容形式上的丰富,也反应了楚地人民在物质丰裕的同时强化了对精神的追求。诗词书法内容主要表现的是对当地民间生活情感的抒怀和对当时宗教文化教义的宣扬;没有掺杂任何个人贬寒窘境、朝野国政的因素,从而体现了楚地人民平和富庶的生活面貌和对超凡精神的崇敬态度。

诗词内容通常是通俗的民间谚语、警句、诗歌、格言,其中五言诗最具代表性。有“不易多离别,临分洒泪难。愁容生白发,相送出长安”,言词直白,寥寥数笔道出离别时的伤感;也有商妇情思的春怨诗,如“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仿佛是生活中当地文人笔下妇人守望外出经商的丈夫归来时的真实写照(图1)。如此诗句流畅易读,直白爽口,不带半点隐喻深意;随口念来,有种亲和爽朗的感觉;无形中也反映了楚地百姓平和质朴、重情重义的品质。

此外,因佛教在当时的兴盛,也出现了许多与佛学教义内容相关的诗歌。如“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长居安乐国,多报未来缘”。再有“欲到求仙所,王母少时间。卜人盘上坐,合眼见如来”等。长沙铜官窑装饰内容出现佛教题材的诗歌,表现了楚地文化受佛教的影响,以及楚地人民对宗教教义的热衷传播,同时也是对未知精神的感怀与崇敬。

三、野逸写意较传统骨俊工笔在画风上的突破

唐代“逸品”绘画风格的出现,可谓“盖前古未之有也”。而长沙铜官窑陶瓷正因具备“逸品”风格的各方面条件得以挥展自由、灵动创造。

(一)工艺技术成熟为“野逸”画风提供沃土

陶瓷釉下彩工艺在晚唐的长沙窑中可以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因为当时“逸品”画风的盛行,绘画技法正好又是在当时的陶瓷泥胎上才得以流利畅快、施展自由。泥胎在表现“逸品”中的笔法“点”、“抹”、“泼”时,在晕染和水分的吸收上更优于其它材质。至于“逸品”画风的其他画家是否感受到这种天造地就材质的优势,从而大加在陶瓷泥胎上施展灵意,现已无从考证。但至少长沙窑的本土画工们已经把这种“野逸”趣味在陶瓷泥胎上应用得可谓得心应手了。那么“逸品”画风在长沙窑“野逸”趣味的技法运用过程中与当时陶瓷釉下彩工艺的绝妙融合,就自然而然地为后世呈现出了众多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野逸”派釉下彩陶瓷工艺精品(图2、图3)。

(二)楚地文化传统为“野逸”画风提供气候

长沙窑地处古楚之地,而楚地文化向来带有厚重的云逸浪漫、瑰丽曼妙的娱人情愫,受文化传统的折射,楚地艺术也明显带有自由愉悦、怡情奔放的性格。楚人性情狂横、桀骜奔放、思想奇幻,不拘泥于刻板常情,更不会久居平庸而不自知。如此种种都与楚地文化传统相照相生,而往往在生活习性上,楚人也就自由洒脱、浪漫写意。所认唐代长沙窑陶瓷“野逸”画风的问世以至盛行也就自然天成了,不足为奇了。

(三)自然物产富饶为“野逸”画风提供环境

唐代,长沙窑所处楚地环境山野河湖、俊奇秀美,走兽花禽、物产富饶,是无数“逸”派文人墨客向往弥留之所。他们也曾在古楚之地留下过华美壮丽的传世绝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确,野逸自然、花鸟丛林,天馈地赠、与世无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沙窑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陶瓷画工们在装饰点缀上也自然朴实、就地取材。湖山野草、鸟雀虫鱼,可谓信手拈来、不加浮華,这种民间地方的装饰形式,无处不让人感受到质朴自在、野逸奔放。

长沙铜官窑陶瓷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功绩不仅仅表现在陶瓷制作工艺上的进步,更多的是在陶瓷纹饰风格上的突破。这种突破改变了世人对陶瓷装饰长期以来的固态程式,也填补了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的诸多空白,对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的生产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谢琛)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格
浅析企业网站的吸引力
论陆游词的“太白之风”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外国美术史上浓重的一笔
室内设计的思路探索
浅谈云冈石窟造像的中国民族化发展
画廊室内设计全息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