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萌芽林中散生毛竹培育材用竹林的技术及效益分析
2017-11-09周铭忠
周铭忠
(尤溪县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办公室,福建 尤溪 365100)
杉木萌芽林中散生毛竹培育材用竹林的技术及效益分析
周铭忠*
(尤溪县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办公室,福建 尤溪 365100)
对杉木萌芽林中散生零星的毛竹,采取逐步垦复扩鞭、砍伐老竹并施孕笋肥、护笋养竹、调整竹林结构等技术措施,培育改造成材用毛竹林。改造后竹林立竹量由285 株/hm2提高到3 240 株/hm2,毛竹平均胸径由原来的4.2 cm提高到9.2 cm,达到毛竹丰产林标准,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目前立木投入产出比达到1︰2.3,经济效益明显。
杉木萌芽林;零星毛竹;材用竹林;培育;效益
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又名楠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是我国最重要的竹种之一,生长快,用途广,效益大,也是福建省广泛种植的经济竹种。毛竹靠竹鞭的蔓延繁殖,竹鞭多分布在土壤表层10~40 cm内,呈横向起伏。竹鞭有趋肥性,肥沃疏松的土壤,竹鞭分布较深,生长也快,竹鞭粗壮,芽肥根多,有利于生长大笋[1]。散生零星毛竹是指经济林、灌木林、乔木树种林内以及无林地上未达到竹林有林地标准的毛竹(立竹量少于300 株/hm2)[2]。对散生零星毛竹采取垦复施肥等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毛竹的立竹量,逐步改造成为毛竹林,提高林地产出率。本文对杉木与马尾松低效林中的零星毛竹开展改造试验,并对改造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低效毛竹林的改造提供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尤溪县台溪乡台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4′25″,北纬26°4′18″,海拔630 m,面积2.4 hm2。土壤红壤,立地质量等级Ⅱ级,坡位中下坡,坡向北,坡度24°。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和海洋性兼具的东南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9 ℃,最低气温-7 ℃,年平均日照时数1 764.6 h,无霜期289~312 d,年均降水量1 400~1 800 mm,年均蒸发量1 326 mm,常年相对湿度83%。试验地为2007年杉木林皆伐后的采伐迹地,人工更新营造马尾松失败,后未再采取其它更新措施,多年失管。2012年5月对该山场进行调查(表1)。2012年6月,以培育材用毛竹林为目标,对该试验地的毛竹进行林分改造。
表1 试验地改造前林分状况
2 技术措施
2.1逐步垦复扩鞭
根据廖方明[2]毛竹扩鞭技术试验,竹鞭年扩伸约5.98 m。考虑到林地内毛竹立竹量少,为防止水土流失并节约成本,结合本试验地实际,采取每年分批次逐步垦复方法,即在立竹边缘6 m内垦复施肥,引诱竹鞭生长,之后每年以生长的新竹为边缘再扩大6 m垦复施肥,如此类推,直至把林地全部垦复完。
每年5~6月在立竹边缘6 m范围内全面劈草,砍除杂灌,保留健壮杉木萌芽树和马尾松幼树10~20 株/hm2,保留的林木要分布均匀,多余的全部伐除。9~10月在该区域内锄草松土,深度10~15 cm,并挖除树桩、竹兜、石头等。作业时要做到不伤鞭、不伤芽,遇有“跳鞭”的要用净土覆盖。之后每年在扩展新垦复区时,对已垦复的林地都要在5~10月份进行两次锄草松土。
每年5~6月开垦引鞭同时开沟施长鞭肥,诱导竹鞭生长。即在竹鞭延伸方向(大多数竹子最下一盘枝的方向与竹鞭的走向大致平行)挖条状沟,深约20 cm,施尿素0.5 kg/沟,施后覆土。开沟时不要伤及鞭梢,沟的长短视鞭梢生长情况而定。长鞭肥只在新开垦的区域内进行。
2.2砍伐老竹并施孕笋肥
每年9~10月锄草松土同时,及时伐除“破裂竹”和“翻兜竹”。在立竹量较密的地方,适当伐除小竹、劣竹。伐后进行竹腔施肥,即用钢钎将竹兜内竹隔打通,直接倒入肥料。每兜施尿素0.25 kg,施后覆土。
2.3护笋养竹
不挖鞭笋、护养冬笋、保护春笋、清除退笋,促进正常竹笋成竹。为了提高竹林产量,每年都留笋养笋,使竹林每年都有一部分竹株换叶,一部分竹株孕笋。控制出笋前2~3 d疏笋一次,重点疏去退笋(生长缓慢、笋梢松散、无光泽、早晨箨叶无露水、箨干和箨毛枯萎的笋)、路中笋、成竹笋、歪笋、小笋、病虫笋。
2.4调整竹林结构
调整竹木混交比例为9∶1;混交树木呈点状均匀分布,以利于抗风和抗雪压。为最大限度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山凹、谷地、遮风的地块混交树木可少些,山脊、风口处树木可多保留些。在确保立竹量的前提下,按照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劣留优的原则,在每年清明前后,特别留意护笋养竹,适当疏笋,合理留竹,并及时清除老鞭、死鞭、竹兜和树根,改善地下空间。
3 实施效果
试验地内的林地垦复在2014年全部完成。2017年5月下旬对试验地林分进行调查。在试验地对角线上设置上、中、下三块20 m×20 m标准地,分别调查改造后的林分立竹数和竹龄结构(表2)。调查结果表明:改造后林分立竹量显著增加,由285 株/hm2提高到3 240 株/hm2,是垦复前的11.4倍;毛竹平均胸径达9.2 cm,当年新生竹平均胸径达10.4 cm;杉木、马尾松株数约313株/hm2,平均胸径约10 cm;林内卫生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由调查所得的毛竹林各项指标看,该片毛竹林已初步达到毛竹林丰产标准。
表2 改造后林分竹龄结构
4 效益分析
4.1垦复施肥投入情况
表3 2012~2014年垦复施肥投入
2012~2014年连续3年对该片竹林分批次逐步垦复施肥,至垦复全部完成时,总计投入54 000元。其中,2012年、2013年工价以130元/个计,2014年工价以150元/个计。
4.2价值评估
4.2.1 毛竹林价值
改造后毛竹林立竹量为3 240株/hm2,平均胸径9.2 cm。毛竹价格按近3年的毛竹市场平均价格12 元/根计,根据目前市场价格估算,该片毛竹林内的毛竹估价为93 312元(表4)。
4.2.2 杉木、马尾松价值
根据调查该片毛竹林中杉木、马尾松约有313株/hm2,平均胸径约10 cm。杉木、马尾松的株数比约为7杉3马。查立木材积表,杉木活立木材积约为9.9 m3/hm2,马尾松活立木材积约为4.0 m3/hm2,据此估算杉木、马尾松的立木价值约为31 512元(表4)。
表4 林分内毛竹、杉木、马尾松立木价值
4.3效益分析
该片林分未进行改造时,除人工造林失败后残留的生长分布不均的少量马尾松外,杉木萌芽丛生,毛竹零星分布。如对该类型林分不加以干预,其经济价值难以体现,而且会逐渐演变成低产低效林。通过改造提升,该片林分已初步达到毛竹丰产林标准。单纯从经济效益分析,立木投入产出比达到1︰2.3,而且通过持续经营,每年还有效益。
5 小结与讨论
散生零星毛竹培育,关键是扩鞭和养鞭,因为竹鞭是毛竹繁衍的重要器官,鞭长笋,笋生竹,竹养鞭,竹鞭生长好坏直接影响到竹林发笋数量多少、郁闭成林的迟早及竹林质量的优劣[3,4]。本试验表明采取垦复引鞭、施肥诱鞭并施孕笋肥是促进散生零星毛竹快速成林的有效措施。
在散生零星毛竹林改造培育时,逐步扩鞭法既能做到节省劳力、投资少、成本低、又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在竹林改造时不提倡深翻。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但容易引起养分和表土流失,造成伤鞭、伤根、伤芽。本试验采用浅锄加竹腔施肥的办法,同样能达到深翻的效果,同时竹腔施肥法也比其它方法更省劳力,操作方便,肥力见效快,还能加速竹桩腐烂,改善土壤。
毛竹林内可以适当保留一些乔木树种形成竹木混交,但保留多少,留什么树种,相关的研究很多,但得出的结论也观点却不尽相同。根据对多片丰产毛竹林的调查情况和老竹农的经验,认为毛竹与杉木混交较好,其中杉木在林分中的株数比例在5~10%为宜。
集体林区杉木人工林采伐后,特别是海拔500~800 m的林地,为了避免炼山整地造林导致水土流失,可通过本文总结的培育措施,将杉木萌芽林逐步改造成丰产毛竹林,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1] 郑郁善,洪伟.毛竹经营学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2] 廖方明. 混交林中散生零星毛竹扩鞭技术研究 [A].见: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第四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四川,四川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307-309.
[3] 黄秀美.杉木毛竹混交林造林效果的研究 [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1):44.
[4] 潭先保.毛竹低改丰产技术措施 [J].应用方法论,2011(17):98,110.
周铭忠(1963-),男,福建尤溪人,林业工程师,从事营造林管理工作,(E-mail)1466874597@qq.com。
S725.2
A
1004-2180(2017)03-0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