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2017-11-09李瑞丹

读天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氛围兴趣方法

李瑞丹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阅读的标准则要更高些,本文从培养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营造阅读氛围和评价阅读水平等几个方面探索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需要注意的方法和规律。

关键词:湘教版;兴趣;方法;氛围

对于孩子来说,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任务主要是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培养快乐的读写习惯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

让每个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地获取知识,在课内外阅读中快乐成长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永恒的追求。在教育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耕耘,一起收获,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幸福成长,自己也同样快乐着,幸福着,这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达到的一个新的教育境界。为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培养阅读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被逼着读书的孩子是不能从读书中获得乐趣的,也很难从中有所收获。由此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们要大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内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所选课文有很多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比如《祖国啊,我属于你》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孔明借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把孩子们带入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去……在课外阅读中,如果一开始就能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以参照课本选择一些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当学到《草船借箭》,他们可能就想知道《舌战群儒》;当讲到“鲁智深”他们可能就会对整个《水浒》都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的学习的语文知识。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好的老师;一份好报,就是一位好的朋友。”引导孩子勤于阅读好书好报,从书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有利于提高儿童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有利于培养儿童爱美的情趣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有利于陶冶儿童的情操,发展孩子的智能。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孩子们博览群书,从而开阔视野,启发思路,让他们尽情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孩子们如同一只只勤劳的蜜蜂,在书海中欢快地采蜜,一定会酿造甜美的蜜糖。这是老师最喜欢看到的场面。

二、指导阅读方法

教师传授学业要授之以渔,首先必须让学生识别何为鱼。教师应指导学生按年级段读书。精心筛选适合各个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目,逐步构建起综合精读、泛读、品读、诵读的阅读课程体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教给孩子方法,让孩子多读书。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晨读,午读,晚读;师生共读,亲子阅读,专题阅读等。

教师要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良好读书习惯。边读边画,边读边想,边读边记。在阅读中画出精美的句子、词语,读到精彩之处,随即写写读的体会,读完后,还可分类摘抄文中的佳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孩子们阅读能力提高了,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到写作文时,思路如喷泉而出,写作也迎刃而解,一举两得,其乐融融。如:教学有关母爱为专题的写作训练,我首先推荐表达母爱的诗歌:孟郊的《游子吟》,冰心《纸船——寄母亲》等,让学生读、背。推荐有关赞美母爱的美文:《月光下的蛙鸣》,冰心的《往事》等佳作,让孩子领悟深深的母爱。因为这些文章真挚感人,我还要求学生背诵精彩段落,冰心的《往事》:“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天空下的荫蔽?”让孩子们精读、背诵,熟能生巧,水到渠成,最后,写出好文章,完成从读到写的飞跃。

三、营造阅读氛围

“读书吧,少年!”老师要经常宣讲阅读的好处,使班级形成以读书为荣,不读书为耻;以读书多为荣,读书少为耻的氛围。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创造课外阅读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下读书。

(一)开发图书馆

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每周一次的整本书阅读课,学生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精读一本书,日积月累,学生受益无穷。

(二)建立班级图书库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三)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

(四)优化读书环境

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装点上几幅书画作品,增添了文化气息。读书时,放上一盒优雅舒缓的钢琴曲,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尽情地读书,平和的心境,互相感染,融入书海而不亦乐乎!

四、评价阅读水平

每隔一段时间要对学生的读书数量、质量和方法做一定的评价,设定评价标准,督促孩子们坚持正确的方法和习惯。

为了“哄”学生爱上阅读,“哄”学生读更多的书,我每周都从图书室借来几十本书,“奖励”给爱读书的学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

“讓读书成为生活方式,让童年伴随书香成长”,“读书吧,让好书伴随我们快乐地成长!”朱永新教授曾指出:“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而我们坚定地说:“我们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倾情用一身书卷味唤醒儿童的阅读需要,正用一路书香温润儿童精神成长。”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爱上阅读,享受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endprint

猜你喜欢

氛围兴趣方法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