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联中的家风家训
2017-11-09李俊生
李俊生
堂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堂联中包含的信息可以反映出一个家族的文化底蕴。堂联文化的研究涉及历史、民俗等方面,属于民间文化。要想研究某个家族的家风是如何形成的,就必须研究这个家族的历史,家族堂联则是揭示家族历史的一面镜子,是家族文化的体现。
堂联中蕴含着家族的宗风祖德,还会表彰祖先的丰功伟绩。具有代表性的,如张姓的“清河堂”,堂联如“清河世泽,唐相家声”。“清河世泽”的含义一是指张姓祖先祖居在古清河流域,二是劝诫子孙做人、做官要堂堂正正、清正廉洁,不可辱没了祖先的英名。西汉时期设置了清河郡,东汉时,刘庆分封于此,置清河国。“唐相家声”的含义是指唐代名相张文瑾,一生清正廉洁,政治上卓有建树,历史上留有美声,树立了良好的家风。
敬老爱亲 尽职有为
由于祠堂对于家族来说具有神圣性,所以祠堂的堂联也就是神圣的。堂联的内容就是这个家族的家风和家训,家族成员都要谨记在心,认真遵守。张姓族人用“清河世泽,唐相家声”做堂联,首先因为张文瓘敬老爱亲,是中国孝文化的典范。而且张文瑾毕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事业上做出了不朽的业绩,可谓忠孝双全。因此,堂联中蕴含的家风家训就是劝诫子孙们都要向张文瓘学习,努力成为忠孝双全、德才兼备之人。
张文瑾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后裔,贝州武城人。唐太宗贞观初,张文瓘通过明经科考试,步入仕途,出任并州参军,他的上司是英国公李勋。李勣非常欣赏张文瓘,称赞其乃“今之管、萧,吾所不及”。李勋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称赞张文瓘有管仲、萧何之才,可见张文瓘的才华确实有过人之处。后来,李勋调到京城任职,经其推荐,张文瓘被提拔为水部员外郎。此时,张文瓘的哥哥张文琮在朝中任户部侍郎。按照唐朝的规定,兄弟二人不能同时在台阁为官。于是,张文瓘被调出京城,出任云阳令。张文瓘到任后,勤于政务,政绩卓著,得以升职。唐高宗龙朔年间,张文瓘被任命为东西台舍人。乾封二年(667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李)勋同为宰相”。
清正廉洁 胸怀坦荡
“咸亨三年,张文瓘改授黄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俄迁大理卿,依旧知政事。”在任大理卿期间,“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经他断过的案子,当事人都心服口服。张文瓘办案不但公平公正,而且量刑适当,定罪准确。有一次,大理卿张文瑾生病,监狱里的囚犯们得知后,纷纷为张文瑾斋戒祈祷,期盼他早日康复。囚犯主动为官员祈祷,充分体现了张文瓘办案公平公正,深得人心。张文瓘升为侍中,兼太子宾客,不再担任大理卿,“大理诸囚闻文瓘改官,一时恸哭,其感人心如此”。
为人正直 勇于担当
张文瓘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早在唐太宗时期,有人盗窃官粮,“太宗大怒,特令处斩。中书舍人张文瓘执据律不当死。太宗曰:‘仓粮事重,不斩恐犯者众。魏徵进曰:‘陛下设法,与天下共之,今若改张,人将法外畏罪,且复有重于此者,何以加之?”最后,在魏徵和张文瓘的坚持下,唐太宗让步,罪犯免于处死。虽然张文瓘当时只是中书舍人,但他敢于在唐太宗面前坚持原则,冒死进谏。可以看出,他有名相魏徵之风采。宰相的职责是“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自高宗以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其后改易官名,而张文璀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三品入衔,自文瑾始”。宰相是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要职,张文瓘长期担任这一重要职务,并且“同三品”作为宰相一职的专用称号,也是从张文瓘开始的。张文瓘还积极为国荐才,狄仁杰就曾受到张文璀的举荐。“高宗上元二年,大理寺丞狄仁杰考中上,考使尚书左仆射刘仁轨以新任不录。大理卿张文瓘称独知理司之要。仁轨大惊,问:‘公断几何狱?文瓘曰:‘岁竟凡断一万七千八百人。仁轨乃擢为上下考。”因此,张文瓘作为狄仁杰的顶头上司,向朝廷大力举荐狄仁杰,使狄仁杰得以崭露头角,也为大唐培养了一位不可多得的良相之才。
张文瓘为人正直,善于进谏。当时唐高宗命人营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殿,又出兵征讨四夷,养厩马万匹,财政开支很大,国库渐虚。张文瓘进谏日:“人力不可不惜,百姓不可不养,养之逸则富以康,使之劳则怨以叛。秦皇汉武,广事四夷,多造宫室,使土崩瓦解,户口减半。臣闻治化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陛下不制于未乱之前,安能救于既危之后。百姓不堪其弊,必构祸难,殷鉴不远,近在隋朝。臣愿稍安抚之,无使生怨。”唐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节减厩马数千匹。唐高宗对张文璀非常信任,他的建议唐高宗愿意接受。“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张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或曰:‘已议。即皆报可。”唐高宗仪凤三年,新罗外叛,朝廷准备发兵征讨,当时张文瓘重病在家,得知消息后,顾不上身体病痛,急忙求见皇上,说:“比为吐蕃犯边,兵屯寇境,新罗虽未即顺,师不内侵,若东西俱事征讨,臣恐百姓不堪其弊,请息兵修德以安百姓。”唐高宗看到张文瓘顧不上在家养病,冒死前来进谏,很受感动,同时觉得张文瓘说的有道理,就取消了对新罗的用兵。之后,张文璀的生命也很快走到了终点,这次进谏后不到一个月,“癸亥,张文瓘薨”。
张文瓘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他的侄子张锡也曾两度担任宰相。武则天圣历初年,张锡的外甥李峤和姚崇一起出任宰相。张文瓘有四个儿子:“潜、沛、洽、涉,中宗时,潜官至魏州刺史,沛同州刺史,洽卫尉卿,涉殿中监。父子兄弟五人皆至三品官,时人谓之‘万石张家。”张文瓘为官清正廉洁、政绩突出,在民间留下了非常好的口碑,树立了良好的家风。清河张姓族人都以此为荣,从此便有了“清河世泽,唐相家声”的堂联,激励后世子孙要像张文瓘那样做一个受人爱戴的人。
千百年来,大批张姓族人和其他很多姓氏一样为躲避战乱,从北方迁移到南方,后来又有一部分迁移到了海外。因此,海外张姓族人也建有部分“清河堂”。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