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兽共患病学科发展报告
2017-11-09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福建省人兽共患病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回顾了福建省人兽共患病学科发展历程,重点介绍该学科在福建省重要人兽共患病监测与防控、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能力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现状与成就,并提出新形势下学科发展的挑战与展望。
人兽共患病 疾病监测 疾病防控 发展展望
0 引言
人兽共患病系动物源性传染病,是人和动物皆能罹患的传染病,涉及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多种病原和200多个病种,与地理、气候、人文及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福建省地处沿海丘陵地带,属于亚热带气候,动物及昆虫种类十分丰富,存在多种对人和动物危害性较大的人兽共患病。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及全球化进程,人员、货物及牲畜流动增加,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城镇化导致的动物和媒介生物栖息地变化,畜牧养殖等使人类受到人兽共患病的威胁日益增大,各种新发和再发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不断发生。20世纪80年代后,福建省新出现的人兽共患病有艾滋病、莱姆病、SARS、禽流感等,而且还面临着输入性人兽共患病如黄热病、埃博拉出血热等的严重威胁。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全省传染病控制的技术指导中心,建国以来对多种人兽共患病开展防治和研究,在鼠疫、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病、腹泻病、乙型脑炎等研究领域成绩卓著,领先全国,形成了有福建省地方特色的人兽共患病学科。其前身福建省卫生防疫站于1953年成立以来,承担了多项省、部、厅级科研项目,对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多种人兽共患病开展监测、防控与研究,学科不断得到发展,在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和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获得众多的荣誉和奖项(见附表1)。
1 福建省人兽共患病学科发展现状
1.1 病毒性疾病
1.1.1 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JEV)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全国平均发病率曾超过20 /10万。随着乙脑疫苗大规模接种,乙脑发病率显著降低。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福建省乙脑发病率属于国内低水平流行区(发病率0.1~0.5/10万)。
1953年福建省卫生防疫站首次在脑炎死亡病人脑组织分离出乙脑病毒,证实了乙脑病毒在福建省的存在及其与病毒性脑炎的联系;从猪、鸡、鸭等动物中分离到乙脑病毒,证明了乙脑病毒的自然宿主多样性;在白纹伊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中华按蚊以及台湾蠛蠓分离到乙脑病毒,证明了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基于血凝抑制试验原理成功研制出乙脑诊断试剂,2009年应用实时荧光RT-PCR、环介导等温扩增RT-PCR及巢式RT-PCR方法检测疑似患者凝血块样品中乙脑病毒RNA,促进早期诊断及开展分子诊断[1]。福建省在临床病毒分离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内外大多数在实验室从猪、蚊媒分离到乙脑病毒,从临床病例中分离的毒株不多,而福建省已经累计分离到30余株,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目前乙脑病毒划分为5个基因型。2004年福建省开始从病毒基因组序列揭示不同年代福建省分离的乙脑病毒毒株之间流行、传播、进化特征;2010年对乙脑病毒毒株进行E基因全长测序分析,确认福建省仍然流行的是基因III型毒株[2];2011年从福建省蚊媒中检测分离到基因I型病毒[3]。
1.1.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福建省疾控中心和基层疾控中心开展合作,在全省范围内对发生HFRS病例的地区开展疫源地调查,已证实全省有72个县(区)属于HFRS疫源地,通过nested RT-PCR分型检测及核苷酸序列测定技术对鼠肺及人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近年福建省流行的汉坦病毒以SEO型为主。
HFRS临床症状错综复杂,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但尤为重要。省疾控中心专业人员采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高效表达汉坦病毒核衣壳蛋白重组株,重组蛋白纯化后建立双抗原夹心ELISA法,用于检测人及动物血清总抗体,解决了疫源地监测及确定等问题[4-5];应用金标免疫层析法,研制出可同时检测患者血清IgG和IgM抗体的快速金标诊断试纸盒,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简便、快速,适用于各种层次尤其是缺乏实验条件和专业人员的基层医疗单位对HFRS疑似患者作出早期诊断。该诊断试剂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并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国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3400997号),现已销往全国。
1.1.3 流感和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18个HA亚型(H1~H18)和11个NA亚型(N1~N11),其中H17、H18和N10、N11亚型仅在蝙蝠中发现核酸序列,但未分离到病毒。
2005年福建省发现首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6],之后2年又各发生1例[7]。其后我省发现H7N9禽流感[8]。截至2017年3月,福建省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99例,病例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活禽或活禽市场暴露史是发生该病的高危因素。
除了H5N1、H7N9外,福建省尚未发现其它型别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但外环境监测发现,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达29.1%。禽流感型别主要以H9亚型为主,阳性率为18.6%;其次,H7和H5亚型也占一定比例,阳性率分别为6.5%和4.0%;亦存在其他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故不能排除新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情况。
1.1.4 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99年夏季,福州市郊区发生建国以来福建省首次登革热本地暴发,2004年,福州再次发生暴发疫情,2007年、2008年、2014年莆田涵江区先后发生局部暴发流行,2014年至今,福建省更是每年都有局部暴发疫情发生。
截至目前,全省登革热总体流行特征是以输入性病例导致的局部暴发为主。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近年来福建省登革热病例中分离的病毒序列与东南亚流行的毒株最为接近[9]。从型别看,登革I-IV型病毒均有输入,但引起本地扩散流行的多为I、II型病毒[10]。近年来,福建省疾控中心常年开展登革热常规监测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技术研究,主要包括:(1)登革热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制。通过表达1-4型登革病毒重组外膜蛋白[11]和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了IgG、IgM抗体快速检测的方法并组装成商品化试剂(国械注准:20143401959),与国内主要使用的进口PanBio公司金标条检测结果相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别(P>0.05),在登革热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开展登革病毒疫苗研制工作。构建了登革病毒重组亚单位疫苗、DNA疫苗等3种类型的登革疫苗,并进行了免疫保护的研究[12-13]。所研制I-IV型登革病毒重组亚单位疫苗对登革病毒攻击的乳鼠保护率达83%~100%;采用重组DNA质粒免疫的BALB/c鼠免疫血清,对I-IV型中和抗体滴度为1:13.4~26.9;此外,重组亚单位疫苗和DNA质粒联合免疫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显著高于重组亚单位疫苗及DNA质粒。(3)开展登革热媒介的研究。开展不同温度条件下白纹伊蚊对登革II型病毒的易感性研究,确定了登革病毒感染白纹伊蚊的最低温度;通过白纹伊蚊不同部位的感染率差异,确定登革II型病毒在白纹伊蚊的外潜伏期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蚊虫的外潜伏期逐渐缩短;获得蚊虫传播适宜温度和外潜伏期对于登革热流行时制定防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14-15]。
1.1.5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福建省狂犬病疫情从2000年至今,先高后低,目前疫情得到了控制。特别是2008年发病人数较2007年下降了65.12%。2012年后每年仅零星病例发生。
在2007年病例高发年份,福建省在狂犬病发病例数较多的4个设区市8个县(市)32个疫点村庄进行家犬狂犬病带毒调查,共采集犬唾液标本1536份,ELISA检测犬唾液狂犬病毒抗原,检出阳性6份,阳性率0.39%;ELISA临界阳性25份,临界阳性率1.63%,免疫荧光阳性3份,阳性率0.39%。根据唾液检测结果解剖采集犬脑组织标本31份,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毒抗原阳性2份,阳性率6.45%。免疫荧光可疑阳性11份,可疑阳性率35.48%;PCR检测犬脑组织阳性10份,阳性率32.26%。专业人员通过收集影响狂犬病发病率因素资料,应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筛查影响狂犬病发病率因素,认为犬免疫率低下、普通群众狂犬病相关知识薄弱是福建狂犬病高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省疾控中心首次在福建境内分离出7株狂犬病毒街毒株,完成其中两株街毒株(FJ008、FJ009)的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开展流行毒株的基因分型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16]。结果证实福建省狂犬病毒可分为三个群组,并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布特征。且狂犬病流行毒株与目前使用疫苗株N基因序列比对同源性在86.5%~98. 9%之间,均属于基因I型,从N基因序列的分析上看,福建省目前使用疫苗能有效保护流行毒株的感染。
1.2 细菌性疾病
1.2.1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可感染人和畜而致布鲁氏菌病, 对人畜造成严重的伤害。省疾控中心应用AMOS-PCR 和MLVA-16分型通过对从患者体内分离的布鲁氏菌菌株进行分析,建立了高效快速的分种鉴定方法[17],提高布鲁氏菌病诊断效率, 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1.2.2 沙门菌感染
1975~2003年,福建省的沙门菌监测表明,鼠伤寒沙门菌是病人中检出最多的血清型;1980~1995年福建省鼠伤寒沙门菌耐药监测发现,鼠伤寒沙门菌耐药率逐年大幅上升,耐药谱逐年迅速变宽,多重耐药逐年增多,1989~1995年的菌株对头孢类耐药率达10%以上,对喹诺酮类也出现个别耐药。2006~2011年福建省449株沙门菌耐药监测,约50%以上菌株对磺胺、链霉素、萘啶酸、四环素、氨苄西林、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表现为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达到了30%左右,对头孢类的耐药率也达到了10%以上,对其它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5%,没有100%鼠伤寒沙门菌菌株敏感的药物。猪霍乱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也相对较其它血清型严重,随后为肠炎沙门菌。沙门菌多重耐药总体≥3耐(约占70%),≥10耐(占22.45%)[18]。
1.2.3 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流行在世界范围主要以散发形式为主。2005年福建省首次实验室确诊猪链球菌病,到2016年共确诊病例10例。省疾控中心实验室应用常规培养鉴定、血清学凝集实验、血清型常规PCR或多重PCR对猪链球菌开展鉴定、毒力基因研究(cps2A、mrp、ef、sly)和PFGE分子分型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1.3 寄生虫病
福建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种类繁多,近年来,全省总的寄生虫感染率已大幅下降。但部分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明显上升趋势[19]。
1.3.1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针对福建省钉螺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先后研究创新了一套适合山丘地形的查灭螺方法,首创了“三从(从源头到下游,从平原到山上,从潮湿到积水)四追(追头、追尾、追点、追面)”的查螺方法,并被卫生部编撰的《血吸虫病防治手册》采用,成为全国山丘类型地区经典的查螺方法沿用至今。开展血吸虫寿命的研究,实验证实日本血吸虫在宿主体内的寿命为6年左右,首次阐明在排除血吸虫再感染地区,残存的病人、病牛即使不治疗,其体内的虫体也可以随着虫体衰老而很快自然消亡。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病地区病牛诊断的研究,在全国最早筛选出以直肠组织检查虫卵结合血清抗体检测的诊断方法,为全国推广应用。经积极防治,福建省于1975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现称传播控制),1987年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2016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我省维持消除血吸虫病状态进行复核,确认我省继续维持了血吸虫病消除状态。
1.3.2 广州管圆线虫病
福建省于1998年首次报告广州管圆线虫病,随后调查将乐等26个县(市),证实均为自然疫源地。剖检福寿螺1481只,感染率达21.81%,其中感染率在30%以上的有漳浦(39.89%)、南靖(38.83%)、建瓯(36.6%)、永安(33.33%);剖检褐云玛瑙螺46只,感染率28.26%,检查鼠粪124份,阳性率17.74%。2005年在连江、南安6个村,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对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开展观察,共采集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22种7169只,发现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有14种。感染率较高的是褐云玛瑙螺、沼水蛙和高突足襞蛞蝓,分别为36.12%、34.72%和25.83%,并发现秋季和居民点附近5m内的环境螺类感染率最高。14种感染宿主中,光滑颈蛞蝓、罗氏巨楯蛞蝓、黄蛞蝓、双线大蛞蝓、沼水蛙和环棱螺为广州管圆线虫首次报道的新宿主。
1.3.3 并殖吸虫病
并殖吸虫病也称肺吸虫病。福建省多年来系统地收集各地溪蟹,分离各种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猫、狗、鼠、兔等动物,检获成虫鉴定种类,发现我省共有7种并殖吸虫:林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福建并殖吸虫、闽清并殖吸虫和泡囊并殖吸虫,分布于全省42个县、市。福建省疾控中心经过多年的调查,证实放逸短沟卷、湖北钉螺闽亚种、福建拟钉螺、建瓯洱海螺、小桥拟钉螺和新店拟钉螺6种淡水螺类可充当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证实福建华溪蟹、厦门束腰蟹、台湾南海溪蟹、角肢华南溪蟹、鼻肢闽溪蟹、福建博特溪蟹等6属28种可充当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通过猎捕野生动物,在疫区收集动物粪便或捕捉溪蟹分离囊蚴感染宿主动物,发现福建省并殖吸虫终末宿主动物有18种,以灵猫科、猫科、犬科和鼠科动物为主,且分布广泛,感染普遍。泡囊并殖吸虫其物种独立性长期以来存有争议,福建省疾控中心通过形态观察、生活史循环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探讨泡囊并殖吸虫是否成为独立新种。通过提取斯氏并殖吸虫囊蚴和泡囊并殖吸虫囊蚴的基因组DNA,扩增其ITS2基因,分析基因序列同源性,构建种系发生树,显示二者基因高度同源,无明显的遗传分化,应为同一物种[20]。
1.3.4 日本棘隙吸虫病
1982年,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在云霄县首先发现日本棘隙吸虫的人体感染病例,此后调查福建南部9县市及广东省1县市,人群感染率为4.9%,保虫宿主狗和猫的感染率分别为39.7%与9.5%。文献记载该虫第一中间宿主仅有纹绍螺一种,证实瘤拟黑螺也可作为日本棘隙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在传播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证实纹绍螺不仅充当第一中间宿主,并日本棘隙吸虫能在螺体内完成囊蚴期发育,也可充当第二中间宿主。调查发现充当第二中间宿主的还有淡水鱼类,其种类繁多,有13科22种。检查淡水鱼5270尾,平均感染率为49.5%。不同鱼类感染率、感染度明显不同。调查还发现,家鸭科可作为该虫的保虫宿主,家鸭通过吞食阳性螺蛳宿主感染日本棘隙吸虫,提示了新的传播途径。
1.4 其他病原所致人兽共患病
1.4.1 恙虫病
福建省恙虫病早在1951年被发现,1953年经病原学证实,其后的50年间做了大量研究,基本查明恙虫病在福建省的流行特征、传播媒介恙螨及其动物宿主的种类、分布、季节消长及与病原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病原分离与实验室诊断方法、提出防治措施。2003年建立了金标快速免疫诊断[21],可同时检测患者血清IgG和IgM抗体,操作简便、直观,适合基层单位使用,该试剂盒的研制具有自主产权。
1.4.2 莱姆病
1990年,科研人员在邵武、建阳、沙县等闽北林区发现并证实了首批莱姆病患者,1990~1992年间,从闽北邵武、建阳林区捕获的鼠类、蜱类分离出4株莱姆病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从社鼠肾脏分离出2株,从粒形硬蜱和褐家鼠肾脏各分离1株病原体,从漳州台湾角血蜱查见同样病原体,其中从粒形硬蜱和社鼠分离出该病原体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并对分离的病原体进行单克隆抗体分型,发现与东北菌株有所差别。1991~1994年间,检测各地人群血清4316人份,阳性率2.02%,其中临床标本231人份,阳性59人份,阳性率25.54%,感染者分布于8个设区市。证实了莱姆病并非仅局限于我国东北,在福建也并非仅局限于闽北林区内,其分布十分广泛,宿主和媒介种类构成复杂多样。
1.4.3 钩端螺旋体病
福建存在多种类型的钩体自然疫源地。目前福建省钩体病以秋季群、犬群、流感伤寒群、黄疸出血群为主。通过对 “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体苗的反应及效果的观察证实,菌苗成份符合当地流行菌群,只要按照规范进行免疫,完全可以预防钩体病的流行[22]。
1.5 媒介生物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动物地理区划属于东洋界,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动植物资源及昆虫种类十分丰富。媒介形态学方面,自哺乳动物、鸟类以及动物栖息场所采集了大量医学昆虫标本,发现了大量的蚤、蜱、螨等新种及新记录种。至此,福建省已知蚤类有6科l8属27种,与医学有关的革螨即皮刺螨总科共有5科24属69种,已知恙螨有2科17属67种,蜱类有2科7属30种。福建省蚤、蜱、螨的种类及区系分布状况已被基本掌握。
媒介与疾病相关性研究,早期以病原分离研究为主,90年代后期以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主。1960年前后,福建疾控中心从革螨中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及假性结核菌。实验观察到印鼠客蚤可通过叮咬可将弱毒鼠疫菌从带菌鼠传播给健康鼠,而缓慢细蚤不可。从缓慢细蚤与印鼠客蚤体内分离出汉坦病毒。从粒形硬蜱中分离出一株莱姆病螺旋体。通过套式PCR法检测出恙螨幼虫含恙虫病东方体DNA[23]。从越原血蜱中分离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并用PCR扩增法检测出豪猪血蜱、金泽革蜱、越原血蜱中有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应用半套式PCR法从福建西北部地区越原血蜱、粒形硬蜱中扩增出查菲埃立克体的特异DNA片断,提示福建西北部地区可能存在人单核细胞立克体病的自然疫源地[24]。应用套式PCR法亦从厦门微小牛蜱中检测到埃立克体, 可能是埃立克体新的亚种[25]。
近年来,福建省开展了病媒生物及种群密度、抗性监测工作。基本掌握了全省四害(蚊、蝇、蟑、鼠)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四害本底及变化动态;病媒生物抗性监测结果表明:①白纹伊蚊成蚊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白纹伊蚊的成蚊对有机磷药物中的马拉硫磷敏感,幼虫对双硫磷有低度抗性。对于氨基甲酸酯类药物中的残杀威和仲丁威,白纹伊蚊的成蚊和幼虫均表现为敏感。②致倦库蚊的成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均表现为具有抗性,其中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极高。③家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均表现出高度抗性,对敌敌畏敏感。④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表现为低度抗性。
1.6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发挥作用
人兽共患病学科涉及大量病原微生物研究,各项实验活动必须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必须在BSL-3以上实验室才能开展。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BSL-3实验室2006年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证书,随后获得了卫生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运行10余年间,在2007年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2009年H1N1甲流、2013年H7N9、2014年埃博拉、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征、2016年黄热病等较大疫情或事件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心已经获得开展实验活动资质的病原微生物还包括SARS冠状病毒、结核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还积极开展其他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广州亚运会、2012年上海世博会以及“两会” 等国家重大政治、经济活动中,省疾控中心BSL-3实验室都作为国家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用、担负安全保障任务。
2 人兽共患病学科面临的挑战
2.1 社会和经济发展及全球化导致人兽共患病风险增加
社会和经济发展及全球化进程中,人员、货物及牲畜流动增加,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城镇化导致动物和媒介生物栖息地变化,畜牧养殖等使人类受到人兽共患病的威胁日益重大,各种新发和再发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不断发生,人兽共患传染病多次成为全球和国内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
2.2 疾病监测网络尚未完善
自SARS危机事件以来,我国传染病监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目前我国传染病监测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①顶层设计不够,各类监测系统相对孤立,缺乏信息整合;②监测系统仍存在技术和管理等诸多问题,如一些地区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规范性较差,还有瞒报、漏报现象;目前疫情信息发布机制存在有一定局限性;三是由于保障措施不到位,监测系统运行效率不高,导致一些地区监测工作难以实施;④面临许多新问题,如症候群、耐多药、食源性疾病等监测仍不完善;⑤多部门协作不足,信息共享严重滞后;⑥缺乏监测理论、案例总结研究和国际交流机制,监测系统评价、疾病负担、效益分析、大数据推断等研究缺位或滞后。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要求在一定的情景模式下完成任务目标,体现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人本主义学习理念。
2.3 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急需加强
传染病危害依然是全球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传染病的威胁与危害程度、监测等防控的能力与水平完全不同。发展中国家处于全球防控传染病的前线,承受着全球绝对数量的传染病负担和新发再发传染病导致的威胁与危害,传染病识别、报告等防控能力低下,极易造成全球影响。传染病防控效益具有国际外延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SARS疫情结束后的传染病监测及防控能力突飞猛进,应当以传染病防控的国家安全和公共卫生外交的战略思维,以《国际卫生条例》要求为准则之一谋划传染病监测与防控发展方向,加强传染病等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3 福建省人兽共患病学科发展展望
3.1 疾病监测网络与监测技术发展
3.1.1 建设思路
①以业务与管理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和信息整合,优化和调整传染病监测系统。②以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为支撑,提高传染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与应用范围。③以个案症候群、疾病诊断为切入,拓展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技术的创新,渐进遴选各类症候群病例、症候群重症病例、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病例、聚集性症候群(重症)病例事件、异常病例或异常事件监测、聚集性传染病事件/暴发/流行。④以医疗数据中心为核心,依托并建立疾病控制业务应用平台,构建传染病综合监测系统。⑤务必满足相关法规,预防、控制,特定疾病消除、消灭,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等不同目的需求;满足行政管理、业务工作与公众咨询需求;满足实用、共享、安全和智能网络体系发展的需求。
3.1.2 监测内容发展框架
①指标监测,包括症候群、发病学(发病、重症、后遗症、死亡)、血清学、病原学(菌毒种群组的变化、耐药与耐多药菌株)、媒介宿主和针对干预措施等监测。②事件监测,包括“苗头事件”、聚集(暴发)事件和流行事件监测。③因素监测,包括人口学特征、行为流行病学、环境与社会因素等监测。
3.1.3 监测技术发展
①以特定公共卫生意义的症候群组合设立监测点,开展流行病学、病原学、耐药等监测工作,反映某种症候群的疾病“全貌”;掌握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特征、耐药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发现新发传染病并开展暴露因素分析及溯源追踪;开展早期预警和预测。②构建传染病综合监测系统云平台。
3.2 多部门多学科联防联控体系建设
3.3 人兽共患病实验室诊断与筛查技术
3.3.1 新发与不明原因疾病病原快速诊断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发与不明原因疾病病原检测将向着开发高度自动化和简便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方向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自动化仪器的使用,将在病原诊断、鉴定和耐药基因检测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及多学科交叉的发展和应用将改变病原检测的现状和传统观念,实现高通量和高效率的统一。
3.3.2 福建本省重要人兽共患病的快速诊断技术
许多人兽共患病并非常见病,但其临床症状复杂,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易导致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时机,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后果,如出血热、恙虫病、莱姆病、斑疹伤寒、斑点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开发本省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的快速诊断技术,对本省重点人兽共患病防控有特殊意义。
3.4 继续完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福建省疾控中心 BSL-3实验室在省内历次重大传染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投入运行10余年,面临着设备老化及因国家标准更新而产生的新差距等问题,需要根据多年积累的管理与使用经验,加大投资,进一步完善BSL-3实验室的软件运行环境、硬件设施和管理体系,不断扩大可开展的实验活动资质范围,以迎接多种人兽共患病不断新发和再发带来的挑战。
3.5 人才队伍建设
福建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是福建省科技厅授予的本省唯一一家从事人兽共患病研究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应以重点实验室与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与契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科研立项与研究,结合人兽共患病疫情监测与处置工作,培养与打造具有开阔视野、掌握新型技术、适应疾控事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队伍,才能在人兽共患病,特别是新发传染病和再发传染病的防控中抢占先机,为维护人民健康,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张拥军,谢剑锋,王金章, 等. 三种核酸扩增方法检测临床乙脑标本的比较[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25(5):406-409.
[2] 王金章,朱莉莉,汪小瑛, 等. 福建省2005-2008年临床乙脑分离株的序列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26(2):120-123.
[3] 赫晓霞,王环宇,付士红,等. 2010年福建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监测[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2, 26(2): 81-83.
[4] 吴守丽,何似,李世清,等. 双抗原夹心法ELISA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7,18(6):492-494.
[5] 吴守丽, 严延生, 李世清, 等. 汉坦病毒A537核蛋白基因的分段表达及其产物抗原活性的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 23 (1):66-70.
[6] 翁育伟,严延生,杨式芹,等.福建省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测定和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23(3):211-213.
[7] 翁育伟,严延生,张拥军,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Fujian/1/ 2007(H5N1)株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23(7):635-638.
[8] 翁育伟,张拥军,谢剑锋,等. 福建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实验室诊断和病毒序列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3,29(6):543-546.
[9] 黄萌,张拥军, 林梅清, 等. 福建省2004-2010年登革病毒E蛋白基因序列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28(10):973-977.
[10] Wang J. Chen H B, Huang M,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et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dengue fever in the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during 2004–2014[J]. Sci China Life Sci, 2016, 59(8): 1–9.
[11] 翁育伟,张志珊,林梅清,等. 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外膜蛋白重组抗原的表达[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28(9):894-897.
[12] Zhang Z S, Weng Y W, Huang H L, et al.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respond to a bivalent dengue DNA vaccine or/and a recombinant bivalent antigen[J]. Mol Med Report, 2015, 11(2): 1009-1016.
[13] 张志珊,严延生,翁育伟. 登革病毒重组亚单位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0, 24(6):430-432.
[14] Xiao Fang-Zhen,Zhang Yi, Deng Yan-Qin, et al.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 and infection rate of dengue virus serotype 2 infection in Aedes albopictus[J]. Arch Virol,2014,159(11): 3053-3057.
[15] 肖方震,张仪,何似,等. 温度对白纹伊蚊传播登革2型病毒易感性影响研究[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2, 26(3):186-188.
[16] 张建明,王宇平,邓艳琴,等.福建省首例狂犬病街毒分离株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31(4):311-314.
[17] 邓艳琴, 王加熊, 林代华,等. 福建省布鲁氏菌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 25 ( 7):636-638.
[18] 陈建辉, 欧剑鸣, 杨劲松, 等. 2006-2011年福建省沙门菌监测菌株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4,20(2):81-83.
[19] 许龙善,张山鹰,李莉莎, 等. 福建省医学寄生虫学科发展报告[J]. 海峡科学,2009,25 (1): 81-90.
[20] 张世阳,许龙善,李友松, 等. 从形态变化、生活史和DNA检测排除泡囊狸殖吸虫的独立性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6,22(8):750-754.
[21] 邓艳琴,严延生,何似,等. 恙虫病东方体56 kDa抗原基因片段在不同载体的表达[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 25 (11):973-977.
[22] 徐国英,潘敏楠,林光宇,等.福建省新丙五价钩端螺旋体菌苗接种后反应与免疫效果的观察[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21(11):1020-1023.
[23] 严延生,郑健,陈亮,等.福建近年恙螨感染恙虫病东方体的检测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9,16(5): 46-48.
[24] 高玉敏,张习坦,曹务春,等. 用半套式PCR检测蜱和啮齿动物中查菲埃立克体[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16(3):25-28.
[25] 李红梅,蒋宝贵,何静,等.福建厦门微小牛蜱中埃立克体的检测与鉴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1(3):174-176.
1. 王灵岚,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技师;
2. 邓艳琴,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长,主任医师;
3. 翁育伟,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长,主任技师;
4. 陈爱平,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长,副主任医师;
5. 谢汉国,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科长,副主任技师;
6. 林立旺,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长,主任技师;
7. 洪荣涛,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长,主任医师;
8. 林 仲,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长,主任技师;
9. 林淑芳,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长,主任医师;
10. 张冬娟,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长,副主任医师;
11. 吴守丽,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12. 杨秀惠,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13. 肖方震,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14. 周淑姮,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附表1 1990年以来福建省疾控中心有关人兽共患病研究成果
项目课题名称获奖种类获奖级别获奖时间 首次从蚤体内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及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的实验研究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0年 日本棘隙吸虫病原学研究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1年 福建啮齿动物及其防制研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2年 空肠弯曲菌的致病性及其菌株保存方法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1年 福建省人体寄生虫分布及流行规律的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4年 福建省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4年 恙螨生物系统分类的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4年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4年 福建省莱姆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5年 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5年 福建省钩端螺旋体病地理流行病学的研究(包括龙岩地区钩端螺旋体病防治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5年 布氏菌病抗体鉴定与犬种布病的调查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5年 福建省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监测及病毒血清型别的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6年 《中国人兽共患病》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7年 《钩端螺旋体病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8年 弓形虫重要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应用与诊断的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 福建省五型肝炎流行特征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 福建省鼠伤寒沙门氏菌调查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9年 我国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研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8年 《虫媒传染病学》(著作)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8年 中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研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 福建棘隙吸虫发现及其病原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1年 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1年 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病原和疫源地调查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2年 并殖吸虫种鉴别、致病性、疫区微环境特点及疫情变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3年 福建登革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4年 恙虫病东方体重组56kDa表面抗原的制备及恙虫病东方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5年 福建省及相关地区人体重要寄生虫与媒介宿主的研究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7年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7年 汉坦病毒重组核衣壳蛋白为抗原的HFRS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其应用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 福建省并殖吸虫疫源地调查及泡囊狸殖吸虫独立性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9年 福建省登革热传播媒介生物学与防制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0年 福建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2年 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系列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3年 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3年 白纹伊蚊种群遗传特征及对登革病毒易感性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