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红黏土挖方路基处治方案探讨
2017-11-09刘军军
刘军军,李 特
(1.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 太原 030012;2.山西省朔州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朔州 036002)
第三系N2红黏土在晋西北地区广泛分布,大多位于第四系黄土层底部,在公路路堑开挖工程中经常出现,其边坡稳定性较差,土体剥落、局部坍塌等现象时有发生,如再伴随地下水出渗、降雨等不利条件,往往会导致边坡滑塌失稳等工程事故发生,对工程建设以及后期运营埋下了较大的隐患,而路面结构层易受N2红黏土胀缩影响,可能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结合实例,对渗水N2红黏土边坡及路床基底处治进行一些分析与探讨。
1 依托工程概述
某高速公路K66+960—K67+730段为深挖路堑,地处黄土丘陵区,微地貌以黄土缓坡、冲沟为主,该边坡最大挖深为46.87 m,路线两侧均为高边坡,原设计单级边坡坡率采用1∶0.75,每8 m高设立一级平台,第三级边坡平台宽为6 m,其余边坡平台均为2 m,边坡坡脚设2 m高护脚矮墙,上方采用植草防护。施工开挖至距设计标高6~8 m,K67+090—K67+200段边坡土层由第四系黄土渐变为第三系N2红黏土,边坡土体含水量增大,涌出地下水,与原设计地勘资料有较大出入,如继续按原设计开挖施工,边坡在地下水、及下挖扰动的影响下,易导致第三系N2红黏土和上部土层界面局部的坍塌、滑动,从而导致整体路堑高边坡失稳,因此需根据新出现的地质情况,对该边坡重新进行勘察,并进一步确定处治措施。
2 边坡渗水原因调查与分析
项目区位于黄土丘陵区,冲沟发育,据现场调查:附近冲沟大都干涸无水,个别沟谷沟槽底部有少量地表水,路线附近无泉水分布,综合分析路堑范围内地下水补给方式以大气降水入渗为主。据钻探和挖探揭示:地下水出水位置主要位于上第三系N2红黏土和第四系黄土之间,该区域土层孔隙、裂隙和虫孔发育,构成地下水联通道。根据现场观测地下水具微承压性,地下水承压水头约0.3~0.5 m。量测各个钻孔和探坑的地下水位,地下水稳定水位差异较大,位于路基设计标高以上0~7 m不等。通过现场抽水和水位恢复试验得知:临近探坑和钻孔地下水之间相互影响较小,表明该层地下水流动性不大,含水层为非稳定水层,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综上,N2红黏土上覆第四系黄土层较厚,达30 m以上,黄土层透水性较好,大气降水长期下渗至N2红黏土层上部,由于N2红黏土隔水性极好,大量地下水汇集于此,开挖后,受水压力作用,沿层间渗出。
3 边坡地质概况及稳定性分析
路堑边坡主要由第四系(Q3、Q2)黄土和上第三系N2红黏土组成,属于厚层状土质边坡。土层沿路线方向呈弧形分布,垂直路线方向呈曲面分布。
现有边坡最大坡高46.87 m,边坡型式采用台阶式,共6级边坡,每级高8 m,第2~6级边坡及平台均已开挖,揭露边坡土层为(Q3eol、Q2al+pl)黄土,最下一级的边坡受渗水影响,仅小部分开挖,挖至N2al+pl红黏土与黄土层交界处,根据深挖边坡各观测点数据记录及现场观测,目前已开挖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根据钻探资料,最下一级边坡土层主要为N2红黏土,出露高度在路基设计标高以上约1~6 m,呈可塑-坚硬,以硬塑为主,原状土强度较高,因其含蒙脱石、伊利石等亲水性黏土矿物,土体本身具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征,在含水量变化下,土体自身易快速瓦解、快速破坏;土层界面处地下水渗出,上部黄土层遇水软化,强度降低,下伏红黏土在地下水频繁活动区域,胀缩也较为频繁,土体强度同样降低,因此土层界面处为边坡稳定性最薄弱区域[1];随着边坡开挖,坡脚应力集中明显,剪应力增大,边坡易沿坡脚剪出破坏。综上,在地下水和继续下挖的条件下,易导致边坡土体剥落、滑塌等现象发生,进而影响边坡整体稳定性,因此第一级边坡稳定性较差,开挖后需及时进行封闭及支挡处理。
4 处治方案
根据稳定性分析及地下水特征,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治。
4.1 防水
水无疑是N2红黏土胀缩最重要的因素,防止地表水及大气降水进入坡体,及时疏导地下水,尽量减少边坡N2红黏土含水量变化而导致胀缩变形[2]。
4.2 防风化
表层土体在N2风化作用下,干湿作用频繁,边坡浅层土体强度降低。
4.3 防边坡失稳
设支挡措施以确保边坡稳定性。具体处治措施如下:
a)根据现场情况,由于坡顶天桥已经局部施工,开挖受限,放缓边坡较为困难,边坡采用设路堑挡土墙方案,既可以对原有边坡进行支挡防护,保证其稳定性,也可对N2红黏土进行全封闭,防止其暴露空气中,受大气干湿作用影响,墙底埋设于冰冻线以下不小于25 cm。
b)边坡平台设平台截水沟,平台采用浆砌片石封闭,防止地表汇水进入N2红黏土。
坡内渗水处理:(a)在挡土墙后设树形支撑渗沟,纵向间距为6.8 m,树形渗沟内埋设覆膜盲管,支沟盲管接主沟盲管,汇集水流由主沟盲管排出,项目地处北方寒冷地区,主沟盲管若接入边沟明排,易导致涎流冰产生,因此主沟盲管经挡土墙墙底引接至边沟下纵向盲沟排出;(b)树形渗沟后每2 m高设置一道5 m长仰斜式排水管,接渗沟主沟;(c)渗沟中碎石应选用石质坚硬,粒径在6~10 cm的砾石或碎石充填,保证排水的空隙度[3]。树形渗沟示意图详见图1。
图1 树形渗沟示意图(单位:cm)
c)路床基底处治 路床受积水长时间浸泡,大部分地段呈淤泥状,地基湿软,根据挖探资料,为浅层软弱地基,超挖后,采用片石挤淤(厚1 m)+换填砂砾垫层(厚0.8 m)方案处治。
d)路床地下水排除 (a)边沟下设置200×80 cm纵向碎石盲沟,内埋φ500 HPDE打孔管式盲管,盲沟每200 m设置一道检查井,深2.5 m,可兼做沉砂、泥作用;(b)路床底部每隔15 m设置一道60×60 cm横向碎石盲沟,内埋φ100 PVC打孔管式盲管,横向碎石盲管接纵向碎石盲管;(c)为防止纵向盲沟出水口冻结,采用泥炭或搭头草做为保温措施。
渗水边坡综合处治措施详见图2。
图2 渗水边坡治理示意图
5 施工注意事项
a)边坡应严格按从上而下开挖,严禁淘底开挖。
b)水是N2红黏土产生胀缩变形的重要因素,边坡应避开雨季施工,边坡开挖前,应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等排水措施,将水引至路幅以外,确保作业面不积水。
c)为避免开挖后坡面过长时间暴露大气中,引起干缩变形,边坡不得一次挖到设计线,需预留厚度0.3~0.5 m,待路堑完成时,再分段削去边坡预留部分,并立即进行加固和封闭处理,边坡开挖、支挡防护应做到快挖、快支护,工序间需衔接紧凑。
d)应加强施工中的变形监测,根据坡体位移随时间、开挖过程和降雨的变化规律,综合确定监测措施如下:
(a)监测内容 水平位移、竖向位移、观测裂缝发展及地下水情况。
(b)工作方法 采用全站仪监测各固定点的坐标、高程,利用直尺量测裂缝宽度变化情况。
(c)工作程序 从挖方边坡最高处开始设观测断面,并沿路线方向每隔100 m间距向前后布置观测断面,利用已有固定点对各段边坡平台中设置的观测桩进行位移、高程的测量。
(d)工作频率 施工期间观测频率宜为每1~2 d一次,整段边坡施工完后,每3 d至少观测一次,一个月后每7 d观测一次,3个月后每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竣工验收时为止。
6 结语
a)施工突遇N2红黏土渗水,应待查明渗水原因、类型、范围等,再进行对症下药,切不可盲目施工。
b)含水量变化是N2红黏土产生胀缩反应以致强度降低最重要因素,边坡处治应避免地表水入渗、地下水变化、大气接触等多方面因素,地下水渗出位置为边坡土体强度最薄弱部分[1]。
c)施工中需做到“快挖、快防”。
d)对于有条件放缓边坡路段,需放缓边坡,如条件不允许,需加强支挡防护措施。
e)寒冷地区,应考虑边坡渗水导致涎流冰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