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的设计研究
2017-11-09谢宏伟樊书文蒲黔辉
谢宏伟, 樊书文, 蒲黔辉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系, 四川成都 610031)
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的设计研究
谢宏伟, 樊书文, 蒲黔辉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系, 四川成都 610031)
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主要由桥面板、主梁、立柱和主索组成,这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由于具有施工简便、受力状态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一致、不需要索塔等优点而受到关注。文章以四川万源至达州高速公路某一段的地质条件为基础,详细说明了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的设计过程和施工方案,并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分析。相关结论可以为类似桥梁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 新型桥梁结构形式; 有限元分析; 设计研究
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是20世纪70年代国外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公路桥梁结构形式,其主索在桥面板以下成反拱形,两者之间通过立柱进行连接(图1)[1]。
图1 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
林同炎先生于1972年在哥斯达黎加首创该类型桥梁,建成了跨径为108 m的科罗拉多大桥。随后,德国和日本等相继修建该类桥梁[2]。国内这方面起步稍晚,吴琦瑛先生于1989年在湖南洞口县淘金村建成了一座跨径为70 m的淘金大桥,是国内该类桥梁结构形式开始发展的标志[3]。
1 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特点
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由于结构特点和稳定性要求,适用于跨径不大的山区峡谷或水面落差较大、对通航要求不高的河流中。这类桥梁不需要索塔,能利用主索作为施工平台,施工简便。构件内力状态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保持一致,施工时的内力始终不会超过成桥运营时的内力,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的附加构件和材料。国内外部分已建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如表1所示。
表1 部分已建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
2 工程概况
本桥桥位上跨四川万源至达州高速公路某一段处的冲沟,桥位处上沟心上覆漂石夹土,两岸上覆低液限黏土,下伏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落差最大为40 m左右,两岸坡度均达43°左右。
汽车的荷载等级为公路一级;单向三车道,无行人荷载;铺装层采用4 cm的防水粘结层和6 cm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防水粘结层(水泥砂浆)容重20 kN/m3,沥青混凝土(细粒式)容重23.5 kN/m3;均匀温升、温降按20 ℃考虑;横桥向假定风荷载水平垂直作用于桥梁各部分迎风面积的形心上,而对于上承式桥梁,可不计桥梁顺桥向所受的风荷载。
3 结构设计
结合地质条件和已建同类桥梁的设计经验,本桥采用图2所示的结构设计方案,桥梁的主要构件见图3。
图2 桥梁结构立面(单位:m)
3.1 总体布置
结构形式为自锚式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矢跨比1/13,计算跨径130 m,设计宽度0.60 m防撞护栏+3.6 m净桥面+3.6 m净桥面+3.6 m+0.60 m防撞护栏,全宽12 m。
(a) 桥梁横断面
(b) 主梁横断面
(c) 锚碇横梁侧视图3 桥梁的主要构件(单位:mm)
3.2 桥面板
采用预制C40混凝土桥面板,受力钢筋为HRB400钢筋,单排布置,制作吊装分节段进行,板段之间现浇微膨胀混凝土。
3.3 主梁
采用Q345槽型钢主梁,壁厚为50 mm,制作吊装分节段进行,标准长为6.5 m,梁段之间用螺栓进行连接。
3.4 主索
采用平行丝股主索,面积为0.070 7 m2,弹性模量为2.05×108kN/m2,泊松比0.3,容重为78.5 kN/m3。
3.5 立柱
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立柱,钢管采用Q345钢材,混凝土采用C40,外直径为400 mm,壁厚为40 mm,立柱间距为6.5 m。
3.6 锚碇横梁
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梁长12 m,预留倾角为15°的孔道以便主索安装。倾角能保证主索在孔道中与锚固钢板相互垂直,以此来减少主索对锚碇横梁的受弯作用。
4 计算分析
4.1 计算模型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 2013对全桥进行建模分析:主索采用160个只受拉单元来模拟;立柱与主梁均采用梁单元来模拟,共156个;桥面板采用120个板单元进行模拟;全桥共用436个单元、402个节点进行模拟;立柱与主索之间考虑为铰接,横桥向和竖向的弯曲自由度释放;立柱与主梁之间考虑为固接;边界条件:施工地锚阶段,槽型钢主梁的临时支座用“一般支承”来模拟;成桥自锚阶段,锚碇横梁与主梁产生较大压力,主梁的永久圆形板式橡胶支座采用“弹性支承”来模拟。有限元模型见图4。
图4 有限元模型
4.2 结果分析
在自重荷载、移动荷载、风荷载以及温度组合作用下,该桥的响应如下:
4.2.1 竖向变形
竖向变形的最大值为0.058 m,挠跨比远远小于规范所规定的限值1/300,表明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运营阶段的竖向刚度能满足要求。
4.2.2 主索
分别以立柱之间的主索段作为一个单元,每侧主索沿纵桥向划分20个单元。荷载组合应力如图5所示。
图5 主索的荷载组合应力
由图5可知,主索应力差较小,最大的应力出现在接近两端的位置,为455.62 MPa,满足安全系数大于2.5的要求。
4.2.3 立柱
对于钢管混凝土构件,在计算成桥和运营阶段的结构承载能力时采用“统一理论”较合理[4]。计算结果表明,边立柱的轴力值远远大于其他立柱,最大轴力为397.52 kN。以边立柱轴力控制设计,按照统一理论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并验算中间立柱的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按照初步拟定的方案尺寸,边立柱将不满足承载能力要求。进一步将边立柱钢管材料改为Q420,混凝土改为C80,重新验算,能满足要求。
4.2.4 自振特性
对结构影响较大的几个振型的振型图以及频率如表2所示。
表2 结构自振振型
扭弯基频比KR/V=HR/HV,是反映结构体系对抗风颤振敏感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理论上要求KR/V>1.0。由表2可知,该桥扭弯基频比为2.345,因此该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结构抗风性能。
5 施工方案
本桥施工时先将主索临时锚固于山谷两边岩体中,并对锚洞剪力和滑动稳定进行验算,再利用主索由两边向中间对称施工立柱、主梁和桥面系等。为了满足在施工阶段由于主索直接裸露造成的稳定性问题,采用了与主索以上结构等重的混凝土板对主索进行压重。这些混凝土板与主索一起形成悬带以保证施工阶段主索的稳定性,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已经在淘金大桥中得到了验证。桥梁的施工步骤如图6所示。
图6 施工步骤示意
体系转换方式为:锚碇横梁和岩体临时锚碇之间采用接长索连接,将主索和接长索分别锚固于锚碇横梁上,维持锚碇横梁在施工阶段的稳定性。体系转换时去除接长索即可,简单易行。
6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一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特点的说明,在国内外已建同类桥梁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以四川万源至达州高速公路某一段的地质条件为基础,阐述了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设计过程以及施工方案,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1)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结构形式新颖,施工简便,受力明确合理,在中小跨径山区桥梁中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2)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矢跨比通常在1/9~1/20之间,立柱间距在4~10 m之间。在主索和立柱的两边受力较为集中,除了以边立柱的受力来控制截面设计外,还需验算中间立柱的稳定性。
(3)自锚式桥梁能为主梁提供预应力,在岩盘外露的峡谷或临时锚固费用低的场合,建议采用自锚式。
(4)反拱形上承式悬索桥扭弯基频比能满足要求,具有较好的抗风性能。
(5)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是符合当地人文景观的较好方案。
[1] 楼庄鸿,刘陌生.上承式悬索桥[C]//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 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 成都:2003.
[2] 楼庄鸿,丁明杰.德国Ingolstadt市Glacis桥的设计与施工[J].中外公路,2003,23(3):23-25.
[3] 吴琦瑛.自锚上承式悬带桥的设计与施工[J].桥梁建设,1989(4):21-29.
[4] 顾安邦,向中富.桥梁工程(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U448.25
A
[定稿日期]2017-05-23
谢宏伟(1994~),男,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体系与计算理论; 樊书文(1992~),女,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体系与计算理论; 蒲黔辉(1965~),男,工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体系与计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