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形势下的家具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2017-11-08周宁昌张超高婷
周宁昌 张超 高婷
摘要:我国家具产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在智能制造、互联网、市场需求变化和原材料供应链革新的冲击下,家具专业人才面临原创设计能力不足、用户研究能力薄弱、设计方案转化率低、缺乏品牌管理意识和知识更新滞后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形势下的家具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转型升级 家具专业 人才培养 策略
前言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家具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益发明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家具行业人才的教育模式也要转型升级,根据社会需要来适时调整培养思路、教学内容和师资结构,制订新的教学计划。
一、我国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形势
(一)产业结构优化
中国是世界家具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但在国际市场中,我国家具产业优势体现在低端产品上,高端产品的竞争力整体较弱。缺乏对异域文化特征、现代生活形态和技术发展潮流的足够认知,缺乏原創设计能力和核心技术,原材料供应企业的经营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是主要原因。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中心,打造健康的上游供应链,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加快企业的优胜劣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才能提升我国家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生产能力提高
近年来,家具产业的先进制造程度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出现,落后的产能逐渐被淘汰。为满足消费者对家居环境的个性化需求,全屋定制家具和互联网家装企业应运而生。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流通体系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升了市场占有率。通过转型升级,一些定制家具企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成功在资本市场融资,投入资金建设更先进的生产线,产能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保证,发展速度继续加快,成为家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三)研发投入增强
由于技术人才缺失,开发新产品资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和供应链管理困难等因素,许多家具企业只注重销售和产能建设,产品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恶性竞争行为时常出现,利润率不断下降。为了避开红海竞争,部分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和原创设计的投入,转变研发外包模式,建立了自身的产品创新设计体系。同时,为避免小规模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风险,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协同创新体系在一些家具产业集群地得到倡导,并建立了相应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四)品牌意识增强
品牌是企业获得消费者认可的根本,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然而,我国的品牌发展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产品的总体质量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和诚信意识较弱等问题比较明显,作为传统制造业的家具行业情况尤其突出。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支撑,国内许多家具企业在没有关税限制,熟悉本土消费文化,人力成本较低和销售渠道完善等情况下,与国际知名企业的进口产品竞争仍处于劣势。一些有远见的家具企业开始重视品牌的力量,由制造向创造、由产品向品牌转变,逐渐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二、家具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我国家具专业教育主要开展于林业院校中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国外家具专业常设置于建筑设计学科下的模式不同,多数国内院校的家具专业与建筑专业关联度较低。其教育模式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思路,课程基本以木材学为基础,艺术课程与工科课程并行,教学内容较多但系统性欠缺,且更新速度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一)未能及时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
在我国家具产业中,定制家具行业率先进入智能制造时代,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提高产能、提高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是关键问题。与实木家具相比,板式家具更适合标准化生产,人造板为加工原料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也因此成为关键技术问题。为了适应智能制造的要求,技术人员开发各种比较先进的软硬件系统并投入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然而,高校的相关课程和教材罕见,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往往欠缺逻辑思维和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先进制造技术缺少求知欲,普遍缺乏工业工程方面的知识视野,发展局限性非常大。
(二)未能及时面对电商时代的挑战
在互联网+的时代,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家具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高,对产品设计思路提出新的要求。首先,电商平台积累的用户大数据,对产品设计创新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依据,过去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的研究方式逐渐被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代替,产品设计思路更加理性化。其次,电商模式强调产品设计必须适应仓储、物流和安装服务,尽可能减少成本的产生。在包装上,产品部件的造型和结构设计应有利于缩小包装体积,提高运输效率;在安装上,产品的组装方式应该简单易懂,消费者无需依赖专业安装工人的帮助。这要求设计师具有互联网思维,拥有扎实的用户研究和产品经理知识,拥有出色的项目管理能力。然而大多数高校的家具人才培养工作并没有相应举措。
(三)无法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
消费的多元化要求家具产品种类更多,更新换代的节奏更快,市场变化也在加快。例如,2000年以来,板式家具市场越来越大,而造型同质化严重、雕刻工艺繁琐的传统实木家具市场逐渐萎缩。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万物互联”的趋势使得家具与消费电子、电器和机械等产品的边界逐渐被打破。在智能家居大趋势下,家具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颠覆人们传统认识的功能和使用方式。
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的传统家具专业,在木材的认识和运用上具有优势,但随着国家对原木供应的限制和进口木材的成本上升,除了皮革、铁艺、玻璃和藤竹等材料的使用增加之外,木塑、纸塑、石塑和碳金等新材料也开始应用。增加新材料研究和应用课程,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提高创造性是必要的。其次,学生对产品品质控制的理解仅限于产品设计和质量检测,对供应链管理没有深刻认识,导致在实际研发工作中脱离企业的经营能力范围。再者,学生对商业化设计的理解肤浅,没有经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训练,缺乏对市场变化的把握能力,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欠佳。endprint
(四)原创设计能力和品牌管理意识不足
品牌的增值作用对利润率普遍较低的家具行业非常重要。在企业经营中,产品研发项目启动之时,原创设计和品牌建设是重要环节。而家具人才的实际培养中,一方面,原创设计训练导向多为概念设计与脱离实际生产条件和市场竞争需求,设计方案转化可能性非常低;另—方面,缺乏品牌管理意识,产品设计定位模糊,或者与品牌定位不相符,不能适应企业的产品系列化开发工作,对产品创新贡献率很低。或者通过国外品牌产品的抄袭,实现形式上的模仿,没有形成稳定的产品设计思想和理论,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恶性竞价、产品生命周期过短和用户口碑差等问题,致使企业研发成本高企不下,无法建立有价值的品牌或者使品牌价值受损。可见,家具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步伐与产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态势不匹配,原创设计、品牌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一体化能力人才的培养机制还未完善。
三、家具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坚持优势核心课程
华南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始创于1959年,目前是广东省唯一可以为家具与木材加工行业培养本硕博三个层次人才的教学单位。2004年至2016年,针对广东地区庞大的家具专业人才需求,从“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划分“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以木材研究与应用为主,以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为辅,设立木材学、木材干燥学、木材加工工艺学和人造板工艺学等木材基础课,平行设置了素描、色彩、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家具设计等主干课程,同时开设软体家具、金属家具和竹藤家具等选修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精于木材加工技术、具有艺术素养的家具设计与制造人才。
注重教学体系建设和课程之间的联系。如木材学、木材干燥学、木材加工工艺、家具设计和模型制作,把木材加工、木材商品学、产品设计与三维实物模型制作紧密联系起来,不仅锻炼学生自主设计、动手进行机械操作完成作品等能力,更加深了学生对产品从材料到成品过程的深刻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以木材学等一系列課程为教学优势核心的策略,培养学生深入钻研木材性能和应用的基础能力,体现“专精尖”的培养思路。
(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家具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家具专业人才培养也要与时俱进。新产品、新设计、新工艺和新材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变革要素,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和销售经营中的020模式成为潮流,家具专业教育需要能瞄准目标市场需求,培养具备前瞻创新能力、洞察用户需求和理解全新商业模式,能适应产品设计、品牌管理和营销等多岗位的综合性新型人才。华南农业大学在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的办学基础上,开设了木材科学与工程(索菲亚班),以特色班的形式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家具专业人才,增设了家具智能制造、家具新材料、研发管理、以及精益生产和精准营销等课程,并更新了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基础上,增加了虚拟现实、3D打印和智能设计等知识。同时注重强化实践教学,大幅度增加了实训课程的数量和学时,并适时开展了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广东家具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围绕上游原材料开发与下游生产应用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包括长江学者、教授和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一批。目前全学科共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和讲师9人,80%拥有博士学历,并形成了木塑复合材料、木材学、木材加工工艺,以及家具设计等科研团队。重视提高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在教学上,严格地执行青年教师的帮扶制度,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迅速适应教学工作要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科研上加强内外学术交流,帮助每位教师夯实科研的基本业务能力,还强化了知识产权获取与运用和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能力,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职能。建立大量教学实习基地,引进社会师资力量,聘任了一批企业家、工程师和设计师担任兼职教师,以各种形式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
(四)加强校企合作机制
倡导高校和企业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下,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在人才联合培养方面,与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家具专业人才培训模式,通过“工作室”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的实际研发项目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咨询服务、工作坊和长中短期培训班,主要进行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品牌推广、互联网营销到售后服务各环节的一体化全要素能力训练,切实地提高了学生对本行业的认识程度,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
在科研合作方面,校企双方通过共建产学研合作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来加强科研合作与技术交流。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多家龙头企业申报的广东省家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获得政府部门认定,旨在通过集中优势力量,努力打造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家具产业工程技术研发高地,产学研各方一起开展联合攻关,克服制约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同时组织教师和学生组成技术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从发展战略咨询、技术攻关、产品设计到终端形象设计等全方位科技服务,与知名企业共同组织家具设计大赛、探讨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产品设计的思路,在帮助企业的企业提高研发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高校在家具专业人才培养上必须顺势而为,正确面对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主动采取应对策略和措施,尤其保持对各种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对互联网带来的颠覆性商业模式和消费者需求的改变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大胆开展教学改革,才能保持教学的先进性,为学科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与时俱进的人才。endprint