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顾明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017-11-09顾明远

教育家 2017年35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同伴变革

顾明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课堂是培养学生的最基本场所。那么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学习?其实对教育和学习可以下各种各样的定义。我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思维的变化,人的观念的变化,这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思维的变革可以引起社会的变革。举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来讲。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发明的。那时计算机体积非常大,但是每秒的计算能力只有10万次。电子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已经是每秒几千亿次,发展非常快。当初都是大型计算机,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发明了个人电脑,个人电脑的发明完全改变了世界,过去谁能想到今天手拿一部手机可以走遍天下?所以我们说乔布斯改变了世界,也引起了社会的变革。再有一个例子是集装箱的发明。过去我们运输物资是散装的,散装运输效率很低。发明集装箱运输完全改变了运输的方式,提高了运输效率。这就是思维变革,引起了生产变革、社会变革的例子。

当今时代是变革的时代,只有思维的变革才能适应时代的变革。2012年经合组织发布了一个很重要的关于教师领导力的报告。该报告提出21世纪我们要给学生培养的基本技能有四个方面,其中第一个就是思维方式,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其他的还有工作方式、工作工具、生活方式等。

我想着重讲一讲怎么培养学生的思维。我觉得从我国当前教育来说,最根本的问题是从教到学的转变。我曾经和日本前教育学会会长佐藤学对话,我们俩共同的观念,就是要从教到学建立学习共同体。学生思维的发展,就要在学生思维活动当中培养。 孔子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也就是说学了以后不思考,不思维的话,学习也是迷迷茫茫,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学习不会进步,思维也不可能得到发展。怎么能做到发展学生的思维呢?怎么能做到从教转变到学呢?

首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探索。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而不是把现成知识灌输给学生。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去我们也经常提倡启发式的教学,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但这些问题是老师提出来的,并不等于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提倡探究式、参与式学习。但是我觉得,我们在提倡自主学习中,需要克服自主学习的误区。

自主学习并不是个人学习,而是自主的合作学习,形成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学习共同体;不是把老师的主张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自己去思索去探索。

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到这些差异。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按照中等水平来设计的。为了适应学生的差异,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提供不同的方案。当前互联网的应用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师生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老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也不是知识的权威。

当然,我们主张学生自主学习,也不是否定老师的引导作用。老师的引导作用是什么呢?老师的引导作用就是为每个学生设计一个适切的学习方案,能指导学生在信息海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策略和方法,能注意到个别差异,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因此在新时代,老师是一个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再次要正确认识个性化学习。我们现在提倡个性化教学,但要正确地认识个性化学习并不是个人的个别学习。学习不是孤立的个人进行的,实际上是在与老师、同伴共同讨论探索中进行的。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一个报告,叫《反思教育》。这个报告里讲到要重新定义教育、学习、知识,认为教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学习是与老师、同伴共同进行的,学习不是一个人孤立的学习。所以我们提倡个性化学习,不等于个人孤立的学习。个性化学习是适合每个人学习的方式,但是在实践中还要共同学习——和同伴共同学习,和老师共同学习。课堂教学改革不能只是一种模式,因为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是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提倡多样化,百花齐放,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

(根据顾明远先生报告整理)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同伴变革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寻找失散的同伴
变革开始了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