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中庄汤帝庙剧场考
2017-11-09段飞翔
段飞翔
中庄村位于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以东,距县城13公里,处在沁河东岸,樊山以西的河谷地带。樊溪自东向西流经中庄村。明朝以前,中庄村属黑松沟,明初实行里甲制度后,被划入白巷里,据庙中碑刻考知,清代废里甲制以后俗称中庄村。在阳城县,这里是比较富裕的村落之一,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村中现有居民280余户,700余口人,以王、李、曹姓居多。
汤帝庙位于中心街道上,坐北朝南,是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四合院建筑。庙院沿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分布着戏台、拜亭、正殿;戏台两侧建有山门和钟鼓楼,向北延伸建有东西看楼、小拜亭;老君殿、高襟殿、五虎殿分居正殿两侧。庙内建筑多为明清遗构。该庙于近年重修,屋脊、顶、垂戗脊兽,全部更新。楼台殿宇富丽堂皇,画栋飞甍流光溢彩,古庙焕发着新的气象。庙内现存清代碑刻14通。
东西山门、钟鼓楼分居戏台两侧,形制相同。山门之上各有额题:“惠兹万物”“粒我蚕民”。山门三间,明间开门,次间砌墙。六角形束腰础,上承圆木柱,拱形雀替上承阑额,柱头施普柏枋,枋上施斗拱,三踩出假昂一跳,明间补间一朵。梁头伸出作耍头,正心瓜拱上承通枋,枋上垫散斗,斗上置正心枋,撑起屋檐。拾八级台阶而入,距门4米左右均建砖雕影壁,壁心嵌碑。
钟鼓楼紧挨东西山门,均为二层建筑,单檐歇山顶,屋脊垂戗脊兽俱全。每面施斗拱三攒,三踩单昂,角科出斜拱。钟鼓楼的第二层三面开窗,向院内一侧砌实墙,无柱。
戏台坐南朝北,面对正殿。据戏台脊枋题记记载,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宣统二年(1910年)重修,有金枋题记“时大清宣统二年岁次庚戌七月初六日吉时阖社重建”。戏台悬山顶,琉璃瓦脊,脊饰鸱吻。屋顶简瓦覆布,琉璃剪边。戏台面阔三间共9.65米,明间宽4.75米,进深两间,前台进深3.9米,后台进深3.2米。台基高1.55米。前台四根圆木柱,高3.3米。束腰方凳础,础高0.44米。础间装石质矮护栏,高0.2米,两侧台口处安高约1米的木质护栏。檐柱上施丁头拱,上承大、小额枋,枋上置斗拱,均为三踩单翘,明间平身科两攒,耍头为龙头,次间平身科两攒,耍头三幅云。顶部被天花封蔽,不见梁架。戏台金柱为方形抹角石柱,束腰方凳础,柱间装隔扇,分开前后台,隔扇正中额题“鉴古台”,“鉴”取镜之意,“鉴古”即是以古为鉴。“鉴古台”也就是这座戏台的正式名称。左右上下场门额匾题“清歌”“妙舞”,裙板上绘有中国古代“四美”图画。
看楼位于东西两侧,上下各六间,上为看戏之所,下为客房。悬山顶,灰脊,筒瓦覆顶,琉璃剪边。看楼面阔8.2米,进深3.85米。下层檐柱为圆木柱,方凳础,柱高2.45米。檐柱间装三交六抹隔扇门,次间开窗。
拜亭南距戏台12米,北距正殿3米。单檐歇山顶,琉璃瓦脊,屋脊上饰有鸱吻、仙人、宝瓶等。拜亭五檩四架椽,圆木柱,鼓镜加覆莲础,柱升起,收杀、侧角均不明显。柱头科三踩单昂,平身科每面一攢,明间出斜拱,耍头为龙头。拜亭面阔三间,9.7米,进深4.65米,基高1.4米。拜亭梁架清晰,五架梁头伸出前后,耍头三福云。梁上施瓜柱两根,承托金枋,三架梁插入金檩与金枋之间,梁上设脊瓜柱、角背,撑起脊枋、脊檩。四转角于内拽枋上施抹角梁,梁上施老角梁,老角梁上承托金枋,枋上置驼敦,承托踩步金梁与金檩,撑起屋顶。拜亭脊枋墨书“时顺治八年岁在辛卯四月一十八日吉时创建”,与庙内现存《拜亭赋》碑刻相互参证,可知拜亭创建于斯年。拜亭明间有楹联一副,“人生如戏,历尽千辛万苦;戏如人生,演绎悲欢离合”。
正殿为汤帝殿,坐北朝南,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遗构。悬山顶,琉璃瓦脊,脊饰鸱吻,屋顶筒瓦覆盖。五檩带前廊式构架,面阔五间,通面阔14.9米,进深四椽,5.7米。檐柱为圆木柱,覆莲加石鼓柱础,柱头上施雀替,两端施三才升承托垫板及檐枋,柱头上纵向插入丁头拱,上施三才升,承托由拜亭后檐柱纵向伸出的穿插枋。正殿檐柱柱头科为五踩双昂,耍头三福云,平身科每面一攒,耍头为龙头。金柱间装隔扇门。正当间门额匾书“汤帝殿”。走马板上绘成汤大帝之像,左右两侧依次是“八仙”中的何仙姑、铁拐李等。
高禖神殿居于正殿左侧,面阔三间,明间装三交六抹隔扇门。老君殿紧挨高襟神殿,面阔一间。两殿共用一个屋顶,悬山顶,琉璃瓦脊,筒瓦覆顶,琉璃瓦剪边。两殿通宽11.25米,进深均为四椽,4.5米,基高0.25米。
五虎殿位于正殿右侧,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通面阔三间,8.25米,进深四椽,4.5米,基高0.4米。悬山顶,屋顶低于正殿1米左右,琉璃瓦脊,简瓦覆盖。檐柱为圆木柱,鼓础柱,柱头施通枋,枋上置斗拱,上施斗口跳。檐柱挂楹联一副:“战鼎足声震寰宇日月经天,定三分功垂青史江河行地。”次间槛墙高约0.8米,上安四抹隔扇窗,隔扇心为套方格图案。殿内供奉三国时蜀国的五虎上将。五虎殿前1米左右建小拜亭,单檐歇山顶,山花向前。今为存放庙内碑刻之所。
财神殿面阔三间,五檩带前廊式结构,檐柱为圆木柱,鼓柱础,柱头施通枋,枋上施斗拱四攒,上施挑檐檩,承托起屋檐。悬山顶,琉璃瓦脊,筒瓦覆顶,绿琉璃瓦剪边,鸱吻完好。
据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重修东西客房看楼钟鼓楼山门门外市房并补葺一切碑记》记载:
馆庙自创始以来,各殿以及拜亭、舞楼,屡经重修补葺,极为壮丽。但东西客房、看楼、钟鼓楼、山门旧制与殿亭、舞楼殊不相称,且兼历年既久,风雨摧残,几至倾颓……两客房、看楼旧制五问,基址殊狭,今则改为六间,上为客房看楼,下为禅室,展其基址而扩大之。钟鼓楼旧制近于照壁,今则移至东南、西南隅,雕其檐牙而高起之。两山门旧制卑且暗,今则门前筑台数尺。阔其形势而使卑者高、暗者明。
由碑刻信息可知当时各殿宇的布局、维修等情况。至迟在清嘉庆二十一年汤帝庙已经形成具有舞楼、山门、东西客房、看楼、钟鼓楼、正殿等的建筑布局——一个闭合性的神庙演剧场所。这种格局的形成,为神庙祭祀、演剧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风雨摧残,很多建筑损坏严重,几近倾颓。山门等其他附属建筑与壮丽华美的殿亭、舞楼极不相称,使人观之感伤。于此决定重修庙宇,对东西客房、禅室、看楼、钟鼓楼进行重修,扩其基址,客房与看楼由原来的五间扩大为六间。笔者推测其原因有二:一是原建筑整体狭小,与庙内其他建筑规模极不相称。二是作为神庙剧场,为了容纳更多的观众看戏,钟鼓楼近于照壁,这次重修把它们向东南、西南移动,并对钟鼓楼重新进行了修缮,使其更显俊美。此次重修客观上扩大了神庙剧场的观剧空间,对神庙祭祀、演剧活动无疑是一次有力的支持。endprint
顺治十年(1653年)的碑刻《创建拜亭碑记》详细记载了拜亭的创建年代、经过等,此碑砌于西影壁内,碑高175厘米,宽77厘米,碑刻记载如下:
亭者,停也,止其所也。谓人所安足而依厥止也,必有名焉以称之,所以昭来兹也。考诸古亭,不胜纪名,不尽留要,皆燕闲游乐之所也。居恒读其文,未尝不感慨留连想见其人,虽然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名胜易坠,身口昔已口后可知矣。吾中庄之新亭,则有异于是者。庙既当阳,亭亦爽皑。其先大殿五楹,惟汤祷雨则正祀焉,而配以月蜡,从以玉龙。里人以报功而崇德也,亦以御灾而捍患也,其制可谓备矣!独是春祈秋报之时,露台之上以布为幄,不蔽风雨,亭实为缺典焉。起贞卿伯于九原,当其有事于庙,拮据惟勤,二十馀年宁口不逮,此即前之父老,或亦有商焉而未就者,时未至而事不起也。岁在辛卯,社宰曹君讳学信号敬台者,始口诸同社筑基焉,结构焉,未几而亭成焉。收松峦之耸翠,映塔峰之参天,背三台而面笔山,一社之观瞻,千古之胜概也!且创壁于西,与东壁并峙,完矣,美矣!虽捐金者诸君有可书之绩,管理者李渐有赞勷之劳,而经营于朝夕者,曹君独瘁之力也。昔明崇祯癸酉,寇扰三晋,士女流离。曹君任劳任怨,总理修筑,创石寨于南山之巅,迄今恃干城焉,岂独一亭之建为足多耶!然亭成而不颜以名者,何斯亭也?父老饮射读法之地,异于骚人燕闲游乐之所也,故无名也,因从社而以拜亭纪焉。孔子曰:“拜下,礼也。”礼失而求诸野,意在斯乎?社不易而亭不移,即他日风雨催剥,吾意后之君子,又有思沏始之艰补而葺之者,当不与兰亭共已,梓泽同墟也。其功乌可泯耶?予喜而纪。又从而为之铭曰:亭亭者亭,屹屹者壁。人与亭存,功同壁立。於戏!不忘镌于磐石。
清顺治十年五月端阳日
恩贡进士吏部候选知县邑人李一桂谨撰
文中所提之新亭(即拜亭)由其所处特定的位置(神庙正殿之前),在功用上与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兰亭”及与之相类似亭子拉开了距离。此亭并不是供骚人燕闲游乐之所,而是有宗教祭祀、乐舞表演活动的功能。由“其从社而以拜亭纪焉”可知其在“春祈秋报”之时多用于祈福或感谢神灵庇佑进行酬谢神灵和欢庆丰收的表演场所。从建筑形制上看露台无盖,受风雨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于诸多活动不便,实为当时之遗憾。宋张唐英《蜀祷杌》卷下载:后蜀孟昶“广政三年正月上元观灯,露台舞娼李艳娘有姿色,召入宫,赐其家钱十万”,这是露台与歌舞表演紧密结合的最早记载。历代都有关于露台承担乐舞百戏表演的相关记载,其中亦包括戏剧演出。
露台、拜亭和舞楼,在其演变历程中都曾与戏剧表演有着紧密的联系。后因其职能各有侧重,导致了功能差异,最终成为了各具特色的职能性建筑。三者在建筑形制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露台相对于舞楼、拜亭,建筑结构较简单,四周无柱,上不覆顶;舞楼、拜亭比于露台更显精美,建筑形制较复杂,四周设柱,柱上覆以不同形制的顶盖。在其功用上亦有异同:“拜亭只演小型歌舞、神戏,露台可演场面较大的歌舞杂技和宋金杂剧院本,而舞楼是专演正队戏、院本和元明杂剧。至少在明代是这样的。除特殊情况的祭祀之外,一般已不在舞楼上举行祭神仪式了。这一点,终使它和摆放供品、举行典礼又演出节目的多功能的拜亭、露台,拉开了较大的距离。这距离一旦拉开,随即表明戲曲艺术在神庙里业已获得独立的存在价值。”(《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露台作为一种向拜亭、舞楼过渡的一种形态,在后两者逐渐成熟之后,终被取代。现今庙内已不见当年之露台。拜亭于顺治辛卯年(1651年)在社宰曹学信的倡导下,合众人之力修建。亭成,与周围景物相互称合,十分壮美。前文中所录的碑刻中就有“收松峦之耸翠,映塔峰之参天,背三台而面笔山,一社之观瞻,千古之胜概也!且创壁于西,与东壁并峙,完矣,美矣!”的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建亭者对重修后拜亭之盛景大加赞美之情,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对自身功绩的一种肯定。
《拜亭赋》中记载:“人庇大厦,神享明堂,祝豚蹄于设杓,载歌舞于陈尝。”透露出此“拜亭”具有祭祀与娱乐一体两面之功用,在祭礼中,有夏“杓”秋“尝”。于此活动之中,供神、人娱乐的表演活动是一项重要环节。由此,笔者大胆猜测在汤帝庙用于戏剧演出的舞楼正式出现之前,其很可能就已经在承担戏剧演出活动了。可见,中庄汤帝庙的现存建筑、碑刻对研究山西地方性的神庙剧场的演变有一定的价值,也是露台向舞楼演变的一个很好例证。
庙内所存康熙三十年(1691年)《补葺汤帝庙重修舞亭记》碑文记载:“至于舞亭,全势倾圮,鞠为茂草,击目伤心。君独无意乎?”可知汤帝庙在康熙早期就有舞亭,此庙在祭祀活动中也必定早有戏剧的演出。舞亭对于神庙的整体布局、人们的生活来说都是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舞亭倒塌才会引起民众的感伤。也是基于此原因,人们才决定进行此次重修。整个过程由值年社首的两位曹公,联合十二水官组织,各阶层民众共同捐资,共同修缮。舞亭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二月二十九日修缮完毕,再现盛景,有文字记录:
比之旧迹更高廊弘丽,大侈前规。工既讫功,归然改观,洵如诗之口口,如松之茂,如竹之苞也。嗟乎!前之日何以动人悼且叹!今之日何以使人欣且羡也!
这些记载从不同的侧面透露出中庄汤帝庙舞亭,对于庙宇布局、人们精神娱乐活动的重要作用及宗教祭祀活动的影响之大。所以在重修完成之际,他们才会立碑记述此过程,并对新建舞亭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赞美之情流露于行文之间。
现存地方文献资料记载,“中庄秧歌”其实源于上庄村,是人们在生活娱乐过程中,在歌舞表演的基础上融入了不同的叙事内容,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歌舞小戏。产生于上庄的地方剧种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庄秧歌”呢?其原因是清末民初润城镇上庄、中庄和下庄三庄在地理区位上相连,出于管理需要,三庄统一由中庄村管理,所以才会把产生于上庄的地方小戏命名为“中庄秧歌”。
在中庄村,很早就有人在哼唱这种秧歌调调,但是当时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形式。“中庄秧歌”真正形成规模并兴盛起来大概要追溯到1940年前后了。当时八路军的老二团就驻在中庄村汤帝庙内,在这里设立供给部,支持着太行山区的抗日战争。为了配合当时形势的需要,时任团长的陈建兴动员村中积极分子和文艺爱好者成立了醒民剧团。当时剧团负责人为上庄的卫金龙,下庄的李敦兴、段佰祥等人,编剧导演为下庄的张泽生和李宜川。他们积极创作了一系列的剧目,有《节约一把米》《拼命》《河神娶妻》《王秀兰》《二流子回头》《四姐妹拜寿》《拥军》《小参军》等,并在多地进行演出,积极配合着当时的革命工作,宣传男女平等、送子参军、破除迷信等,对鼓舞民众的抗日斗志起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可惜的是,随着老艺人们的相继过世,“中庄秧歌”大部分曲调得不到传承,面临失传危机。政府为保护这种传统地方性剧种的传承做了很多努力,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还在积极地实施保护政策。2008年“中庄秧歌”被列入晋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11年被列入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政策的支持为地方剧种的传承和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
当前,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中庄秧歌”在庙会中演出。在由中庄村与上、下庄村轮流承办的庙会上,当地民众更多的是邀请上党梆子、上党落子和地方的豫剧团进行表演。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