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专校:用校园文化塑造学生品格

2017-11-09刘同珂

教育家 2017年35期
关键词:城阳区职业中专校园文化

文 | 刘同珂

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专校:用校园文化塑造学生品格

文 | 刘同珂

以文化浸润学生精神世界

系统构建校园文化,使文化之手无所不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文化浓厚的校园环境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学校坚持以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人,以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激励人,以规范科学的校园制度约束人,使整个校园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处处体现着民族的气息、时代的特征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优美壮观的教学楼、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形态各异的石刻点缀其间,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使每一个角落不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陶冶情操、滋养审美的场所。

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着学生的言行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构建具有共同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人性化又能体现教育目标的制度模式。学校根据实际,以创建制度文化为抓手,先后制定了《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一系列体现文化色彩和教育目的的规章制度;各班级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职学生公约》等。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处处传递规范的行为,时时表达文明的心声,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熏陶。

经典文化创设健康向上的文化信息 因地制宜,突出文化的“单元主题”,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等区域功能订制“单元主题板块”。(如教学楼走廊“大国工匠”,教育学生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感动中国人物”,教育学生要以楷模为榜样,传播正能量。师生餐厅“粒粒盘中餐,深深父母情”教育学生勤俭感恩。实训楼“7S管理”,教育学生规范操作,养成职业习惯。办公楼“师道”,要求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高尚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每一个细微处都闪烁着文化的光芒,恰当而强烈地展示文化的魅力。

以文化丰富学校发展内涵

学校以“学生成才的平台,教师成功的港湾”为目标,注重构建高标准、高品质的文明校园,营造阳光校园氛围,培育阳光学生。

以完善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促进其快乐成长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学校进行了两项改革。一项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通过学生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学业水平与专业技能、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等6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来评价学生,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既注重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又鼓励个性特长。另一项是学生学业成绩考评制度改革,制定了《学业成绩考核与评定制度》,既重视基础学科、专业技能的考核与评定,更重视职业素养的正确引导。学校注重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成绩,逐步建立健全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形成独特的校园评价文化。

以多彩的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学校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工作之中,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不断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逐步发展“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新特色。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丰富学习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实施 “体育艺术2+1活动”,让学生至少掌握两个体育项目和一项艺术特长。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培养兴趣、引导需求的阵地,使之成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每年举办的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这“三大节”,被学生视为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三大节”的主角是学生,这些活动都是由学生社团组织承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校拥有舞蹈、合唱、棋艺、书画、排球、篮球、足球等各种社团20多个,有了各社团忙碌的身影,校园里增添了蓬勃的生气。

以校园网站、微信为平台,培育校园文化建设新亮点学校网站开辟了“学校动态”“学校工作”“德育之窗”“教学研究” “师生风采”“实习就业”等栏目;2015年又顺应时代变化,申请了学校微信公众账号,及时发布校园动态、师生风采,师生和家长可以在网站上获得需要的教育资源,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学生课外学习都起到了积极的补充作用。最难得的是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校园网站和微信搭建了学校与教师、学生、家长的交流平台。

以文化赋予学校发展活力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自身的特点,为了实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学校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创造出一种与社会、企业密切相关而又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

凝炼办学精神,培育共同的价值取向 凝炼办学精神,对接企业需求培育共同的价值取向。学校通过确立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来构建校园文化的基本框架。相对于物质文化而言,精神文化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里更具有一种内在的特性,也就是“人的独立性、人的自觉性、人的自主性、人对生活的感受、人的成功与希望等问题应成为教育的主导话语”,尤其在中等职业学校这一有着自身特色的校园里。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合格的工匠 现代企业选择人才不仅仅是看学生所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他们更看重的往往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学校针对学生的特点,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人,自觉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和教育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引导学生从职业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提高在求职择业中抗挫折能力和变换职业的适应能力;引导学生依据职业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特色 以就业为导向,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职业特色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突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特色,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注重学校与企业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引导学生提前接触优秀的企业文化,尽快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城阳区职业中专先后与青岛润华集团、青岛德才装饰集团、贝斯特幼儿园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冠名”协议,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企业提供的技能岗位的要求,制订详细的订单培养计划,定向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所需人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分配。校企密切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文化对接,共育人才,贯通学生成才通道,实现了校企有效融合。

国家级重点职业中等职业学校,2009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2010年度"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研究先进科研单位,全国创建和谐校园先进单位,全国健美操大赛总决赛二等奖,青岛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青岛市教学示范校。这一个个荣誉,是城阳区职业中专校办学业绩最生动的佐证,也是学校注重文化建设的丰硕回报。近年来,城阳区职业中专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融六艺,达四方”为核心,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激励与传递功能,积淀提炼,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城阳区职业中专校园文化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青岛市城阳区绿地中攀援植物的应用调查
青岛市城阳区草坪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加强职业中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职业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网络技术的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