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谷物干燥机应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7-11-09崔向冬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年6期
关键词:辽宁省建议现状

崔向冬

摘要:谷物干燥机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当前粮食收获后大量集中处理的问题。阐述谷物烘干机在辽宁省粮食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推广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促进辽宁省谷物烘干机发展的建议,以期为促进辽宁省粮食安全稳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谷物干燥机;发展;应用;现状;建议;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S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6-0047-02

近年来,农用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城乡发展变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流转政策实施等多种因素导致粮食收获期大幅缩短,短时间内集中收获的粮食客观要求有更快地处理能力,传统的晾晒方式已达不到要求,而谷物干燥机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谷物干燥机是一种通过热源干燥让谷物物料达到设定含水率的收获后处理机械。辽宁省谷物干燥机研究较早,发展历程超过30 a,集中在铁岭地区形成一批干燥机生产企業,以生产连续式干燥机为主,产业化相对较高;购机农户分布广,机具使用率较高。

1 辽宁省谷物干燥机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主要作物机械化水平高,农民收获后直接处理已成主流

辽宁省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种植面积大,分布地域广,从春播到秋收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民接受普及度高。大多数农民已经意识到过去传统的粮食干燥晾晒方式导致用工成本上升,不仅不能保证粮食质量,在道路上晾晒还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所以农户在收获后更愿意将粮食直接卖给谷物烘干机用户,实现节本增收。同时,烘干机用户集中收粮作业,不仅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还能精确控制粮食达到标准水分,避免发生变质、发芽、霉烂等,降低储粮环节粮食损失率,提高贮藏粮食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使得烘干设备需求呈现明显增长态势。

1.2 购机初次投入大,机具使用率低,农户操作技能有待加强

虽然谷物干燥机在辽宁省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但购机用户初期资金投入还是相对巨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占用土地多、附属建设多。投资建设至少需要占地1 000 m2以上,地面硬化平整需要10万元以上,购置烘干设备需要20万元以上,配套厂房、圆筒仓建设需要30万元以上,初次一次性投资超过60万元,还不包括作业期间收粮资金。由于烘干作业季节性强,基本是收获后运行,辽宁地区一般在10月至次年2月,其余时间机具处于闲置状态,使用率较低,一般全年只有1~2个月连续作业。另外,大部分购机用户不懂烘干机的使用,普遍雇佣外来操作人员,虽然生产厂家有安装试机培训,但能完全掌握烘干机性能的操作工人较少。近年来粮食收购价格不稳定,烘粮成本渐高,造成购机用户经营风险较高。

1.3 生产企业多,补贴力度大,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自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2013年起辽宁省谷物烘干机补贴总数超900台(套),补贴额度单台2~10万元不等。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用户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同时还带动了企业销售数量,促进辽宁省生产烘干机企业的飞快壮大;不仅造就了一批年生产销售量可达百台以上的企业,同时也使辽宁省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行业门槛较低,部分厂家以一种投机的心态进入行业,其不具备相应的技术和设备条件,制造工艺水平低下,导致产品质量较差。

目前全省生产谷物烘干机的农机企业总数多、相对集中,但总体上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高,原材料材质参差不齐,制造工艺水平相对较低,一些生产企业的产品安全防护不达标、故障多、可靠性差、维修多、售后服务难以保障,造成用户损失。

1.4 生产企业成本逐年提高,经营思路老旧,技术创新不够

近年来,受原材料、运输、运营、生产企业增多等方面影响,辽宁省谷物干燥机生产企业的整体制造成本逐年提高,但由于很多不良企业的“价格战”恶性竞争,谷物烘干机的售价却无上涨空间,造成企业生产销售压力大。有一些私人企业采用比拼价格的老旧经营思路,不比质量和服务,更让其企业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存干燥机企业自主创新研发力量不足,开发能力较弱,多以引进仿造为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技术,工艺装备落后,产业化、信息化周期长;同时,企业技术人才引进难、流失严重,难以形成较强技术支撑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辽宁省开展谷物干燥机相关研究的机构很少,科研能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辽宁省谷物烘干机的持续发展。

2 辽宁省谷物烘干机发展建议

2.1 生产企业创新智能,注重节能环保

随着谷物干燥机市场现有技术成熟、市场日益饱和,生产企业应意识到产品升级改良、创新智能的紧迫感。建议辽宁省干燥机企业不要满足于现有技术,应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突破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瓶颈”,达到整机装配多元化、电子化、智能化。通过完善对粮食在烘干过程中的智能监控、分析处理,实现多方向、多角度保证粮食烘干效果、提高烘粮质量。另外,传统的干燥机作业期间能耗高、粉尘大,已不能满足如今的环保需求,这就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的解决方式有改燃料种类由燃煤为燃气或生物质,以及干燥机整体加装环保罩以解决粉尘排放等问题,但在节能环保的突破上还需要生产企业更关注废气循环干燥系统技术和太阳能等清洁型新能源方向。

2.2 生产企业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粮食烘干机是典型的农机专用设备,大多用户缺乏使用操作、维修保养和故障处理能力,在售前、售后期间需要生产企业人员的专业指导和帮助。随着生产节奏的加快,用户更需要良好的服务体系,生产企业的服务能力已成为用户购机时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市场生产企业众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售前、售后服务,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和购机用户的信任。辽宁省干燥机企业一般整机质保期短,建议生产企业建立购机客户档案,记录用户信息,完善服务组织及管理措施,加强对购机用户操作技能的培训,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设备损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营销和服务团队的综合素质,切实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让购机用户买得放心,用得舒心,赢得良好口碑。

2.3 政府规范行业技术指标,引领自发积极进取

近来年国家相继出台完善谷物干燥机行业标准和谷物干燥机推广鉴定大纲,目的就是规范行业技术指标,带动行业良好发展;同时也通过支持中联重机、奇瑞重工等农机装备龙头企业进入粮食烘干机市场,形成以点带面的推动行业格局。在此机遇下,建议辽宁省市各级政府倡导优质、诚信的行业领先企业,通过给予重点企业政策上的扶持,带动整个地区干燥机企业进步。此外,还可以引导辽宁省烘干机生产企业自主形成行业协会,齐心协力、求新求变,促进企业科学管理经营,改变当前烘干机生产企业小而多、分而散的恶性竞争局面,促进粮食烘干机产品升级换代,加速粮食烘干机行业整合,引领烘干机产业健康发展,逐步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2.4 政府加大监管宣传力度,做好服务引导工作

目前辽宁省干燥机市场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建议各级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粮食烘干机市场秩序,加大宣传力度,净化粮食烘干机市场。同时还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对购机用户要做好购机补贴工作,科学给予购机用户相关意见和经验;对生产企业要鼓励科学创新,合理布局,加强对新入行企业的前期引导。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也要自觉接受来自用户、市场协会、政府等多方面的监督,共同促进辽宁省谷物烘干机整体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国强.对粮食烘干机的认识和看法[J].农业机械,2017(3):68-69.

[2] 张华光.粮食烘干机市场将往何处去[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4(11):15-16.

[3] 石衣.粮食烘干的现状与困境[J].农业机械,2015(15):75-76.

[4] 崔跃峰.辽宁省粮食烘干机质量调查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8):72-74.endprint

猜你喜欢

辽宁省建议现状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三代人的建议
FOOD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